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云:戲劇頭盔「頂上」功夫

生活晨報 發佈 2020-08-13T09:41:37+00:00

戲曲界歷來有「南方服裝,北方頭盔」之說,山西作為中國戲曲藝術發祥地之一,晉劇之名響徹大江南北。以太原為中心的「晉劇圈」,不僅誕生了眾多名家,戲劇頭盔的製作工藝也聞名遐邇。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霖 葉芝花 太原報導 珠環翠繞、艷麗多姿、美輪美奐。戲劇頭盔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演員所佩戴各種冠帽的總稱。戲曲界歷來有「南方服裝,北方頭盔」之說,山西作為中國戲曲藝術發祥地之一,晉劇之名響徹大江南北。以太原為中心的「晉劇圈」,不僅誕生了眾多名家,戲劇頭盔的製作工藝也聞名遐邇。


以製作戲劇頭盔出名的梁家,三代傳承,兩代坐鎮晉劇院,精湛的技藝百年不衰。第三代傳人梁翠雲,是我省唯一的戲劇頭盔製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

「頂上功夫」百年世家三代傳


中國傳統戲曲中人物所戴各種冠帽在梨園界統稱為頭盔。頭盔製作是一種民間手工技藝,是七十二行里的一種。梁家做這行已有百餘年,從爺爺梁在全誤打誤撞學習這門手藝,創業起家,到父親梁光銀調入省晉劇院,成為戲曲名家「丁牛郭冀」(丁果仙、牛桂英、郭鳳英、冀美蓮)等名角的「御用師傅」,再到梁翠雲不斷創新,成為戲劇頭盔製作大師,梁家的手藝在戲曲界一直享有盛譽。


誤打誤撞爺爺從8歲童工到作坊店主


「爺爺梁在全8個月大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的母親隨即也改嫁了。」說起爺爺的故事,梁翠雲眼淚止不住留下來。


那時,梁在全的家中有些家產,他的奶奶為他請了一位奶媽,並一次性付給奶媽一筆財產。8個月大的梁在全總算活了下來,但8歲時,梁在全的奶奶也去世了。


在那個年代,活下去才是最要緊的事兒,奶媽將8歲的梁在全送到一戶人家做童工,最起碼能填飽肚子。「他每天都得提著大木桶倒夜壺,站在足有半人高的灶台旁做飯。」梁翠雲說。此外,掃地、餵豬、打柴等零碎活也是梁在全每日的「必修課」。


主家有製作戲曲裝的手藝,但主家沒兒子,女兒也無意繼承這門手藝,梁在全平日裡就為主家打打下手,主家也毫不避諱。漸漸地,梁在全的踏實、認真得到了主家的認可,主家開始正式教梁在全學這門手藝。


這樣一門手藝,對於苦命的梁在全來說如同「及時雨」——只要把這手藝學到手,並做精、做細,將來就能謀一碗飯吃。


從童工、學徒到繼承人,梁在全憑著天生的聰慧和自己的努力在宏道鎮(現忻州市定襄縣)創業,開了一家頭盔、龍袍、靴子、髯口等古戲裝製作作坊,在當地小有名氣。


「當時經營的種類相對齊全,但刺繡的手藝在奶奶手裡傳斷了。從此,戲劇頭盔成為梁家代代相傳的手藝。」梁翠雲說。


梁翠雲在視頻上指導外甥女製作戲劇頭盔。


好手藝遠名揚父親成晉劇院「御用師傅」


梁在全有三個孩子。老大早早繼承梁在全的手藝,老二則更喜歡讀書,梁翠雲的父親梁光銀在家中排行老三。儘管梁光銀學習這門手藝比老大晚,但做出的來的東西卻很有靈性。「當時爺爺經常以我父親為例訓我大伯做東西沒靈性,就連大伯的幾個兒子都覺得我父親的頭盔做得比我大伯的好。」梁翠雲笑道。


當時正值解放初期,百廢待興,戲曲空前繁榮,「那時周邊幾個縣市的劇團做頭盔,都來我家請我父親做。」梁翠雲說。也碰巧趕上當時全省戲曲調研,晉陽晉劇團(現陽曲縣晉劇院)一上場,所用的頭盔驚艷了台下的所有人,而晉陽晉劇團的頭盔正是出自梁光銀之手。


省里有意調梁光銀到省晉劇院,然而,梁光銀所在的定襄縣宏道鄉卻不放梁光銀走,並提出五月十三趕廟會時請「丁牛郭冀」等名角兒到宏道演出7天的要求。為了調梁光銀入省晉劇院,「丁牛郭冀」等眾名角兒推遲了與別處的訂單,悉數前來。「那場演出轟動一時,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丁牛郭冀』等名角兒到宏道演出是為了調我父親入省晉劇院。」梁翠雲說。


