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既有人物性格必然,也有格局形勢使然

空山簡史 發佈 2020-08-12T21:23:26+00:00

冬十月,有明亮的慧星劃落天空,落在了大梁一帶。三國時代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官渡之戰也在這一年爆發。

#那些以少勝多的戰役#

導語

公元200年,2世紀最後一年。這一年的九月份,史書記載有日食。冬十月,有明亮的慧星劃落天空,落在了大梁一帶。或許天有異象,正預示著一場大戰的殘酷發生吧。正是在這一年,袁曹之間發生了白馬之戰、延津之戰。三國時代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官渡之戰也在這一年爆發。曹操擊破袁紹,取得決定性勝利。而遠在江南的吳國主公孫策被刺客殺死,其弟孫權繼位,開啟了東吳孫權執政的時代。

公元200年,正是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五年。也是老百姓所說的庚辰年,龍年。這一年曹操、袁紹兩大集團角逐於中原一帶。孫氏集團正在全力經營江南,逐步取得對江南的控制權。劉表據荊州,只求自保。這一年的西南方向,劉璋據守益州。因為與張魯有矛盾,殺死了張魯的母親及子弟,於是張魯占據漢中,與劉璋為敵。這一年發生的大事件主要有三國時代著名戰役官渡之戰爆發,袁曹集團激戰正酣。

第一件事,衣帶詔事件讓激化的漢曹矛盾公開化,袁紹討伐曹操有了很好的宣傳工具。

什麼是衣帶詔?就是為了不讓人發現,藏在衣帶中的秘密詔書。一般都是皇帝或主公被權臣監視居住以後,為了給外邊的人說明自己的處境,而手寫的詔書。

公元200年是漢獻帝被尊稱為皇帝後的第五個年頭。此時的漢獻帝逐步穩住了心態,面對近在眼前,卻又不能得到的權利,有了一絲掌握大權的慾望。而漢獻帝身邊的大臣,也因為各自的立場和利益,在相互猜疑算計。在這樣的背景下,衣帶詔事件爆發,曹氏集團與漢獻帝之間的矛盾,由此日益公開化。

此前,曹操迎奉漢獻帝,遷都許縣,也就是現在許昌地區。車騎將軍董承因為與曹操有矛盾,董承就對外宣稱說是接受了漢獻帝衣帶中的密詔,要除掉曹操。董承是誰?董承的女兒是漢獻帝身邊的貴妃,漢獻帝是他的親女婿。所以董承十分想讓漢獻帝掌握實權,而不是當個傀儡。大家注意,是董承自己對外宣稱,並與當時忠於漢朝的大臣種輯、吳碩、王子服、劉備、吳子蘭等準備謀殺曹操。這年的正月,董承等密謀誅殺曹操的事情泄露,董承、種輯、吳子蘭、王子服以及董承的女兒董貴人皆為曹操所殺。而且都被夷滅三族。要說殺起人來,曹操是心狠手辣,一點也不手軟,但他偏偏放走了最不該放走的人,劉備

為什麼說時勢造英雄?因為命運有時也很是眷戀那些有本事的英雄人物。像以前曹操在洛陽刺殺董卓,雖然沒有刺殺成功,但曹操也能騎著黃膘馬絕塵而去,脫離危險。同樣為人中之龍的劉備,雖然是衣帶詔事件的主謀之一,卻躲過了這場發生在正月份的劫難。為什麼呢?

也就是發現衣帶詔事件的前一個月。199年的12月份,此時劉備還和曹操在一起把手言歡。著名的「煮酒論英雄」的橋段,就發生在這一年的12月份。當時隆冬,曹操與劉備在一起煮著熱酒聊著天,曹操突然說:縱論天下英雄,只有先生您和我曹操兩人而已。這一句評論就把劉備嚇得筷子都掉到了地上。為什麼呢?因為劉備正是落魄之時,深怕曹操因為猜疑而殺了自己。

當此時,正好北方的袁紹和曹氏集團準備在官渡開戰,南方的袁術想經過下邳與袁紹聯合搞曹。所以曹操派遣劉備領兵去阻擊袁術。當時曹操的謀士郭嘉聽說放跑了劉備,趕緊派人去追。可惜劉備跑的比兔子還快,追之不及。讓曹操後悔得要死。但命令是自己下的,所以也不便發作。

事實證明,劉備確實不是個省油的燈。他領兵到下邳後,正好袁術病死。所以他領兵殺死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劉備一旦脫離了曹操的控制,便為了利益舉刀殺死曹操的人。由此可見,曹操放跑劉備,確實是放虎歸山。此後,兩人再也沒有像聯合抗卓時的和睦時光了。

