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霉病引發的大饑荒,讓愛爾蘭失去了一半的人口

遠方青木 發佈 2020-08-13T18:33:25+00:00

糧食,是人類的第一剛需,只要餓上三天,天下必將大亂。17世紀,愛爾蘭只是個人口50萬的貧窮之地,但歐洲的殖民者從印第安人手裡帶回的土豆,改變了一切。

糧食,是人類的第一剛需,只要餓上三天,天下必將大亂。

什麼都可以沒有,但絕對不能沒有糧食。

愛爾蘭,是大英帝國的第一塊殖民地,和英國一衣帶水。

17世紀,愛爾蘭只是個人口50萬的貧窮之地,但歐洲的殖民者從印第安人手裡帶回的土豆,改變了一切。

愛爾蘭的氣候太適合種土豆了,在這裡土豆的產量為每英畝6噸,而燕麥等穀物的產量則不足1噸。

歐洲的其他地方,引入土豆的目的主要是獲得美麗的土豆花,而愛爾蘭人是直接拿來當主糧吃。

在土豆的滋養下,愛爾蘭的人口在200年里翻了17倍。

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愛爾蘭人口達到了空前絕後的830萬人。

空前肯定是空前的,為啥說絕後?

因為這是愛爾蘭的歷史最高峰人口,再也沒有超越過。

2019年,愛爾蘭的最新人口數量,才勉強恢復到485萬人,差不多相當於當年的一半左右。

這一切,都是因為天災人禍。

1845年,一種名為霜霉病的新型瘟疫爆發了,這種瘟疫不針對人,只針對土豆。

突變後的新型真菌,順著溫暖的海風四處擴散,所到之處,土豆的葉子紛紛開始潰爛。

土豆植株被感染後,真菌會蔓延到每一個部位,包括地下的土豆塊莖,被感染後的土豆完全不能食用。

高度依賴土豆的愛爾蘭,爆發了恐怖的大饑荒,一半的人口處於餓死邊緣。

新瘟疫雖然恐怖,但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事。

愛爾蘭的糧食短缺再嚴重,畢竟也只是一個島。

1845年的英國,是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布全球,一支小分隊就可以吊打東方的大清帝國。

別說愛爾蘭只是土豆減產,就算所有糧食完全絕收又如何,800萬人口而已。

不管是從殖民地運糧食,還是直接從國外購糧,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但此時的英國,信奉資本主義,純正的資本主義。

什麼叫資本主義?很多人認為資本主義就是讓資本家剝削工人的主義,這其實是錯誤的。

資本主義,本質上是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者認為政府的權力應該被嚴格限制,公民能自己管好自己,政府只需要提供國防和基礎行政服務就夠了。

極端的自由主義者,甚至提出了無政府主義概念,認為政府就不應該存在,公民想幹嘛就幹嘛。

他們認為國王和政府,都一樣邪惡。

沒了政府以後,市場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會調節一切,自動把社會安排的井井有條。

英美從來不說自己是資本主義國家,而是稱自己為自由主義國家,就是這個原因。

但因為這種制度信奉自由競爭,信奉物競天擇,極度有利於社會精英,是為資本家量身定做的制度,所以我們稱之為資本主義制度。

愛爾蘭有了饑荒,糧價自然會暴漲,價格暴漲之後商人自然會運糧進來,然後饑荒的問題就解決了,不需要政府的插手,這是按照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推導出的結果。

政府不得干預市場,直接發糧救濟同樣會幹預和扭曲市場,這違反了英國的立國之本。

如果抽富人的稅把糧食贈送給那些懶漢窮人,那也是對財產權的踐踏,是對公民財產自由的侵犯。


通過稅收來救濟窮人這是對有錢人的一種偷竊行為,我可以自願的來捐錢幫助窮人,但是不能國家強迫我。

英國的自由主義者不僅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愛爾蘭大饑荒,英國政府真的就那麼看著,一毛不拔。

唯一幫助災民的行為,就是在1846年廢除了《穀物法》,取消了輸入英國的糧食進口關稅。

按資本主義制度的立國邏輯,取消進口關稅後,依市場經濟原則,大量的糧食會湧入英國和愛爾蘭,糧食價格也會降低,愛爾蘭的饑荒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但事實恰恰相反,糧食在源源不斷的運出愛爾蘭。

