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世界第一但密度偏低

光明網 發佈 2020-08-12T10:13:16+00:00

光明日報北京8月11日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日前在其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論壇之一,「中國科技峰會——2020中國科技智庫論壇」上發布了《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指標》報告。該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已達10154.5萬人,位居世界第一。

光明日報北京8月11日電(記者詹媛)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日前在其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論壇之一,「中國科技峰會——2020中國科技智庫論壇」上發布了《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指標(2020)》報告。該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已達10154.5萬人,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報告同時指出,中國科技人力資源密度偏低,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當量僅為52人/年,R&D研究人員占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當量的比重為43.1%,而主要已開發國家的這一數值均超過50%。

報告認為,從總體上看,中國科技創新投入產出規模已居世界前列,科技人力資源規模居世界首位,研發經費投入規模與美國的差距不斷縮小。然而,已開發國家的科技創新實力和影響力仍具顯著優勢。

報告顯示,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在2018年首度突破千億元,但基礎研究經費和應用研究經費規模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仍然較大。截至2017年底,中國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型科研儀器總量為85173台(套),原值合計1251.2億元;大型科研儀器近一半分布在京津冀與長三角地區。然而,中國大型科研儀器的購置72.8%依賴進口。

報告指出,我國近年來在高等教育培養質量、科研經費投入強度、論文發表質量、科學家國際影響力、期刊國際影響力以及技術貿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在基礎研究投入、科技創新影響力等方面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較而言,中國科技創新在質量和影響力上仍有一定差距,智慧財產權等技術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研發投入積累不足,重大科研基礎設施自給率偏低,學術影響力有待加強,科學技術與工程初等和高等教育質量以及公民科學素質仍有待提升。報告認為,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發展已進入從規模和速度向質量提升轉變的關鍵階段。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12日08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