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宋最後一位宰相,被視為溫州人移居海外的先驅

溫州古道 發佈 2020-08-12T19:50:34+00:00

說起從溫州走出的宰相,大部分溫州人知道明代的張閣老張璁,知道黃淮,卻鮮有人聽說過陳宜中。陳宜中,溫州歷史上第一位宰相,也是南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

溫州三十六坊 前天

陳宜中

說起從溫州走出的宰相,大部分溫州人知道明代的張閣老張璁,知道黃淮,卻鮮有人聽說過陳宜中。


陳宜中,溫州歷史上第一位宰相,也是南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


身兼「第一」與「最後」的名號,為何陳宜中在家鄉卻並不出名?他又為何會被視為溫州人移居海外的先驅?


本期,三十六坊君為您解密這位南宋溫州宰相的傳奇人生。



名列「寶祐六君子」


陳宜中(?—1282後數年),字與權,永嘉(今龍灣)人。

陳宜中出生在溫州城區,明嘉靖《永嘉縣誌》記載他家住城外城南廂:「相儒坊,宋樞密林略、丞相陳宜中所居。」


龍灣區青山村宋左丞相陳宜中紀念館


城南廂位於瑞安門外和永寧門外一帶,即今鹿城區大小南門外巽山附近。相儒即指博通儒學的丞相,樞密也相當於副丞相,相儒坊就是因兩位丞相住過才得名。


陳宜中少年時代家境貧寒,但才華過人,《宋史》稱他「性特俊拔」。他在太學時就很有文名,寶祐四年(1256年),陳宜中、劉黻、林則祖聯合黃鏞、曾唯、陳宗上書宋理宗,彈劾權奸丁大全,被削籍除名,時人稱他們為「寶祐六君子」。這次事件的組織者陳宜中、林則祖是永嘉人,劉黻是樂清人。


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陳宜中考中進士,位列榜眼。從此他跨進仕途,一路由紹興府推官、福州知州,一直到刑部尚書、吏部尚書、樞密使兼權參知政事、右丞相、左丞相等。陳宜中為官清正,他曾主政福建,儘管只有一年多時間,《宋史》評價他「在官得民心」。可惜時逢亂世,南宋朝廷瀕臨亡國。


江心奉王,飲恨暹羅


溫州人都知道,南宋建炎年間,宋高宗趙構來過溫州,前後駐留了55天,他還在江心嶼留下「清輝」、「浴光」兩碑。其實,來過溫州、到過江心嶼的皇帝,不止這一位。



南宋德祐二年(1276) 二月,臨安陷落前夕,陳宜中奉益王、廣王南逃。史載「廣王益王由海道趨溫州,二王駐溫州之江心寺。蘇劉義、陸秀夫來會。時陳宜中海航泊清澳門,諸人往見之,共議興復。」


陳宜中、陸秀夫、張世傑等群臣聚於甌江孤嶼上的江心寺,商討抗元大計,決定奉益王趙昰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廣王趙昺副之,宣告南宋末流亡政府成立,以期「中興宋室」。


右丞相文天祥正月二十日出使元營被拘,二月二十九日夜間逃脫,於四月八日抵溫州,在江心寺賦詩,有「乘潮一到中川寺,暗度中興第二碑」之句。陳宜中等人面對破碎的河山,力圖重整旗鼓。這年五月,群臣在福建擁立益王趙昰為端宗帝,陳宜中任左丞相兼都督,改福州為安福府,溫州為瑞安府。然而南宋朝廷氣數已盡,風雨飄搖。


據溫州歷史學家胡珠生考證,約在景炎二年(1277)底,陳宜中前往占城(今越南南部),欲為行朝搬至占城做準備。在經過吳川極浦亭時,他在詩中留下「異日北歸須記取,平蕪盡處一峰圓」之句。