因為愛爾蘭的農民太窮了,他們為了活命已經把所有的土地和值錢的東西賣給了資本家和大地主,徹底失去了購買力。

取消糧食關稅確實可以降低糧價,但這對於愛爾蘭的災民來說毫無意義,因為他們的購買力趨近於零。

相反,富裕的英格蘭地區,卻有大量的人擁有購買力,簡單的說就是有買糧食的錢。

如果你是愛爾蘭的大地主,你是把收上來的燕麥以近似於零的價格賣給災民,還是按市場價賣給英格蘭的工人?

在大量的愛爾蘭人快餓死的情況下,愛爾蘭的農場每年有4000艘貨船滿載糧食開往英格蘭的港口。

按市場經濟原則,誰出價最高誰就有資格買糧,有什麼問題麼?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更荒謬的是,因為關稅的保護,本來愛爾蘭的小麥在英國是壟斷的,但因為取消進口關稅後大量的糧食湧入英國,導致英國的糧價下降,愛爾蘭的農場主無利可圖後,竟剷除了愛爾蘭農場上的糧食作物,改為牧場,因為向英格蘭出口牛肉獲利更高。

愛爾蘭大饑荒持續了5年,整個饑荒期間每一年愛爾蘭的糧食都是凈出口,同時肉類出口量大幅上升。

在這種神奇的操作下,愛爾蘭饑民開始急速的死亡,死的人太多太多了,死到最後所有人都害怕了。

在大規模騷亂爆發後,英國政府被迫採取了其他辦法來緩解形勢。

他們想出了另外一種辦法,政府向富人抽稅,然後在愛爾蘭大規模的修建公共工程,給挨餓的愛爾蘭人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有收入來購買糧食。

但傾其全力,也不過提供了70萬個工作崗位,但饑民最少有400萬人之多。

迫於無奈,救濟委員會後來又設立了濟貧院,但受限於場地和經費,至多只能承載10萬人。

為減輕饑荒的壓力,英國大臣格雷伯爵提出了一個「富有建設性」的計劃。

英屬殖民地澳大利亞是罪犯的流放地,男性數量遠遠超過女性,長期性別失衡,但那裡糧食充沛。

雖然按市場經濟原則,我們沒辦法把澳大利亞的糧食運到愛爾蘭賑災,但我們可以把愛爾蘭的女孩子運過去啊,那裡的男性需要大量的女性。

最後,一個更荒謬的計劃出爐了。

從1848年開始,英國政府挑選濟貧院中的14~20歲的年輕女孩,直接送到澳大利亞,來減輕愛爾蘭的糧食壓力,英國史書中把這些女孩稱之為「饑荒孤女」。

但這些依然沒有讓愛爾蘭的饑荒消失,越來越多的人被餓死。

最終,大量的愛爾蘭人,變賣了所有的家產後,靠著打工和乞討購買船票,登上那種死亡率高達30%的劣等輪船,逃往美洲大陸求活命。

愛爾蘭大饑荒直接死亡人數在百萬級,逃亡的人數更多,災荒結束後依然有大量的人逃亡,累計損失了幾百萬人口,直接重創了愛爾蘭社會的一切。

愛爾蘭大饑荒紀念雕塑

愛爾蘭的歷史是割裂的,分為大饑荒之前的愛爾蘭和大饑荒之後的愛爾蘭。

因為英國政府的冷酷無情,愛爾蘭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始終無法彌合,獨立運動此起彼伏,和英國離心離德。

最終,愛爾蘭在1949年獨立,成立了愛爾蘭共和國,除北部六郡外,其餘地區均退出大英帝國聯邦。

愛爾蘭的分裂源於天災,但更多的,是人禍。

荒謬的資本主義

毛澤東對資本主義的研究特別深入,看清了資本主義大魚吃小魚的本質。

玩資本,那就是強者恆強,資本越多,獲利越大。

但中國實在是太窮了,沒有資本可言,所以走資本主義道路,註定貧弱。


「事情不是那麼簡單,人家資本主義制度發展了幾百年,比社會主義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中國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會歷史長,地區發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國主義弱肉強食,搞得民不聊生,實際上四分五裂。我們這樣的條件搞資本主義,只能是別人的附庸。」

