我國有多少航空公司,還有哪個省沒有航空公司?

民航之翼 發佈 2020-08-10T03:09:27+00:00

由於我國民航原先是隸屬於軍方,後來有經歷過管理局、航空公司、機場三位一體的階段,加上許多制度規章也在不斷變化之中,一般來說,我們通常所說的航空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這段時間寫了幾篇關於航空公司的文章。


比如我國有多少種航空公司?


比如我國有多少航空公司消失了?


又有多少民營航空公司變為國資了?


今天就來談談還有哪個省沒有航空公司?


談這個問題之前先簡答說一下什麼是航空公司。


一般來說,就是從事航空旅客、貨郵運輸的企業。


由於我國民航原先是隸屬於軍方,後來有經歷過管理局、航空公司、機場三位一體的階段,加上許多制度規章也在不斷變化之中,一般來說,我們通常所說的航空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不過,在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各航空公司也有不同。


翼哥根據個人經驗判斷,將我國航空公司類型分為三類。


一是獨立法人: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航空公司。


二是獨立承運人(也是獨立法人):獨立承擔航空安全責任的航空公司。


三是獨立結算人(也是獨立承運人):獨立承擔結算責任的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分公司是各其在各地設立的分支機構,不能算作航空公司。


對於這些航空公司的區別,翼哥前幾天進行了詳細分析,可以看今天第二篇文章《我國有多少種航空公司?》


上述三種類型的公司都是航空公司,可以說,目前我國大多數省市都有航空公司了。


各地政府一直熱衷於辦航空公司,許多地方將組建本土航空公司作為地方發展民航的頭等大事來抓。


2013年,民航局放開新建航空公司的大門,此後,湧現出新一輪籌建航空公司的熱潮。


在此期間成立了一批航空公司,九元、瑞麗、青島、福州、烏魯木齊、北部灣、紅土、龍江等等。


各地競相籌備航空公司,甚至只要有民航運輸機場的地方,當地政府就摩拳擦掌準備上馬航空公司。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行業管理者,民航局有必要遏制這種過熱現象,2016年出台了《關於加強新設航空公司市場准入管理的通知》,通知中強調「對新設航空公司要嚴格控制」。


各地籌建航空公司的熱情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


不過,既然不能新建,那可以買啊。


所以在海航遭遇債務危機之後,許多地方都曾有意要買下海航旗下的航空公司。


時至今日,雖然海航的航空公司沒有賣到,但有些地方已經賣到了航空公司。


2018年,西安買到了幸福航空公司。


2019年,河南買到了龍浩航空公司。


2019年,湖南買到了紅土航空公司股權。


2020年,無錫意向收購瑞麗航空公司。


不過,還有許多省份沒有航空公司。


根據民航局發布的《2019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有運輸航空公司62家,其中客運航空公司有53家,全貨運航空公司9家,加上一二三航空,共63家航空公司(友和道通因進入破產階段,未列入)。


下面我們來看看哪個地方航空最多,還有哪個省沒有航空公司。


為統一統計標準,本文是以航空公司註冊地來劃分歸屬的。


比如華夏航空的註冊地在貴陽,但總部在重慶,我們仍歸屬貴州。


根據統計,目前國內有25個省市自治區有航空公司(不含港澳台),還有6個省沒有航空公司。


1

第一陣營:北上廣24家


北京:7家客運公司,2家貨運公司,共9家。


廣東:6家客運公司,2家貨運公司,共8家。(其中南航3家)


上海:5家客運公司,1家客貨公司,1家貨運公司,共7家。


這三地合計24家航空公司,占了全部的38%,超過1/3。


2

第二陣營:4個省市13家


雲南:4家航空公司,其中瑞麗可能遷至江蘇,紅土已經遷至湖南。


天津:2家客運公司,1家貨運公司,共3家。


貴州:3家航空公司。


河南:1家客運公司,2家貨運公司,共3家。


3

第三陣營:8個省市各2家


福建、四川、山東、重慶、浙江、內蒙、陝西、廣西8個省、市、自治區各擁有2家航空公司。


4

第四陣營:10個省市有1家


海南、江蘇、湖北、遼寧、河北、江西、新疆、西藏、湖南、黑龍江10個省、自治區各有1家。


6

還有6個省自治區沒有航空公司


甘肅、青海、安徽、山西、吉林、寧夏6個省自治區沒有航空公司。


2019年度,這6個地區民航旅客吞吐量在全國的排名:


山西:23位

甘肅:24位

吉林:26位

安徽:27位

寧夏:29位

青海:30位


航空公司分布特點:


一是民航越發達地區,航空公司數量越多。


北上廣雲四地擁有40%的航空公司數量。


北上廣24家,加上航空第4省雲南有四家,這四地就占了28家,占了航空公司數量的44%,近半壁江山。


此外航空較為發達的四川、山東都是2家。


經濟相對較弱的西北只有3家航空公司,而東三省只有2家規模較小的航空公司,東部沿海地區則擁有20家航空公司,占了全國的50%。


二是民航不發達地區,也有可能會有航空公司。


比如西藏、河北、江西等地也有航空公司。


三是沒有航空公司的地區,基本上是不發達地區。


從這個數據來看:民航越發達的地區一定有航空公司,但有航空公司,民航不一定發達;沒有航空公司,肯定不發達。


也許從這個邏輯出發,就是地方政府為何熱衷搞航空公司的根本原因。


翼哥想說的是,我國的航空公司是多了,而不是少了,這一點各地機場市場份額就能看出來。


除了北上廣深四地外,其他絕大部分機場航空公司市場份額比較分散,競爭過於激烈,既不利於當地機場的穩健發展,也不能滿足許多政府打造樞紐的意願。


各地政府對辦地方航空公司熱情高漲,但要認清的一點就是航空公司經營比較專業,競爭比較激烈,安全運營的壓力也比較大,搞航空公司還是要三思而行。


目前我國的航空公司整體實力仍不強,競爭力還有待提升,民航局的民航強國綱要,就是支持航空公司之間的兼并重組,組建超級承運人,增強樞紐航空的綜合實力。


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民航業的產業政策還是比較混亂,除了民航局出台一些政策,各個地方政府,甚至每一個省有機場的地級市都出台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扶持政策,這些政策有些是專項,有些是一企一策,有些是一線一策。


本來此次疫情有利於優勝劣汰,可以發揮市場機制,通過航空公司之間的兼并重組,提升主要航空公司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


但是由於地方政府的參與,挽救了那些弱小的航空公司,影響了民航業市場機制的發揮


雖然從短期來看是挽救了某些航空公司,但從長遠看,也許是害了民航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