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廣東佛山以大數據監管減少涉企重複檢查

新華社 發佈 2020-08-12T10:25:58+00:00

廣東省佛山市近年來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通過搭建全市統一的監管服務平台,運用大數據預測市場主體風險,全市對市場主體的實地檢查率減少了74%,但違法違規行為發現率卻由17.6%大幅躍升至88%,較好實現了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對守法者「無事不擾」的目標。

新華社廣州8月12日電題: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廣東佛山以大數據監管減少涉企重複檢查

新華社記者劉宏宇

如何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並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廣東省佛山市近年來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通過搭建全市統一的監管服務平台,運用大數據預測市場主體風險,全市對市場主體的實地檢查率減少了74%,但違法違規行為發現率卻由17.6%大幅躍升至88%,較好實現了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對守法者「無事不擾」的目標。

(小標題)對潛在違法違規者精準監管

不久前,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大數據監管服務平台發現,在市區和平路11號建華廠內32棟二層,幾乎同一時間註冊了14家商貿公司。該系統主動研判出這一批商貿公司存在經營風險並發出預警,經市場監管人員上門實地核查,確認該14家商貿公司均為不正常經營狀態。按照相關規定,將這14家商貿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並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全社會公示。

「這14家公司下落不明,也聯繫不上,大機率為皮包公司,將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該局信用風險監管科科長蔣丹說,若按照傳統監管方式,這些皮包公司掩藏在海量的市場主體中,可能很難被發現。現在,大數據監管服務平台可迅速將這些風險識別出來。

隨著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入,佛山市的市場主體數量呈現爆髮式增長。數據顯示,近幾年該市市場主體總量年均增長超20%。2014年,全市市場主體為35萬戶;至今年8月,已超過88萬戶。

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葉奕茂說,全市市場主體超88萬戶,但實際的市場監管力量僅2000多人,只有通過大數據提升監管的有效性和精準性,才能有效緩解市場主體快速增長與監管力量有限之間的矛盾。

通過打造大數據監管服務平台,以用工人數、納稅情況、註冊資本等關聯因子為切入點抓取風險點,將全市88萬戶市場主體放入風險研判模型,計算出2.9萬戶市場主體為信用風險度高的重點檢查對象,納入年度雙隨機抽查計劃。

「按照傳統監管方式,需對全市88萬戶市場主體全部檢查後,才能判斷這2.9萬戶是否為信用風險度高的市場主體。」葉奕茂說,現在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半天內即可完成,監管效能有了質的提升。

(小標題)對守法者「無事不擾」

基層市場監督管理人員認為,從多年監管實踐看,80%以上的企業都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傳統大水漫灌式的檢查,將有限的監管資源消耗在無用監管上。

傳統監管方式還易導致形式主義。「傳統監管方式往往是呼啦啦下來一大堆人,查了半天也沒查出什麼問題。既是行政資源的浪費,也對守法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形成一定的干擾。」葉奕茂說。

「以往,一個上午最多檢查3戶企業。」市場監管人員王鵬說,「感覺天天都在跑,但始終也檢查不完。」

「傳統監管方式根本無法做到對幾十萬戶市場主體百分之百檢查,且檢查過後,風險點仍然存在。」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李明驥說,因為人手有限,在部分鎮街,一名市場監管人員要對口檢查1000多戶企業,根本忙不過來,也很難實現精準監管。

如今,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將20%左右的高風險或隱患企業排查出來,再以人工手段實現重點監管,極大增強了抽查的靶向性和精準性,大幅提高了監管效能。

「傳統監管方式風險發現率不高,對於被反覆檢查的守法企業也是一種不公平。」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四級調研員焦潔說,「『人工智慧+雙隨機』監管模式提高了公平性,對信用好的企業將不擾,對高風險企業,擾的頻率將高一點。」

(小標題)最大限度保護好市場主體

依託市場監管服務信息化平台,佛山市統籌建設了全市統一的雙隨機監管系統。截至今年8月,該系統累計上線市區鎮三級90多個部門含日常監管、行政處罰、投訴舉報等涉企數據1.4億條,並按「一戶一檔」原則歸集到全市88萬戶市場主體名下。

目前,佛山市區兩級共有雙隨機抽查事項1661項。2019全年,全市完成雙隨機抽查計劃1139個,抽查市場主體近5萬戶;其中跨部門雙隨機計劃超過10%,協同監管已成常態化,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最大化為企業減負。

「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就是對市場主體最大限度的保護。」葉奕茂說,今年3月以來,佛山市市場主體正快速復甦。今年上半年,佛山市新登記市場主體8.45萬戶,實有各類市場主體87.5萬戶,比2019年同期增長14.8%。(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