卻說衣帶詔事件暴露時,劉備正讓關羽屯留下邳,自己領兵守小沛。與下邳成呼應之勢。曹操藉此事件大怒,親自東征劉備。劉備手中兵馬很少。在曹操的攻擊下兵少力弱,戰敗而逃。劉備的妻子和關羽也在此次戰役中被擒。後來關羽與曹操約法三章而投降曹操。劉備呢,則逃往了青州。青州刺史袁譚,是袁紹的兒子,劉備曾舉薦他為茂才。袁譚見到劉備,很是高興,馬上派人去告訴自己的父親袁紹。袁紹也給足了劉備面子,離開鄴城二百里親自來迎接劉備。由此可見,劉備雖然兵士不多,但還是很有一點影響力的。

衣帶詔事件,使漢獻帝與曹操的矛盾逐步公開化。也促使劉備脫離了曹氏集團,而投奔到了袁紹集團。官渡之戰前,各路諸侯之間變幻莫測。

第二件事,孫策之死,東吳尚處於發展初期,勢力相對弱勢,尚沒有雄視北方的實力。

孫策死於200年的5月5日,是被三個忠貞義士卻又沒有留下姓名的刺客殺死的。

我們知道,孫堅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孫策,小兒子孫權。孫策號稱「小霸王」,勇武有力,就像漢初的西楚霸王項羽一樣。出生於175年。今年剛26歲,正是年輕氣盛之時。

孫策在17歲的時候,父親孫堅戰死。小小年紀就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籠絡住父親的部屬舊將。為了報父仇先事袁術。後來袁術稱帝,與袁術決裂。逐受漢獻帝的封號,而為討逆將軍、會稽太守。前年,也就是199年,孫策千里遠征打敗廬江太守劉勛和劉表的部將黃祖。占領廬江,任用虞翻、周瑜、孫輔、太史慈等名將,很快就把江東、江北一帶(也就現在的揚州江南、江北地區)、荊州江夏郡東部等全部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曹操聽到孫策平定了江東一帶,曾經嘆息說:

猘兒難與爭鋒也!

也就是這個像猛犬一樣的少年,實在是難與爭鋒。大家不要忘記,此時孫策僅有25歲。

孫策征戰千里,完全控制了揚州一帶。聽說曹操和袁紹正在交戰,便秘密訓練軍隊,部署將領,準備渡江北上襲擊許都,迎接漢帝。消息傳到曹操軍中,曹操軍中諸將都十分驚恐,但謀士郭嘉卻說:孫策這個人喜歡單身出行而不設防,在我看來,孫策必定會死於小人物手中。是啊,集團之戰連年混戰,各為其主。即便是遠離中原的江南地區也並不太平,可惜身處其中的孫策,渾身是膽,沒有在意。

孫策駐軍到丹徒(鎮江一帶),等待糧草齊備後北渡作戰。一日在丹徒山中打獵,卻被自稱是許貢門客的刺客刺傷,傷重不治而死。

許貢是誰?他是東漢末的官吏。先後任吳郡都尉、太守,曾想偷偷送密信給曹操,要曹操注意孫策,防止孫策在江東一家獨大,卻被孫策發現而被殺。

許貢生前招攬了一些門客,當中有三個人不忘舊主,千方百計想要手刃仇人為主公報仇。這一年,廣陵太守陳登派人秘密聯繫孫策治下的山賊嚴白虎等餘黨,企圖顛覆孫策在江東的統治。孫策決定討伐陳登,行軍到丹徒時,許貢門客終於找到了機會。因為孫策有單騎出獵,在野外思考的習慣,三門客趁孫策輕裝外出打獵時,放冷箭射中孫策的面頰。這些門客後來在與孫策的搏鬥中,被趕到的侍衛殺死。孫策不治身亡。

許貢的這些門客,都是歷史上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卻能夠感恩圖報,臨義忘生,不顧身死,也是忠義之士。只是作為東漢末年的大英雄孫策,死於這樣的偶然事件,卻也讓人感嘆歷史的無情。否則,憑孫策的虎力,說不上歷史又要如何改寫了。

孫策死時,周瑜當時正擔任中護軍,鎮守在巴丘。接到消息後馬上率領部隊趕到吳郡,和長史張昭一起執掌政事穩定局勢。呂范、程普等將領在外擁戴。孫權此時僅19歲,正是個毛頭小伙子。孫權的母親吳夫人擔心孫權年紀還小,不能穩定江東局勢,看到諸位將領的安排,才放下心來。這位吳夫人很有政治頭腦,也很有見解。以後我們有機會再單獨聊聊她。

第三件事,白馬之戰,關羽百萬軍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白馬就是現在的河南省滑縣一帶。當時白馬是黃河故道,有專門的黃河渡口白馬津。

這年2月份,袁紹發布了討伐曹操的檄文,指控曹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撓折棟樑,孤弱漢室,除忠害良,專為梟雄」。

