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買樓、抱團養老21年後……上海一群老人捐出一幢樓!圖的啥?

新華社 發佈 2020-08-12T05:54:08+00:00

最近,93歲的上海老人浦逸敏和她的老夥伴們實現了一個心愿——把曾經「眾籌」買下,用作互助式養老院的小樓捐給了村委會,讓其繼續為村裡老人服務。

曾在「慈舟養老院」生活過的老人及其子女在門口留影(7月31日攝)。照片均為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翔攝

7月31日拍攝的「眾籌」買樓帳本。

入住老人陳季芬(中)在「慈舟養老院」講述當年生活(7月31日攝)。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吳振東、潘旭)8月12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眾籌」買樓、抱團養老21年後……上海一群老人捐出一幢樓!圖的啥?》的報導。

最近,93歲的上海老人浦逸敏和她的老夥伴們實現了一個心愿——把曾經「眾籌」買下,用作互助式養老院的小樓捐給了村委會,讓其繼續為村裡老人服務。「聽說這裡會被改建成老年活動室,還有午飯供應,我很高興,它可以繼續發光發熱了。」浦逸敏說。

5元、10元、100元、3000元……21年前,老人們經過商議,以時髦的「眾籌」方式買下了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外岡鎮葛隆村的一幢空置二層小樓,取名「慈舟養老院」,意在互助養老、同舟共濟。十里八鄉的老人都喜歡這種養老方式,最多時樓里同時住了22人,大家互幫互助、和諧融洽,享受著「無限好」的夕陽時光。

近些年,有些老人離世,有些老人不得不住進醫療條件更好的護理院。而入住者越來越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門口」的為老服務逐步健全,老人已經有了更多去處。

曲終人散,佳話流傳。粉刷一新的老樓,正迎來新的生機。

(小標題)「眾籌」買樓

眼前的浦逸敏,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鑠,一頭銀髮打理得整整齊齊,臉上總帶著溫和的笑容。

20多歲時,江陰人浦逸敏來到上海謀生,退休前是基層醫院的一名醫生。醫者仁心的她,數十年來保持著吃素的習慣,也由此結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人,大伙兒經常聚到一起。

「既然這麼談得來,不如住在一起養老好了。」看似玩笑的建議,其實不少人都記在心上。有的老人覺得,自己吃素,和家人的口味對不來;有的老人想把本就不大的房子騰出來給小兩口住;更多人是因為兒女都忙,自己在家也無人陪伴……

「真能住一塊兒就好了。」浦逸敏也這樣想。

1998年的某天,老夥伴帶來消息,嘉定區外岡鎮葛隆村132號的農村信用合作社要搬遷,兩層小樓空出來了。「能不能就買下這幢樓?」大家提議,請文化程度最高的浦逸敏去和對方談談這事。

聽說老人買房是為了養老,農村信用社非常理解,「談判」順利進行。1999年元月,雙方簽訂協議,總面積約200平方米、造價超過6萬元的小樓,算上折舊,最終以5萬元的價格將使用權轉讓給老人。

消息傳開,大家熱情高漲,5元、10元、100元,最多的一筆超過3000元……記者在當年帳本上看到,共有230餘人次參加了「眾籌」。「很多老友其實沒有入住需求,只是為了獻份愛心,幫我們實現這個心愿。」入住老人陳季芬說。

小樓買下了,很快迎來一位又一位入住者,一段「互助養老」的時光開始了。懷揣美好願望,老人們將小樓起名「慈舟養老院」。

(小標題)「抱團」養老

木質地板覆蓋了原先的水泥地;樓梯加裝了扶手,衛生間也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健身器材、電視、錄像機一應俱全……老照片里,「慈舟養老院」的生活條件並不比外面的差。

但這畢竟不是真正的養老院,沒有院長、沒有護工、沒有廚師,一切都要靠老人們自己——你幫我,我幫你。為此,住進小樓也有要求:生活必須能自理、吃素、每月交100元水電費。