次年文天祥被俘,祥興二年(1279)二月初六,即發生了崖山海戰,陸秀夫背少帝投海,張世傑以下十萬人壯烈殉國,南宋滅亡。


明《宋史紀事本末》記載陳宜中


至元十九年(1282),元兵攻取占城,陳宜中又奔走暹羅(今泰國),以圖借兵復國,最終沒有成功。陳宜中在暹羅憂憤而死,他成為溫州最早定居國外的華僑之一。


有爭議的宋末宰相


元人脫脫主持修撰的《宋史》中,對陳宜中評價不高。有專家認為,儘管脫脫有力求公正寫史的態度,但元人總有元人的立場,對待一個堅決抵抗蒙古軍隊的人物,其褒貶自然也難說公允。


在南宋滅亡時,文天祥誓死不降慷慨就義、陸秀夫背少帝投海、張世傑以下十萬人殉國,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陳宜中的老死異鄉,被一些人視為「逃兵」,也正因為此,陳宜中這位身兼「第一」與「最後」名號的宰相,在家鄉被人鮮少提起。


而在福州,對曾在這裡主政過、戰鬥過的陳宜中,評價卻並不低。


陳宜中祠內的塑像


福州是陳宜中抗元的最後根據地。千百年來,福州民間一直把陳宜中視為保佑一方的神明,把他當成愛民如子的偶像。據林浦民間傳說:當年宋軍撤離福州之前,陳宜中將多下來的軍糧,挨家挨戶地發放到當地老百姓手中。這些軍糧,讓當地老百姓吃了三五年。時至今天,林浦人在元宵祭祀活動的儀式上,還有分米的環節,以為紀念。也許是這種緣故,閩人有「秉正公心包龍圖(包拯),義重山丘陳宜中」的說法。


福州林浦古村還建有「宋丞相陳公祠」。相傳當年林浦村老百姓聽到宋軍失敗的消息悲痛萬分,後來建了宋帝行宮、陳丞相祠,塑造了陳宜中像。此後,為逃避元政府的追查,將宋帝行宮、陳丞相祠改為社廟,予以祭祀,冠以「泰山」兩字以為避諱,俗稱「泰山宮」,宮裡所祀神像,均影射南宋君臣,如以宋高宗趙構為泰山,並祀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均以神代人,以避元廷猜忌。陳丞相祠到了清代,成為一座獨立的祠廟,廟中塑有陳宜中及部下像。


祭祀陳宜中的福州林浦古村宋丞相陳公祠


幾百年來,更不乏為陳宜中「平反」的學者文人。


宋末詩人、畫家鄭思肖在南宋滅亡後,將名字改為思肖(肖是趙宋的趙字構成部分),自稱「大宋孤臣」。他所著的《心史》詳細地記敘了蒙古滅金、滅宋的過程,記錄了南宋愛國者的英勇鬥爭和賣國者的種種醜行,並分析南宋滅亡的原因。其中就寫到崖山敗後,陳宜中出兵極盛,還在堅持抗元。


宋元之際學者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號次農,金華蘭溪人,為金華朱子學派主要傳人,人稱仁山先生),著有一首《廣箕子操》,為世人所重。詩云:「炎方之將,大地之洋。波湯湯,翠華重省方,獨立回天天無光。此志未就,死矣死南荒。不作田橫,橫來者王。不學幼安,歸死其鄉。欲作孔明,無地空翱翔。惟余箕子,仁賢之意留蒼茫,穹壤無窮此恨長。千世萬世,聞者徒悲傷。」


金履祥《仁山文集》里的《廣箕子操》


從字面看,上面這首詩是金履祥抒發其愛國之志,其實是歌詠陳宜中。


詩第一句中的「炎方」,泛指南方炎熱地區,實指陳宜中等在廣東一帶海洋活動。第二句中的「翠羽」,為帝王的代稱。「省方」,即巡視四方,實指皇帝逃之天涯海角,依靠陳宜中個人力量,宋朝已回天無力。第三句中的「南荒」,指南方荒涼遙遠的地方,實指陳宜中要光復宋朝的志向未能實現,卻死於暹羅(今泰國境內)。第四句中的「田橫」,是秦末群雄之一,詩人藉此讚揚陳宜中沒有投降去封王當侯。第五句中的「幼安」,指南宋抗元愛國將領辛棄疾,這裡讚揚陳宜中沒有像辛棄疾,最後歸死故鄉,而是堅持抗戰到底。第六句寫陳宜中雖有諸葛亮那樣匡復中原始終不渝的志向,但國內已無立錐之地,無施展抱負空間。第七句的「穹壤」,指天地。箕子在商周政權交替與歷史大動盪的時代中,因其道不得行,其志不得遂,「走之朝鮮」。陳宜中只有像箕子那樣在他國懷念自己的故國,在天地間留下無限的悲傷。最後句認為陳宜中其流風遺韻、其悲壯故事將永遠留存在人們的心中。