這年三月份,袁紹進軍黎陽,派大將顏良進圍白馬,攻東郡太守劉延,以保障主力能夠渡河南進。劉延告急請援。四月,曹操為解除側翼威脅,北救劉延。採取謀士荀攸的建議:率軍先佯裝在延津渡河,做出襲擊袁軍後方的姿態,誘使袁紹分兵延津。然後,輕兵急進,奔襲白馬,攻其不備。曹操依計而行,袁紹果然分兵向西,挺進延津。曹操趁機引兵迅速攻擊東面的白馬,及距白馬十餘里時,顏良大為震驚,倉促迎戰。曹操派將軍張遼、關羽率隊出擊。關羽躍馬陣前,望見顏良的大將麾蓋,直衝過去,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斬其首級而歸。曹操揮令大軍衝殺,袁軍大敗潰散,遂解白馬之圍。

這就是關羽陣前斬顏良的故事來源。此時關羽因為不知道劉備的下落,正為曹操效力。在接下來的延津之戰中,劉備和文丑率隊攻擊曹操。被曹操的部隊攻擊失利。劉備跑了,袁紹的大將文丑卻被殺了。

第四件事,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別看曹操在白馬、延津打了兩個勝負,但那都是小勝。袁紹兵強馬壯,大軍連營而進,東西數十里,以沙堆為屯,逼向曹操。整體局勢對曹軍極為不利。於是曹操退守官渡(河南中牟一帶)。袁軍集結在陽武(現在的河南原陽一帶),與曹軍相攻數月。雙方僵持,曹軍糧草漸盡。

袁紹的謀士許攸因向袁紹獻偷襲許都之計不成,來投曹操,獻計讓曹操偷襲烏巢(河南延津縣境內)。曹操親率精銳步騎五千人,火燒烏巢袁紹的糧草。當袁紹聽說曹操襲擊烏巢時,認為這正是攻破曹操大營的好機會,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而以重兵圍攻曹操大營。由於曹操預先做好了防範,曹營未破,而烏巢敗訊已經傳來。大將張郃、高覽等人一看形勢不妙,率部投降了曹操。陣前大將倒戈,袁軍頓時潰散而逃。袁紹棄軍逃回黃河以北。曹軍大獲全勝,坑殺袁軍俘虜七萬多人。

官渡之戰的關鍵,就在於軍隊糧草等後勤保障必須到位。可惜袁紹沒有防範,而曹操因勢而成。這一仗,也就曹操收伏了眾多袁氏集團的將領,為日後的獨霸一方,奠定基礎。

而在這場戰役中,劉備一路潰敗,只好投奔了荊州的劉表。卻說這年的秋天,七月份,在汝南的黃巾軍首領劉辟等叛歸袁紹。袁紹便讓劉備領兵與劉辟在許都以南進行戰略性騷擾。劉備帶兵到汝南,聯合黃巾軍的餘部首領龔都等約數千人。一時汝南郡縣響應。曹操派遣大將蔡陽前來攻打,被劉備所殺。無奈曹操又派遣大將曹仁來攻打劉備。劉備兵力太少,打不過只好投奔了附近的荊州刺史劉表。這一年,劉備特別的失意,一敗再敗,幾乎沒有了立錐之地。只能四處漂泊成為別人家的座上客。不過,好在劉備有兩個好兄弟,心裡略有安慰。張飛形影不離。關羽也在得知劉備下落後,從曹操處一路小跑,帶著嫂夫人回到了劉備身邊。

結語

我們就來看看官渡之戰前後,文武官員死傷情況。而其中文官冤死,武將戰死,正反映了人生百態和世事難料。

東漢車騎將軍董承,漢獻帝妃子董貴人。昭信將軍吳子蘭,偏將軍王子服,長水校尉種輯。這些人都是因為衣帶詔事件而被曹操殺死。漢臣之死,反映了曹操的奸雄本色。奠定東吳根基的大英雄孫策遇刺身亡,反映了孫策輕身冒進的性格。

袁紹集團的部將顏良,文丑,在戰場上被關羽所殺。袁紹的部將,原為漢朝西園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瓊,也因為烏巢糧倉被燒而死難。袁紹的謀士沮授,田豐更是死的冤枉。田豐是因為在官渡之戰中向袁紹進諫不聽,而被殺。沮授是因為在官渡之戰被曹操擒獲而不投降,被殺。袁紹為了顯示自己戰爭的正義性,逼迫東漢末年的儒家學者、經學大師鄭玄隨軍而行,結果讓鄭玄病死元城。這些將領、謀士、學者之死,反映了袁紹的本性

可以說,官渡之戰是袁紹集團損傷最為慘重的一場戰役,也是袁氏集團幾年後全面覆滅的根本所在。一場戰爭,讓曹操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也讓人們看清了官渡之戰前後的人物百態模樣。你以為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