陳季芬回憶說,最多時小樓同時住了22位老人,雖然人多,卻相處融洽,幾乎沒有發生過爭吵。「我們輪流做飯;公共區域衛生也輪流打掃,就像小學生『值日』;有人身體不舒服,大家會一起照顧。門口還有一片菜地,種了黃瓜、西紅柿、茄子、絲瓜等很多菜,實在沒有的,就結伴去村口買,另外子女們也會送些來。」

入住老人徐鳳英的女兒張琴就經常帶著菜或生活必需品來看望老人,並幫助做些家務。「媽媽就喜歡這裡,說這裡的老人都不愛計較,過得很舒心。生病了我們把她接回去,病好了就吵著要回來。」

回憶過去,浦逸敏很感謝葛隆村村民和愛心人士的幫助。「我們大都是外村甚至外區過來的,但村民沒把我們當外人,瓜果蔬菜熟了,會給我們送點,年輕人會幫我們扛米麵、柴火等重物。我們還遇到一個做窗簾生意的老闆,自己掏錢幫小樓重新裝修了窗戶。這些善事我們都記著。」

村民尊重老人,老人也回饋村裡,並從中收穫一份尊重。浦逸敏干起本行,每周都會去村裡的藥師廟,為村民免費量血壓、針灸、檢查一些小毛病;村裡的小孩也喜歡和老人們玩,小樓成了他們放學後的臨時「托班」……

(小標題)再迎生機

沒有人敵得過年歲的增長和疾病的來襲。十幾年間,「小老人」逐漸高齡,其中有的離開了人世,有的身患疾病或自理能力變差,不得不轉入條件更好的護理院。與此同時,「家門口」的養老院多了,居家養老條件也在逐年變好,沒有新的老人再來聯繫浦逸敏,小樓也就到了「退休」的時候。

2015年夏天,徐鳳英老人再次摔倒,張琴實在不放心讓母親回到小樓,選擇入住了一家老年康復中心。徐老的搬離,終結了「抱團」養老的時光。2017年,在小樓獨自居住兩年後,浦逸敏也因身體原因離開,入住上海嘉定雙善養老院。

該怎麼處理這幢樓?浦逸敏認為,當時是很多人共同買下了小樓,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以後也不應該被個人占有。「仔細想想,你只能把它捐給集體,讓它為老百姓服務,去發揮更大的價值。」

200平方米的小樓,按上海現行市價,已超過500萬元,但就像當年買樓一樣,浦逸敏捐樓的提議得到了老夥伴們或其家人的一致同意。

「我們很支持老人的決定。這些年來他們好幾次為地震災區、留守兒童、身邊的困難家庭捐款,房子更是帶不走的東西,他們一定會把它留給更需要的人。」張琴說。

今年6月,葛隆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學鋒代表葛隆村,鄭重地接受了老人們的房屋捐贈。大家一起在小樓門前合影時,浦逸敏對陳學鋒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一定要讓這幢樓繼續為村民服務,這也是我們向葛隆村表達的最後謝意。」

目前,居住在葛隆村的60歲以上老年人有500多人,全村現建有一處日間照料中心。陳學鋒說,葛隆村正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村裡初步考慮把這幢樓改造成有助餐服務的老年人活動場所。同時,會把一個房間還原成老人互助養老時的樣子,作為小型展示館,留下溫情回憶,銘記老人善舉。

上海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萬人,占戶籍總人口35.2%。近年來,上海著力推動農村地區養老服務充分、平衡發展,提出「到2020年,農村每個街鎮至少建有1個標準化養老院,純農地區村組睦鄰點實現全覆蓋」等多項具體目標,並強化考核機制,確保任務完成。

「誰都希望養老不離鄉鄰、不離鄉音,好在現在養老院、睦鄰點都離家不遠了,還可以叫護理員上門服務,再像之前那樣選擇『抱團』養老的肯定就少了。」陳季芬說。

但「抱團」養老的實踐卻帶給基層幹部諸多思考。外岡鎮黨委書記李雪表示,浦老他們之所以有較強的幸福感,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鄰里互助的過程中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硬體提升以後,農村養老還要在豐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上下更多功夫,帶給他們更高質量晚年生活。」(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