「當時戲劇頭盔只能去蘇州買,還不一定能買到合適的,只能是人家有什麼就要什麼。當時省里認定我父親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梁翠雲回憶道。至此,梁光銀也成了「丁牛郭冀」等晉劇名家的「御用師傅」。


進入省晉劇院後,梁光銀全身心投入了傳統戲劇頭盔的改良。有一次,梁光銀隨丁果仙到北京演出,第一次看到北京頭盔,覺得其中很多裝飾特別好。「據父親講,當時他整晚翻來覆去睡不著,閉著眼睛一幕一幕回想台上戲曲人物戴頭盔的形象,他將自己認為好的造型都記下,回來後一點一點全融入晉劇頭盔。」梁翠雲回憶道。後來,梁翠雲在省晉劇院工作時,遇到北京劇裝廠的人前來訂服裝,對方表示省晉劇院服裝中有很多元素都有京派服裝的樣子,惹得梁翠雲一陣好笑。


梁光銀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在戲曲電影《打金枝》中,戲曲大師丁果仙和牛桂英分別飾演唐王和沈後,他們佩戴梁光銀製作的頭盔和頭飾大獲成功。「當時父親帶我們去省晉劇院看戲,戲一演完,台上的主演下場先到父親跟前給父親倒水。」梁翠雲說:「名滿天下的丁果仙對我父親更是敬重有加,口口聲聲稱『師傅』。」


梁翠雲展示省級非遺傳承人證書。


40年堅守她讓晉劇頭盔走向全國


1977年,梁光銀病逝。梁翠雲正式接過梁家頭盔第三代傳承人的大旗,那時,梁翠雲還不到20歲。憑藉著家中傳下來的技藝,梁翠雲開始編織屬於她自己的輝煌。


梁翠雲五六歲起開始為父親「打下手」。「那會父親讓我拿一些頭飾,我都能很準確地找到,當時父親就覺得我很機靈,能傳承他的手藝。」梁翠雲說。


「我的三個姐姐、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對這門技術都不太感興趣,也許是天性使然,也許是命中注定,我就該跟戲劇頭盔結緣。」梁翠雲說道,「當自己的作品在舞台上呈現,受到觀眾的喜愛,心裡就特別高興。」


歷史戲恢復之後,戲劇頭盔的需求量也慢慢增加,梁翠雲也被調到省晉劇院,成為「御用師傅」。


「到了省晉劇院之後,我開始找出父親以前做過的東西,一點一滴地學習,經常琢磨到半夜。就是從那時開始,我慢慢地琢磨著戲劇頭盔該如何創新。」梁翠雲回憶道。


梁翠雲的手藝逐漸得到了業內諸多名家的認可。由於頭盔樣式美觀大方,而且非常舒適,漸漸地很多外省的人也託人找梁翠雲做頭盔,「那會成天讓人家催貨,幾十年了,就沒在凌晨1點以前睡過。」梁翠雲說,直到現在,仍有很多人專程找她做頭盔。


這些年只要是經梁翠雲手做的頭盔,從來沒接到過「差評」。梁翠雲說:「這是純手工活兒,得用心做。」


到現在,梁翠雲製作的頭盔已經出現在浙江、陝西、河南、雲南、海南、甘肅等地的劇團。北京劇裝廠曾想調梁翠雲到北京製作頭盔,卻被梁翠雲回絕了,「我爺爺在山西創業,我父親在省晉劇院做頭盔,我也要留在山西做,盡我最大的努力,把山西的戲劇頭盔做到最好。」梁翠雲堅定地說。

傳承改良 老手藝煥發光彩


傳承中創新,堅守中承載。梁家戲劇頭盔製作技藝在梁翠雲這一代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40多年來,梁翠雲的戲劇頭盔製作技藝在沿襲傳統的基礎上,有了創新和改良。按照演員的頭型來定製頭盔,將以前「死口」改成方便調節的「活口」,增添了些許「人情味」。梁氏頭盔在美觀、大方、新穎的基礎上又加了一項「舒適」,這是梁翠雲對戲劇頭盔最大的改良。


