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淪為低保戶,大家把矛頭指向張進生,其實是社會辜負了他

國權演講社 發佈 2020-08-12T13:32:16+00:00

幾乎所有矛頭都指向了張進生。作為當事人,確實難辭其咎。不,性格是由基因決定的,先天形成,後天幾乎無能為力。

北大醫學博士淪為低保戶,誰之過?

幾乎所有矛頭都指向了張進生。作為當事人,確實難辭其咎。不過我想請問一下:他能改變自己的性格缺陷嗎?不,性格是由基因決定的,先天形成,後天幾乎無能為力。唯一可以做的是順應它,並因勢利導。


在這方面張進生了解自己,並且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讓權哥帶你一起走進這一悲情人物。


張進生,1966年出生於湖南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性格內向,不善於與人溝通,喜歡獨來獨往,單獨並不孤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成績斐然鶴立雞群,1984年考上湖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天津一家醫院當醫生。從此捧上了金飯碗,成了全村人的驕傲。

可惜好景不長。悲催的是:他患有暈血症,上不了手術台,這或許還不是致命的。畢竟醫院有太多科室,完全可以有他的容身之處。最最致命的是他的性格,性格上的缺陷暴露無遺,不願與人溝通,也不會與人交流,與同事格格不入,被徹底邊緣化。


他對自己進行了深刻反思,痛定思痛,決心繼續學習深造。因為喜好,他渴望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徜徉。讀書不用與人打交道,只需潛心鑽研,這才是自己想做並適合自己的事。果不其然,成功考上北大的研究生,他快樂似神仙,一路狂奔,又攻讀了北大博士,還收到了國外知名高校的邀請,出國留學,人生即將到達一個新高度。可20萬學費成了攔路虎,爹娘靠不住,他自己更靠不住,天生不懂得與人溝通,怎麼去尋找他人幫助。


面對命運的不公,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回到曾經的傷心地,聽天由命。


一個不會與人合作,還擁有高學歷的人,總會被當作眼高手低之人,不被領導待見,於是他淪為醫院的勤雜工。一個北大的醫學博士,「暴殄天物」,痛哉!如果他能遇見一個擁有博大胸襟並知人善用的領導,分配他到醫學科,搞醫學理論研究,一定可以發揮他的專長,同時規避其性格所短,定能做到人盡其才。

女友的不理解並放手,讓他心如死灰抑鬱成疾。形影相弔,孤立無援,回家啃老,消極避世。


可惜了,一個偏才。在他人生的成長道路上,沒人向他伸出過援手,他有學業上的導師,卻沒有一個精神導師,在他「身陷囹圄」時可以拉他一把,給他指點迷津,出謀劃策。


從某一層面理解是國家辜負了他。他本來可以擁有光輝燦爛的前景,為國效力盡心盡責,如今寸功未建,反而需要國家的救濟,這才是值得人們反思的地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