——《前奏: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

很多拉美國家不信這個邪,非要走資本主義道路,後來統統一生貧弱,一輩子只能當附庸。

你經濟好還是差,那得看最大的資本,也就是美國的心情。

讓你富你就富,讓你窮你就肯定會窮。

也許有幾個小國和地區能靠美國的施捨富起來,成為招牌,但這肯定不包括中國,因為中國的人口太多了。

所以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和美國的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上有了極其鮮明的對立。

西方電影推崇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中國電影推崇集體主義和犧牲精神。

這和導演的喜好無關,本質上是兩國的立國之本所決定的差異。

美國抗疫至今死了那麼多人,並不是美國沒有能力抗疫。

而是按照自由主義原則,政府沒有權力損害富人的利益,去救助窮人的生命。

自由主義國家,一切都是自己照顧自己,被病毒淘汰了那是你自己的問題,和政府沒關係。

當年的蘇格蘭是這樣,如今的美國也是這樣。

理論上看起來好像沒問題,但實際操作下來,發現實在是太荒謬了。

純正的資本主義國家已經不存在了

自由主義國家信奉的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市場競爭會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噹噹。

政府不應該插手,甚至不應該存在。

但馬克思認為這不是真正的自由,這是小範圍的自由,是資產階級的自由。


「工人階級沒有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只有靠出賣勞動力為生,因此根本就談不上自由。在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產階級的自由,沒有被剝削者的自由。」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

所以馬克思不認可自由主義國家這種說法,他把自由主義國家都稱之為資本主義國家。

按自由主義者的看法,資本家僱傭婦女和兒童,讓工人一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

只要雙方都同意了,不存在欺詐和強迫的做法,那就是合理的,因為資本家支付了讓工人滿意的工資。

如果工人不接受,那可以不來資本家這裡上班,又沒人強迫你。

這種說法很有迷惑性,「勞動者自願與資本家簽訂合同,被剝削無可厚非」這是自由主義者的一貫觀點。

但馬克思指出,這是不公平的合同。


表面上看勞動者是簽訂合同「合法」的把自己賣出去,然而勞動者和資本家的地位完全不對等,在一個不公平的市場環境下,在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相對人口過剩的條件下,勞動者們為了活下去,必須接受被剝削——要麼被這個資本家剝削,要麼被那個資本家剝削——這是他們唯一選擇的自由。

——馬克思

那個年代的工人,生活的非常非常慘,經常和資本家爆發流血對抗,如果沒有政府以法律為名義的鐵腕鎮壓,早就分崩離析了。

政府的本質,是資本家的工會,一切為了資本的利益服務。

1930年代,美國陷入了經濟大蕭條,總統羅斯福和資本家談判時,唯一能拿出來威脅資本家的籌碼,居然是聲稱如果資本家不給予適當讓步,政府將不再介入勞資糾紛。

事實上,如果按照純正的自由主義精神,那麼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窮人會越來越窮。

優勝劣汰,競爭不過富人的窮人,只能去死,也必須去死。

如果窮人不願意心甘情願的去死,社會就一定會發生大暴亂,窮人拖著富人一起死。

共產主義勢力蔓延後,這種暴動愈加的頻繁。

最終,富人不得不讓步。

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純正的自由主義國家。

提高社會福利,花富人的錢給那些被社會淘汰的窮人一個最低生活保障。

設定高額的遺產稅和所得稅,剝奪富人一部分財產自由權。

出台反壟斷法,以違反財產自由的代價,在企業大到一定程度時,強行拆分,削弱資本家的控制權。

這條條框框,全部都違反了自由主義精神,不是純粹的自由,所以這些國家也不是純粹的資本主義國家。

這其實是資本修正主義,是在共產主義壓力下不得不做出的讓步。

資本主義國家違反了自己的立國之本,給工人福利,讓平民的孩子免費上學,給工人休假的權力。

這不是良心發現,而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共產主義思想,有共產主義大國,還有無數的革命者。


我們走後,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也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

——切.格瓦拉

作者:遠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