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少年「奇才」,還是教育歧途

光明日報 發佈 2020-08-11T06:50:16+00:00

這個時候,吸引人目光的,除了高分考生,還有不少少年「奇才」。說他們是「奇才」,因為他們有「殊為驚人的成就」。

7月是大考季,孩子們的學習效果將接收檢驗。這個時候,吸引人目光的,除了高分考生,還有不少少年「奇才」。

說他們是「奇才」,因為他們有「殊為驚人的成就」。他們中有的人12歲就研究出基因對癌症的深層影響,從而攻克危重疾病;有的人1歲可以「暴走」,3歲就雪地裸跑,4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8歲就考入大學;還有的人14歲起每天寫出2000首詩。

然而,當這樣的「奇才」不斷湧現的時候,公眾評論卻並不樂觀。憂慮者有之,認為「揠苗助長」者有之,擔心「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者有之。

過度功利化催生「人造奇才」

如攀比一般,「奇才」不斷湧現。六年級學生寫出「基因論文」,有業內人士評論,「至少有碩士生水平」。風波還未曾平息,就出現了「8歲考入南京大學」的「裸跑弟」;緊接著,14歲少年每天寫詩2000首就上了微博熱搜。

「奇才」的「門檻」越來越高。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語文教師於曉冰坦言,從教多年,他遇到過智商超群的孩子,但絕不是今天這種水平。「首先,智力超常的孩子一定存在,但是少之又少。目前很多『奇才』大多是『人造奇才』,為了升學或一些別的目標,刻意營造出的假象,這樣的教育偏離了兒童成長規律」。

也許他們在某一方面有過人天賦,卻並沒有得到紮實的鍛鍊。作為語文教師,於曉冰談到14歲就每天寫詩2000首的少年,他認為這不是鍛鍊,而是對天賦的「壓榨與透支」。「有天賦的少年,可以有針對性引導,但不要揠苗助長。很多古代知名的詩人作家,窮其一生也只留下幾千首作品,這個孩子一天就完成了。這個年齡的少年,如果每天能寫2000字作文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於曉冰告訴記者。

兒童成長有其基本規律,於曉冰認為,哪怕孩子表現出有某一方面的天賦,在早期也一定不要把目光收得太「窄」了。「一定要讓孩子有意識地擴展知識面,打一個寬厚的基礎,你希望他走得越高,他的基礎就要扎得越寬越深。」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蔣俊認為,少年「奇才」頻現,似乎凸顯了孩子的過人之處,但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的功利與焦慮。我們肯定不能熱衷製造「奇才」、追捧「奇才」,不可有「快餐式」成才、「走捷徑」的浮躁心態。

於曉冰認為,奇才的不斷湧現是評價方式出了問題。奇才的標準,不是和大人比,而是和孩子比。大人做不到的事,孩子做到了,這不應該感到驕傲,而應該感到憂慮。「10歲孩子如果完成了30歲的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那麼只能說明這些奇才要麼是『成功學』吹出的肥皂泡,要麼背後有大人智慧的閃光。」於曉冰說。

「大手拉小手」,紅線不能碰

「大人智慧的閃光」,是「奇才」不斷湧現卻令公眾憂心的另一個原因。此前,六年級少年的「基因論文」就被證明和其母親的研究方向一致。浙江省鎮海中學教務處副主任曾昊溟有過十多年的學生科技競賽指導經驗。他發現「大手拉小手」突破底線的現象時有發生,尤其在一些教師和家長資源豐富的學校和地區,這種現象越發突出。

曾昊溟介紹,科技競賽對參賽作品有「三自」「三性」的基本要求。「三自」是指「自己選題」「自己設計和研究」「自己製作和撰寫」,「三性」是指「創新性」「科學性」「實用性」。但曾昊溟也坦承,從青少年的知識結構、能力構成以及時間精力來看,要求孩子完全擺脫家長和老師的指導、獨立完成合格的選題,既不應該也不現實。

青少年在成人指導下參與科學項目是行之有效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方式,然而科技素養如何培養,「大手拉小手」的度在哪裡,考驗著師生和家長。曾昊溟這樣說:「這是一個良心活」。