梁翠雲戴上頭盔,體驗名角「范兒」。


調到省晉劇院頭盔「卡頭」成改良契機


1982年,梁翠雲被聘請到省晉劇院,專門製作頭盔。


「我喜歡看戲,沒事就到省晉劇院看演出,看演員戴著頭盔在台上的表現,看頭盔哪兒不合適,需要改動。」梁翠雲說,一場戲演下來近一個小時,演員一下場就迫不及待地摘頭盔。「以前的頭盔都是死口,演員頭型、大小不一,往往需要對頭盔進行『加固』,演員深受『卡頭』之苦。」


腦袋受罪怎麼能演好戲?怎麼能做好表情?揣著這樣的疑問,梁翠雲找到了頭盔改良的方向——舒適度。只有讓頭盔成為演員身體的一部分,演員的演出才能隨心所欲。


於是,在每次做頭盔時,梁翠雲都要事先了解演員的頭型、尺寸,並及時和演員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後,再著手製作。此後,梁翠雲做的頭盔再沒出現過「卡頭」的情況。


「省晉劇院排《三關排宴》,最開始用的是外面採購的頭盔。第一次彩排後,連蕭太后旁邊的侍女都喊頭疼,更別說其他主演了。」梁翠雲回憶道。因為頭盔不合適,只能停排,劇組找到梁翠雲,讓她想辦法。梁翠雲重做了蕭太后和佘太君的頭盔,並對其他演員的頭盔卡口進行了修改。


再次彩排,演員們沒有出現不適,一下台,演員們涌到梁翠雲身邊笑著說:「以後就不叫你梁老師了,就叫你『口好』。」


獨門秘訣娃娃盔成全國唯一技藝


《小宴》中的翎子功堪稱晉劇一絕。扮演呂布的演員在台上戲貂蟬,通過翎子展示「鳳凰點頭」「二龍出水」「水蛇過江」「金蛇繞樑」等技巧,每次都引來觀眾如雷的掌聲。「只要是排《小宴》呂布戲貂蟬那場戲,想要翎子功完美呈現,娃娃盔上的翎子必須調整好。現在其他地方演這齣戲,娃娃盔都是我做,別人做不好,可能舞著舞著兩根翎子就繞到一塊了。我有獨門秘訣。」梁翠雲自豪地說。


梁翠雲坦言,她在娃娃盔上下的功夫最深,首先必須完美貼合演員的頭型,才不至於在演出中晃動,最關鍵的還是頭盔上的兩根翎子,必須是野雞翎,必須是最活靈活現的那兩根。翎子怎麼插才能保證演員在做各種動作時不纏繞在一起,這才是最大的難題。


為了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梁翠雲反覆琢磨,推倒重來再推倒,反覆在自己頭上做實驗。直到自己和演員都親自體驗兩根翎子不會纏繞,演出也受到觀眾的褒獎,娃娃盔才算正式完工。


現在,浙江、四川、湖北、湖南、陝西、雲南、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地的專業戲曲團體都長期與梁翠雲保持聯繫。


梁翠雲一刀一刀裁出頭盔花紋。


一盔多改《打金枝》推陳出新


提起晉劇就不能不提《打金枝》,戲中沈後的「鳳冠」在梁翠雲手中歷經多次更迭,尤其2000年以來,光是為梅花獎得主栗桂蓮就改動了四五次。「最開始《打金枝》的頭盔是我父親傳下來的,沈後戴的套翅,原來非常簡單,在看了多次戲之後,我認為它不足以表現人物雍容華貴的身份,於是進行了改動。」梁翠雲說。


當時栗桂蓮第一次佩戴改良鳳冠,一出場就博了個滿堂彩,把沈皇后那種雍容華貴和端莊淑雅的氣質烘托得淋漓盡致。「台下唱青衣的都看見好,也要求做。我當時在台下看栗桂蓮演出時發現鳳冠還有些問題,於是不斷改進。」梁翠雲說。短短几年,栗桂蓮的頭盔改動了四五次。


一次,梁翠雲和晉劇名家苗潔在後台閒聊時隨口說了一句:「頭盔現在改得又不一樣了。」「啊?你也不早說,有沒有了?快拿過來!」苗潔趕忙說。當時差20分鐘就開戲了,梁翠雲趕緊催老伴騎車將家中新改的頭盔送來。隨後苗潔一上台,台下唱小旦的演員瞬間炸了鍋。有眼尖的演員看到梁翠雲曾出現在後台,於是在劇院裡四處找她。不得已,梁翠雲將小旦們戴的頭盔都換了一遍。


除了研究頭盔改良之外,梁翠雲還特別注重頭盔和演員的貼合度。演出前,梁翠雲會在後台和化妝老師溝通,哪位演員的鬢角要稍微往後貼,闊出臉來;哪位演員有妝容要「縮」一下,別太顯臉大……


