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苗族姓氏:有兩種姓氏,一種是苗姓,一種是漢姓

天下達觀 發佈 2020-08-13T22:02:58+00:00

資料整理來源於:網絡。苗族姓氏有兩種姓氏,一種是苗姓,一種是漢姓。由於苗族有自己民族語言而無文字,所有的苗姓均系口耳相傳,沒有文獻記載。

資料整理來源於:網絡








苗族姓氏有兩種姓氏,一種是苗姓,一種是漢姓。由於苗族有自己民族語言而無文字,所有的苗姓均系口耳相傳,沒有文獻記載。


苗姓的歷史由來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得於遠古氏族部落和首領的名稱。


如湘西方言苗族中的「仡濮」一姓,可能同先秦時代聚居於湘西和武陵五溪地區的古濮人有聯繫。


湘西苗族十二姓中,「仡徠」、「仡愷」、「仡軻」、「仡僑」等,均為原遠古苗族首領和氏族部落名稱,後發展為苗族姓氏 。


至今仍流傳的「寨方」、「寨柳」、「寨勾」等苗姓,顯然就是得姓於相應的始遷祖公之名。


如劍河苗族的「yul尤」姓,來源於古代一個叫做「尤yul」的男性支系祖先,現在苗族以「尤」作為男性名稱頗多。


 第二類,源於圖騰崇拜。

苗族的某一支系以某種動植物為自己的保護神和圖騰加以崇拜,後即以該動植物之名為姓氏。例如西部方言苗語稱羊和山羊為「雌」,苗姓中的「蒙雌」,以及「卯蚩」、「姆赤」,應與羊有關係。這一姓氏和支系的苗族很可能長期以牧羊為主業,同羊結下不解之緣,故將羊作為圖騰加以崇奉,後遂以羊(雌)為姓,稱「蒙雌」或「卯蚩」、「姆赤」。例如劍河縣反迷苗寨的「zaid nail寨乃」家族,就是「魚」的意思。傳說該家族的祖先以打漁為生,有一天打到了一條小魚。小魚對他說:「我是龍的女兒,只要你把我放回去我會讓你天天都能打到魚。然後他就把那條小魚放回清水江里,第二天,第三天真的天天都能打到很多魚」,遂以「nail」為家族姓氏。此外還有laod(竹子)、vib(石頭)、aob(鴿子)、liuf(蝴蝶)等姓氏。


第三類,以祖居地之名為姓。

如黔東南福泉等地苗族所流行的「喀編給」、「喀乾打」、」喀編打」、「喀香卡」、「喀往覺」等苗姓 ,


其中「編給」、「乾打」、「編打」、「香卡」、「往覺」等,均為原祖居地的苗語地名,但又早已演化成苗族內部的宗支名和苗姓。


黔東方言地區

黔東方言地區一部分苗族實行父子連名制。


凱里市和黃平縣、雷山縣、丹寨縣境內女孩子苗名多以「阿」開頭,男生以「嗲(dia)」開頭。


劍河縣的父子連名制名字多以十二地支和自然界動植物命名。


如:午(Ngux)、未(Mais)、申(Hxenb )、酉(Yul )、亥(Hat )、丑(Hxud )、寅(Yenx )等,


自然萬物中如:花(bangx)、草(niangx)、水(eb)、石頭(vib)等,子女的名字與父親的名字構成了完整的家族世系。


例如劍河縣南包寨的寨島(zaid daox)家族,漢姓多為楊姓,字輩為「再、政、通、光、昌、勝、秀」。


苗語子孫七代人為:午尹島(ngul yenx daox)——尹久島(yenx jeex daox)——久養島(jeex yangx daox)——養喬島(yangx qiaol daox)——喬波島(qiaol bod daox)等等。構成了一連串的家族系譜。

在劍河縣南寨鎮的錫繡支系中,在苗姓前面還要加上漢姓。


如柳富寨的人名:龍辛布鈕(hxenb bod niel),


展留寨的人名:龍尼桑久(nil sanb jeex)。


以人名「龍尼桑久」為例,「龍」是漢族姓氏,「尼」是自己的名字,「sanb」是其父親名字,「久」是苗族姓氏。

漢姓與苗姓並不存在嚴格的對應關係,同一個苗姓可能會有多個漢姓,而同一個漢姓往往存在多個苗姓。


一個自然村落內,平均十戶人家使用一個苗姓(家族),但是名字卻少得多。男女名字加起來不過數十個。


苗族人在見到陌生人的時候都要問:「mengx dios zaid ghab xid(你是哪個家族的?)」這個時候基本上問的就是苗姓,一般都會說:「wol dios zangl laib zaid mol bangf(我是展萊村卯家族的)」。


一個苗寨當中同一個漢姓內部可能有幾十個苗姓之多,


苗族社會內部基本上用苗名苗姓,對外用漢名漢姓。


官方對苗族的姓名姓氏知之甚少。


但是在其內部苗姓漢姓並行不悖。


湘西方言地區

湘西方言(即東部方言)地區苗族流傳的《古老話》說,苗族有十二個宗支,即十二大苗姓。


石宗仁先生整理:「仡濮」、「仡樓」、「仡慷」、「仡羋」、「仡驩」、「仡卡」,「仡削」、「仡徠」、「仡侃」、「仡宿」、「仡勞」、「仡雄吾」 。


東部方言的幾大苗姓,一直在苗族內部世代相傳。



川黔滇方言地區

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苗族地區,次方言和不同土語特別多,所以苗姓比較複雜。


黔西北赫章縣境內西部方言滇東北次方言苗族,有「卯簡」、「卯檔」、「卯漏」、「卯蚩」、「卯遠」、「卯懶」、「卯魯」、「卯讓」等苗姓;


川黔滇次方言苗族內部,有「姆嘰」、「姆赤」、「姆吾」、「姆扒」、「姆繞」、「姆隴」、「姆尤」、「姆髦」、「姆低」、「姆舉」等姓。



威寧縣境內滇東北次方言苗族中,至今仍流行的有八大苗姓。即「卯展」、「卯盪」、「卯婁」、「卯蚩」、「卯簡」、「卯魯」、「卯繞」、「卯日」;


川黔滇次方言第二土語苗族,有「蒙優」、「蒙兒」、「蒙蚩」、「蒙盪」、「蒙魯」、「蒙嚷」、「給蒙」、「格支」、「格賓浪」、「喀居」、「蒙汪」、「格蔑」等,共12苗姓。


「大花苗」(西部方言苗族的一個主要支系),內部有八大姓(宗支),即「蒙周」、「蒙當」、「蒙階」、「蒙雌」、「蒙繞」、「蒙扎」、「蒙耶」、「蒙竹」。


川南珙縣當地苗族(屆「白苗」支系),內部有28姓。


即「夸葉」、「夸卯」、「夸洛」、「夸讓」、「夸擋」、「夸慮」、「夸皆」、「夸槓」、「夸眾」、「夸乃」、「夸兩」、「夸這」、「夸路」、「夸抓」、「夸告」、「夸巴」、「夸暫」、「夸合」、「夸查」、「夸那」、「夸插」、「夸故」、「夸勒」、「夸聳」、「夸干」、「夸拿」、「夸捏」、「夸策」。


「卯」、「姆」、「蒙」,應是西部方言的大多數苗族的自稱「Hmong」的不同漢字記音和諧音。





漢姓來歷

苗族漢姓的由來大致可歸入以下四種途徑和方式

一、民間自己改用漢姓。


二、由原流行的苗姓或氏族頭領和戶主的名號按漢字譯音而演化成的。


三、「官為立姓」。


四、漢人帶入苗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