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美國政府故意留下一個「爛攤子」-- 要接觸,不要對抗

觀察者網 發佈 2020-08-14T03:32:11+00:00

隨著美國大選進入短兵相接階段,世界進入最不穩定時期。相反卻越來越緊的把世界緊緊的捆綁在美國選舉上,讓世界輿論隨著美國選情起舞,這絕非是正常的現象。

【文/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 劉志勤】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八月。隨著美國大選進入短兵相接階段,世界進入最不穩定時期。令人奇怪的是,美國大選為何沒有與世界「脫鉤」?相反卻越來越緊的把世界緊緊的捆綁在美國選舉上,讓世界輿論隨著美國選情起舞,這絕非是正常的現象。其中可能有很多我們不想看到的事情發生,但是要警惕有人故意炒作美國的選舉,並用這個選舉對中國的政策乃至發展道路產生微妙的影響。

美國的每次大選,似乎都成為對中國的一次磨難,又是中國的一次錘鍊。中國正是在這一次次錘鍊中得到升華和成長。反觀美國,卻發現它依然停留在原點,依然像個」美利堅怨婦」一樣,絮絮叨叨的罵了中國,罵俄國,除了過過嘴癮之外,沒有獲得多少實質意義上的收穫。

現在全世界要特別警惕美國政府要故意留下一個「爛攤子」,作為後任政府的「政治遺產」。

美國少數政客為了給它的遏制中國尋找一個合法的「保護傘」,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論調,說西方與中國的「接觸」「失敗」了,所以要變「接觸」為「對抗」。

美國政府最近針對中國企業採取的一系列「花拳」,雖然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其中的「套路」卻毫無創新之處。美國政府要員給出的所有理由都沒有跳出上個世紀的「冷戰思維」,更美國反映出美國應當有的進步與改革。所以,美國的政策邏輯總是大大落後於現實,更是落後於人們對它的期望。

事實上,世界從與中國的「接觸」中,獲得很多很多的進步。在這方面,最有發言權的應當是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從聯合國的2030年發展規劃,到全球氣候協定,到世界維和事業,到世界扶貧計劃,和世界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都有中國的傑出貢獻。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已開發國家,更是從與中國「接觸」中獲得經濟和金融業的蓬勃發展,西方近三十多年的活力經濟和科技界的突飛猛進,都離不開與中國「接觸」所產生的中國效應。

另一方面,中國在和世界「接觸」與融合過程中,也發生的極為深刻的變化,有的變化甚至大大超出不少美國學者的預期。中國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開放」,「包容」,「合作」和「友好」。因為中國取得的成績,沒有依靠對別的國家的「制裁」,打壓,遏制,掠奪等老牌「殖民主」的手段,而是依靠自身的勤奮努力和不斷學習所得。

中國通過與世界的「接觸」,進一步解放了思想,釋放出巨大的創造力,讓世界更清楚看到中國的進步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機遇。

中國從不怕別的國家搭中國發展的便車,也不擔心別的國家占中國發展的便宜,更不害怕別的國家會踩著中國的肩膀發展經濟。中國的這個心態決定了中國會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楷模和推動力。

而美國恰恰缺乏這種心態

美國總認為別的國家在占它的便宜,搭它的便車。所以美國開始「作繭自縛」,把自己關閉在自認為安全保險的「籠子」里,從「籠子」里觀望外部世界,對任何外界的友好表示都充滿「疑慮」和「恐懼」,讓美國失去盟友,失去合作夥伴,失去知心朋友,真正成為一個「獨角獸」。

美國應當記住在244年前在《獨立宣言》中如何義正言辭的譴責當年的英國殖民者為了阻止美國的「崛起」時的惡劣行徑的,美國如此譴責英國做盡「喪盡天良」,「強取豪奪」之事。英國的行徑激發了美國崛起的決心和意志,所以英國沒有成功阻止美國的崛起,反而用「反作用力」推動美國的快速發展,加快了英國帝國的衰落。

歷史的經驗值得關注,歷史的教訓更需要借鑑。

中美之間要加強「接觸」,不能出現「短路」,或「斷路」,這是災難,是倒退。堅持中美」脫鉤」,鼓吹中美之間「斷觸」的人,一定會成為歷史的罪人。

我們發現世界上還有少數人抱有一種冒險心態,認為中國在美國的高壓之下必定崩潰,所以鼓勵美國「孤注一擲」和中國對抗到底。這種人是拿著美國人的福祉不當回事,以為美國的自身利益只是他們早餐盤子裡的黃油可以任意切割。這種借他人血餵飽私慾的計算,最終會把自身的一切作為「殉葬品」,成為歷史笑柄。

應當讓美國政治人物深刻的了解一下中國的「萬里長城」和「萬里長征」這兩個歷史事件,就應當懂得中國的發展崛起是無法阻止的。

如果有人一定要嘗試一下以卵擊石的效果,歷史不會辜負他們的願望的。

中美要「接觸」,要「對話」,要「交流」,要「合作」,不要「對抗」,不能「對罵,更不能「 對打」。

世界或許更希望有一個和睦相處的中美共榮的世界,而不要出現一興一衰的失衡世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