僅靠「自律」「良心」當然是不夠的,中關村學院學術委員會原負責人呂文清告訴記者他對成人過度參與的辨別方式。「青少年科技素養培養過程中,學方法思路、發現問題是最重要的。青少年發散思維多,成年人邏輯思維強,所以我們對青少年的要求在於提問題,對成年人的要求才是解決問題。」呂文清說。

他也曾擔任科技競賽的評委,在他的經驗中,判斷成人的智慧是否在孩子的作品中起決定作用,有這樣一個標準——看看孩子提交的報告是提出問題的,還是解決問題的。「因為提出問題是孩子的常態,而解決問題才是成年人的思維方式。」

他曾遇到一個典型的獲獎案例:一位初中生在老師的幫助下改良了機械手,獲得了發明專利。最初,這位少年在科學課上觀察到機械手臂在抓取物品的時候精細度不高,只能抓取大件物品,於是他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為什麼機械手在運動的時候都是五個指頭一起動?我們人手之所以精細,是因為我們五個手指協調分工,很少同時出動,而且我們會用手指肚『捏住東西』。能不能讓機械手逐個伸出手指?」聽完少年的問題,老師找來與「人手指肚」相似的材料,並收集資料和學生一起實驗,最終完成了這項作品。

呂文清認為,這是「大手拉小手」的最好呈現,孩子提出問題,老師大膽求證。「這體現出與孩子年齡階段相匹配的能力。」呂文清告訴記者。

違背教育規律,只會害了少年「奇才」

於曉冰在教學中也曾發現指導「過度」的現象。此前,有小學生用大數據分析了蘇軾的三千多首詩詞,在這篇研究文章中,孩子們這樣分析蘇軾的「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此句感嘆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無常」。這一句描述,讓於曉冰認為,也許包含了不少大人的想法。他曾教小學五年級語文課,他在《回鄉偶書》一課中,給孩子們拓展了這組詩的第二篇「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他說:「你們看,人和自然相比,真是非常渺小,很無常。」等他回過神,卻發現學生們都在愣愣地看著他。他意識到,對於大多數10歲左右的孩子,「人生無常」是他們理解不了的。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於曉冰認為,不要試圖超越每一個人生階段,他希望看到的是,「讓孩子成為孩子,而不要讓孩子成為大人」。然而,「目前還有很多誤區需要解決。」於曉冰說。他舉了小學生做手抄報的事例,「大部分時候,手抄報是大人幫助做的。似乎越繁複越好,越『高大上』越好,甚至搜尋引擎上,也有很多相關模板供家長選擇。這是在訓練孩子的創意還是訓練家長?」於曉冰很疑惑。

他認為,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的「手」應該伸多長,學校的「杆」應該樹多高,是每一個家長老師應該考慮的問題。「家長是包辦代替,還是積極引導;學校是要專注評優,用典型代替全體,還是各歸其道,需要深思。」於曉冰說。

蔣俊認為,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遠勝於所謂的科研成果和獎項。「對科研興趣的建立確實可以從小培養,簡單點、純粹點,良好的科研氛圍需要大家共同去營造。我們的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一方面要減少功利誘導性政策,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多的渠道和平台,讓更多的青少年有機會參與其中;我們的家長要朝著塑造健全科學觀的遠大目標來積極參與,相信這對孩子們的人生會產生積極影響。」

呂文清認為,除了觀念的扭轉,在評價方式方面,應該做出更多改變,「比如科技獎項的評比,我們不應該篩選出一批『解決問題』的作品,而是應該把獎項頒發給啟發孩子創新思考的作品。比如在新高考指揮棒之下,真正完善過程性評價,讓畸形的『奇才評價觀』無處遁形。」

曾昊溟也強調了過程評價和多元評價的重要性。「科研重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一定要為孩子們提供參與科研的充足時間,如學校可以將科研與實踐課程結合起來。」他還提到,鎮海中學在20多年的科技教育實踐中發現多元評價、特別是讓更多同學參與「熟人式」互評,更能確保研究項目的真實性。因此他建議:「對於青少年產出的科研成果,除了教師評價外,也可以考慮增加學生互評、同類項目比較評價等方式,引導孩子創造出真正有原創力的作品。」

(本報記者 姚曉丹 唐芊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