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時代的經典記憶:古龍小說連載版逸事

中國吉林網 發佈 2020-08-14T06:49:35+00:00

在報刊連載小說:經濟、身份、地位的象徵。從古龍武俠小說問世,到逐漸被人所知,再到後來得享盛名,連載版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在報刊連載小說:經濟、身份、地位的象徵

古龍武俠小說問世,到逐漸被人所知,再到後來得享盛名,連載版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報刊作為傳統媒介,幾乎無處不在,一部小說連載數月甚至數年,累積起的讀者量非常可觀。連載版與舊版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實時性和當下性。也就是說,文字一經發表就永無更改。不可能有二版、三版或更多版,更不可能通過再版加以修改和更正。

連載小說又有很大的隨意性,比如出版方為控制版塊面積刪字並段,為增強閱讀效果擅自增加或修改標題。以《中國時報》連載的《天涯·明月·刀》和《明報》連載的《陸小鳳》為例,前者丟段不說,居然還少了著名的「楔子」。而後者卻將楔子併入正文,中間居然連分隔符都沒有。於此可見,這些報紙連載固然名聲久著,但文本卻難稱盡善盡美。

但要注意的是,雜誌連載因為有更大排版空間 (動輒數頁甚至十數頁),就較少出現報紙連載的這些問題,如《武俠春秋》和《武俠世界》連載的古龍小說,就多以版式精良著稱。此外 《時報周刊》連載的「大武俠時代」系列,八開的版面,本身就顯大氣,古龍超拔野逸的文字,配上胡澤民、李林繪製的插圖,可謂必收之妙品。

報刊連載不但為出版發行方爭取到一定的關注度,還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武俠作家的興起和長篇武俠小說的興盛。以報紙副刊為例,葉洪生曾形象地稱其為「兵家必爭之地」。翁文信更進一步撰文點明報刊連載的重要性:

對武俠作家而言,在雜誌或副刊上發表武俠小說的主要目的,亦不在稿費的收入或擴大讀者群屬性的考慮,而是在武俠小說界內增加知名度,以此作為向出版商要求更高稿酬的依據和在原有的武俠消費市場中擴張自己的地盤。

這段文字表明,在報刊上發表小說,不但跟經濟效益掛鈎,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綜觀各方資料,已知有百餘部古龍小說在報刊上連載過(含重複連載),這也變相證明了古龍的卓然成就和他在武俠小說創作領域的龍頭地位。在此期間,有幾個片斷不可不提:

一、1972年:「陸小鳳」系列接棒《鹿鼎記》

金庸,是與古龍雙峰並峙式的人物,他既是寫武俠小說的宗師,也是香港《明報》的創辦者。當他在《明報》上連載完《鹿鼎記》,就將目光投向了古龍。據說古龍接到金庸約稿信後,有些意外,也略略有些興奮,儘管那時的他已經聲名顯赫。古龍與金庸不同,金庸封筆時已經功德圓滿,走到了一個從來無人達到的高度。而古龍卻仍在高豎「求新求變」的大旗,頂著輿論壓力寫作。「陸小鳳」系列能夠接棒《鹿鼎記》,既代表了前輩對晚輩的期許,也代表金庸對古龍式武俠小說的真正認可,這兩點完全可以成為古龍興奮的理由。

二、1974年:《天涯·明月·刀》慘遭腰斬

《天涯·明月·刀》於1974年4月開始在《中國時報》上連載,總共只推出45期。至「孔雀終於走進了這屋子,走進來的時候,他的手已縮入衣袖,指尖已經觸及了孔雀翎」處慘被腰斬。究其緣由,有這樣幾種說法:

《天涯·明月·刀》連載於《人間》副刊竟被腰斬,原因是許多讀者不習慣古龍的快節奏,蒙太奇筆法,去函報社表示要「退報」,嚇得報社老闆仍請東方玉之流連載,而中斷了古龍的作品。(陳曉林《關於〈古龍全集〉的一些疑問及回答》)

因文風跳躍,讀者大惑,東方玉等人趁機向老闆施加壓力,報社被迫腰斬古龍。(曹正文《在古龍讀書的地方》,轉述陳曉林語)

大作家常常脫稿斷稿,紀律不彰,加上也不是太受歡迎,我的主編上司忍痛腰斬了小說連載。(詹宏志《第一件差事》)