在陳宜中的家鄉溫州,也有諸多對他的正面評價。溫州歷史學家胡珠生老先生也曾多次撰文為陳「平反」。胡珠生髮現元朝著名史家黃溍寫於1309年的《陸君實傳後敘》,記載他參加了祥興元年(1278)五月益王的葬禮,然後悄悄地離開。:「五月寓梓宮於香山縣,尋葬其地,上廟號曰端宗。陳宜中以宰相為山陵使,事畢,宜中一夕浮海去,莫知所之。」黃溍的記錄之所以權威,是因為他曾看過鄧光薦上交朝廷的《填海錄》。鄧光薦是陸秀夫託付海上日記手稿的專門保管人,其本人也是崖山親歷者。


他認為,史料證實陳宜中確曾乘船回國「欲往福州圖恢復」,《宋史》所載「陳宜中入占城,遂不反」等記載明顯屬於未明真相的誤傳。其後回暹羅,見興復無望,到崖山投海而亡。元劉賡《永嘉陳氏世德碑》記其「萬里滄溟,甘葬魚腹」,稱讚其忠貞不屈,「國存與存,國亡與亡,義重邱山,身等毫芒」。宋鄭思肖稱讚陳宜中、張世傑「二公忠烈動天地,德義感人心」。元劉將孫稱讚陳宜中、文天祥:「亦惟是一二魁彥,流落顛沛,不跲不移,疾風勁草,以身殉之。微二公,豈不負科目哉?」

海壇沙漲,溫州出相


提起溫州走出的宰相,古人總喜歡把他們與海壇山的典故聯繫在一起。


在溫州古城九山之中,海壇山位於鬥口,俗稱上岸山,瀕臨甌江,相傳是古人祭祀大海的法壇。


古時溫州民間傳言,這裡是溫州的「龍脈」所在,是一處「風水寶地」。特別在宋代開始,溫州流傳一句諺語:「海壇沙漲,溫州出相。」海壇沙是經常漲,宋代溫州也出了不少狀元郎,但溫州走出的宰相卻不常見。


相傳南宋隆興元年(1163),時年二十三歲的木待問中狀元,比他早6年中狀元的好友、同鄉王十朋在《答木狀元》稱讚他:「振賦海之名家,符漲沙之勝地。」「漲沙」即寓意拜相,王十朋46歲才中狀元,因此對木待問少年得志寄予厚望。


後來有一次木待問生日,好友、同鄉甄龍友寫了一闕詞祝賀,其中有:「見說海壇沙漲也,明年。」所謂「明年」,言下之意就是調侃木待問當宰相時間「還早」。


少年得志的木待問一生沒能迎來宰相的「高光時刻」,距離他中狀元百餘年後,溫州才走出第一位宰相。


據明弘治《溫州府志》記載,南宋「咸淳間,海壇嶺下江沙忽漲,人以為異」,不久後,德祐元年(1275)陳宜中果拜相,才應驗了諺語的預測。宋遺民鄭思肖在《心史》中提到陳宜中時,有「相國生東甌,應讖海壇沙」之句。


明代,山邊江塗又有兩次漲沙,黃淮和張璁大拜(當宰相),這是後話了。



參考資料:

《溫州古代史》胡珠生

《他是溫州歷史上第一位宰相 又是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陳宜中的溫州蹤跡》潘猛補

《<廣箕子操>與陳宜中》 潘猛補

《堂堂宰相成「逃兵」?——也談陳宜中的品德》 實晨

《末代丞相 百年祭祀 ——走訪福州陳宜中祠》林子周


編輯:湯琰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