緊跟時代頭盔不顯老套


穆桂英的蝴蝶盔最開始兩隻翅膀是平的,從前面看不出來是一隻蝴蝶,經由梁翠雲改良之後,兩隻翅膀「立」了起來,於是這隻蝴蝶就活了。


省晉劇院第一次排「昭君出塞」,當時梁翠雲在昭君盔上用的點翠都是亮片,明晃晃的,一出場台下都說「漂亮」。「但現在再看就不太合適,太亮。」梁翠雲說。


晉劇《桐葉封弟》在北京調演時,因為戲裡的頭盔設計製作新穎別致,受到了原文化部相關領導的表揚。


為了改良頭盔,梁翠雲平時下的功夫可不是一星半點。「平日裡逛街,就看有啥東西能作為頭飾的替代品,看見就琢磨。有時老伴走遠了發現我沒跟上,還得回來找我。每次看到新奇的東西就買一點,改良頭盔時比照著看。」得益於此,梁翠雲製作的頭盔不顯老套,始終走在時代前沿,深受演員和觀眾的喜愛。


傳承不易面向社會公開收徒


如今已62歲的梁翠雲還堅定地走在戲劇頭盔製作的道路上。「我干到70歲不成問題,之後怎麼辦?不能讓這門技藝丟了呀。」梁翠雲說。「這些年也曾來了一些人,想學戲劇頭盔的製作,但從沒人堅持超過兩天的。學藝人來的第一天上午,我都是讓他們點翠,坐上一上午,他們下午就不來了。現在的人比較浮躁、功利,都想著直接來就能把核心手藝學到手。」梁翠雲無奈地說,「以前學這個3年才能出徒,現在就算認真跟我學,也得一兩年。」


為了把這技藝傳承下去,梁翠雲開始面向社會招收學徒,並提出三個要求:首先要喜歡,真正打心眼裡熱愛這門技藝;其次要有悟性,心靈手巧;第三要專注,有耐心、有毅力。


梁翠雲希望有真正熱愛戲曲、熱愛戲劇頭盔的人,來傳承這門手藝,並一直鑽研改良,讓戲劇頭盔煥發榮光。

精工細作 小頭盔有大學問


從一張麻紙開始到戲劇舞台上一頂精緻的頭盔,每一頂精美絕倫的頭盔都是戲劇演員表演的「靈魂」。款式或簡單或複雜,頭盔的背後卻都是一個個挑燈夜戰反覆修改的精工細作。20多道工序,不同的工具使用,簡單的要一個星期,複雜的一個多月才能完成。


頭盔的秘密,有著數不完的門道,也是多年的經驗累積。


珠圍翠繞的戲劇頭盔在梁翠雲的手中誕生。


麻紙難覓仍堅持


「你看這頂頭盔,就是用草板紙做的,沒有彈性又容易壞,整個是酥的。模樣是挺好看,卻沒有任何的實用價值。」梁翠雲捧著別人做的一頂「狀元盔」,可惜地反覆打量著,在她眼裡這頂「不合格」的頭盔就好像是一個發育不良的孩子,等著她一點點調教和一次次修改。


梁翠雲告訴記者,一頂好的頭盔一定是用麻紙做成的,因為麻紙既有韌性又耐磨,既能經得住演員多次舞台表演的汗水侵蝕又能保證佩戴的舒適度。


「以前買麻紙多容易呀,家家戶戶糊窗戶納鞋底都用的是麻紙,現在想買到正宗的麻紙簡直比登天還難,大部分都是麻料少化纖材料多,看起來光光的挺漂亮,就是不能做頭盔。」提起買麻紙的困難,梁翠雲感慨萬千。


在找不到純麻紙的時候,她也試著用過摻了化纖的麻紙,雖說在牢固程度上比草板紙強,但化纖會在製作過程中鑽進皮膚里,像針扎似的疼痛難耐。


隨著時代的進步,麻紙慢慢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原先幾分錢的麻紙也漲到幾塊錢一張,這個改變對梁翠雲而言不是一件好事。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演員佩戴的舒適度和頭盔的使用壽命,她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最好的麻紙,為此上當受騙也是常有的事,但她卻說,從爺爺手裡傳下來的手藝,不能丟。