後來古龍紅了以後,有點想寫哲學的東西,於是寫了《天涯·明月·刀》,在《中國時報》連載。余紀忠看了之後,可能覺得在武俠小說里談人生談哲學,節奏太慢了,很不滿意,下令停了他這本小說的連載,所以這本小說最後沒有寫完。(張文中《薛興國訪談》)

曹正文轉述陳曉林的話,但進一步指出東方玉等人是主動落井下石,而非被動接受邀稿。詹宏志提到連載腰斬的部分原因是古龍「常常脫稿斷稿,紀律不彰」,從腰斬後古龍的痛苦回憶來看,《中國時報》在其心目中非常有分量,常常脫稿倒不至於。但這也算詹的一家之言,聊以記錄。薛興國與前幾者的說法可以相互印證,他口中的「余紀忠」,就是《中國時報》的老闆。

綜合各家說法,《天涯·明月·刀》的寫作手法在當時不被某些人接受應該是事實。古龍亦曾坦言:「而一部在我這一生中使我覺得最痛苦,受到的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一個作家的成長與轉變——我為何改寫〈鐵血大旗〉)

三、1976年:《碧血洗銀槍》成功「復仇」

在《天涯·明月·刀》慘遭腰斬後,《碧血洗銀槍》能夠再次登陸《中國時報》,評論界幾乎一致認為是《中國時報》低頭的結果,更有人說這是屬於古龍的「王子復仇記」。時任《人間》副刊主編的陳曉林證實:

我接任後,堅持古龍是最有才華和創意的武俠作家,仍請古龍開新稿,並告知報社老闆,如不同意,我即辭職。(《關於〈古龍全集〉的一些疑問及回答》)

再據詹宏志回憶,可知內有故事。當時他初出茅廬,擔任副刊的助理編輯,授命向古龍約稿。因為陪古龍痛飲而被其看好,從而約稿成功。其中有段回憶很有意思:

古龍突然又笑了起來:「你知道嗎?我不喜歡寫稿,寫稿太不好玩了。」我搖搖頭,我太年輕了,聽不懂這句話。

下車時我還步履不穩,古龍扶我下車,回到車上,又搖下車窗:「嘿,小朋友,你夠意思,我給你寫稿。」(《第一件差事》)

「寫稿太不好玩了」,是標準的「古龍式」用語,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如果我們返回頭仔細再看陳曉林所言,發現他和詹宏志的敘述並不矛盾。很可能是陳曉林先向老闆爭取,再派詹宏志向古龍約稿。

四、1981年:《劍神一笑》存在代筆

《劍神一笑》在《明報周刊》連載時,名為《陸小鳳與西門吹雪》。對於是否存在代筆,各家認知有所不同。翁文信說是「古龍口述,代筆者一字一句如實記錄下來」。(《古龍一出,誰與爭鋒》)這種幫助「一字一句如實記錄」的寫作手段,雖也是代筆,但已經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代筆,完全可視為古龍獨立創作。這個「代筆者」是誰,翁文信沒有說,據許德成證實,此人就是古龍的弟子丁情。但小說結尾並不是由古龍和丁情完成,而是另有他人代筆,至於是否為網絡上流傳的薛興國,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如果單看萬盛結集本,也只能從字句風格上加以判斷。而《明報周刊》連載本,卻可以從文字以外的方面,比如根據斷稿的情況來分析。小說曾在第一九七至二二五期連載,其中第二〇九期、第二一四期、第二一七期、第二一九期未刊登,如果古龍在前三期就找人代筆,不可能會出現斷稿的現象。經過探究,筆者認為從第二二〇期開始,至第二二五期,約有四章的內容,最有可能是代筆者所寫。

五、2008年:《銀雕》問世惹爭議

《銀雕》與《劍氣書香》同為古龍佚作,但它比後者更鮮為人知,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懷疑這部書是否存在過。因為數十年來,幾乎所有的古龍年表都未提及。幸好這部書的結集本(玉郎版)在2008年7月現身於拍賣網,被筆者買下,隨之在網絡上引起真偽熱議,後經陳舜儀深入挖掘,徹底證實了《明報周刊》連載版的存在,並釐清連載的時間和期數。

回看這些片段,我們就會知道古龍這位新派武俠大宗師是怎樣煉成的。其間經歷絕非一帆風順,他也有被人否定後的痛苦,也有不為人知的煩惱和艱辛。金庸是在改良舊派武俠基礎上卓然成家,而古龍則完全是別開天地,自我作古。從創新的角度看,古龍更為不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