現在,每每幾經輾轉遇到純麻製作的紙,梁翠雲就「大手筆」地囤一大堆,保證做出的每一頂頭盔都是純麻製造。


每一道工序都一絲不苟。


老祖宗的手法不能丟


準備好麻紙才是一個最初的步驟,整頂頭盔的製作還需幾十個小步驟加工。「每一頂普通的頭盔都需要先把近10張麻紙用白面和成的麵糊粘在一起,經過晾曬成型。再用傳統的骨膠作為底膠打底,然後才是鐵絲造型,這樣的一套動作都要用上3至5天的時間。」梁翠雲坦言,製作頭盔的每一個步驟她都秉承著老祖宗留下來的辦法,不僅是麻紙,底膠也是使用骨頭熬制的骨膠,這樣的膠與普通乳膠相比更加牢固。


鐵絲鑄型後,如何把十幾張板正的麻紙服帖地包裹在初型上也需要很大的功力。她邊介紹邊展示著手裡的「復古」烙鐵。這個烙鐵看起來像是做飯用的鏟子,長長的手柄末端連接著一個不大的鐵片,和現在市面上的電烙鐵大相逕庭。可只有用這個烙鐵才能把板正的麻紙「馴服」成想要的弧度,服帖地裱在鐵絲表面,完成一個最初的步驟。


上粉、立縫、上漆、點翠……接下來的步驟也不簡單,要想讓頭盔上的小物件生動起來,小彈簧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程序,為了讓演員表演時達到最佳效果,梁翠雲手工製作小彈簧,細細的鐵絲一點點繞,直到達到自己滿意的「彈性」,細緻到小彈簧上的絲線,都是她手工繞上去的,這個步驟往往會用上大半天的時間。「以前不像現在先進,頭盔上所有的零件都是手工製作,所以特別有靈性。我堅持手工製作也是為了讓我做出的每一頂頭盔都能夠生動,不像是流水線上出來的沒有『靈魂』的產物。」梁翠雲堅持手工製作,堅守自己的原則。


多年功力一


梁翠雲製作的每一頂頭盔,都可以稱作為一件藝術品,她對於頭盔的熱愛就像是一場修行。


為了做到盡善盡美,每一頂頭盔上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紗網,她都堅持使用最傳統的鐵紗,為的就是完美無缺。


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鐵紗已經被市場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塑料網紗和鋼筋網紗,塑料網紗用在頭盔上難以起到支撐作用,鋼筋網紗又太過堅硬無法與麻紙組合,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梁翠雲還是排除萬難四處尋找,堅持用鐵紗網做頭盔。


提到最考驗功力的步驟,梁翠雲脫口而出的就是立縫,頭盔上的花樣能不能立體起來,立縫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簡而言之,就是用一個類似蛋糕裱花袋的袋子裝上立縫泥,在每一個小配件的邊緣擠上細細的一條紋路,類似勾線的步驟。「立縫特別講究功力,使勁大小不同擠出來的粗細不同,要想做到均勻,需要手特別穩,心特別細,我每次立縫完肩膀和頸椎都幾乎麻木,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緩過來。」立縫的困難程度,梁翠雲深有體會。


每次有學徒來學習,梁翠雲都會讓他們從立縫學起,如果立縫做不好,其他的步驟也難以進行下去。


熱愛能抵千萬難


「三四個小時的戲,頭髮要綁起來,不合適的頭盔會勒到肉裡面鑽心的疼,綁久了頭都會暈,演員在台上就會忘詞。」演員的辛苦,梁翠雲感同身受,為了做到舒適又牢固,她對頭盔改了又改,為了一個小步驟的改良經常躺在床上睡不著覺。


每次給劇團趕工做頭盔,她總是一個通宵一個通宵地熬。她回憶起給哈爾濱一個劇團趕製頭盔時,因為時間緊整整3個晚上沒合眼,等全部完成時整個人都暈得站不起來。這樣的情況,在梁翠雲生活中是常有的事,多年的頭盔製作給梁翠雲帶來了不少「小毛病」,可她依然笑著說一頂漂亮的頭盔就是她最好的「良藥」。


梁翠雲製作的頭盔,根據人物和朝代,有帝王將相、文武百官、才子佳人、三教九流、士農工商等,與戲曲人物生、旦、凈、末、丑相配,有50餘種頭盔的名稱和樣式。隨著時代的進步,她做的頭盔也不甘落後,她總是敏銳地覺察到時下最流行的樣式,把它們運用到頭盔的製作中。「別人逛街買衣服都是看質量看顏色,我就不一樣了,我看的是窗簾、首飾,總想著把它們放在我的頭盔上會不會好看,經常忍不住買一大堆。」對製作頭盔這項工作的熱愛,滲透在梁翠雲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頂看似簡單的頭盔,梁翠雲堅持了一輩子,從小到老,那份熱愛從未磨滅,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熱情。這樣的執著,就是她對頭盔製作的深沉愛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