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本色美術館的視覺盛宴

跟着夏末游蘇州 發佈 2020-08-16T01:42:29+00:00

​蘇州本色美術館的官方微博首頁,自我介紹是「『天-地-人』和『身-心-靈』合一,東方審美精神的當代藝術館」,這也是美術館參觀結束後的直觀感受。

​蘇州本色美術館的官方微博首頁,自我介紹是「『天-地-人』和『身-心-靈』合一,東方審美精神的當代藝術館」,這也是美術館參觀結束後的直觀感受。

其實在7月底美術館作為2020年創博會分館的三天時間裡,某一天已經到了美術館門口,可惜門口排起長隊無法停車,只得遺憾離去,錯過了一次美妙的藝術集市體驗。


作為一家開了十年的私人美術館,這裡的一切都是有態度的。


館長陳翰星畢業於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本身就是蘇州人,美術館也因此有了很多的蘇州元素:園洞門、八角門,還有古老的只井圈,這些古典園林常見的江南元素,在美術館中屢見不鮮。


上世紀八十年代,蘇州干將路改造過程中,陳翰星買下的兩百多萬塊拆下來的老舊青磚。最終挑選出來的一百多萬塊老磚,被貼在了美術館的外牆,成了本色美術館最本真的展品。


可能是因為館長學佛的緣故,除了江南元素,美術館還有著不少的佛教元素,無論是雕塑還是繪畫作品,在這館內毫無違和感。


就連美術館走廊旁描繪的水墨畫,羅漢都有著生動詼諧的畫面感。


本色美術館除了靜態的展出外,還有很多動態的演出或活動。

​如:諦聽天籟 | 梵籟·本色專場音樂會;曲水流觴似水流年 | 崑曲《牡丹亭》節選本色專場;【夏至花語】花道體驗課;【夏之茶語】茶道體驗課……,這些活動雖沒機會參與,但光聽聽名字,都覺得心之神往。


美術館日前有生態藝術家宋陳的《土地治癒》展覽。



作為在2019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來臨之際主題展覽,其作品都圍繞著土地之母進行的創作。


藝術家為了喚醒人們對「土壤」這個關乎人類生存問題的關注,全國各地去尋找被污染的土壤,做成的《殤土·土壤嬰孩》,人類生存依賴的土地,在肆意踐踏污染後,有可能變成對人類永久的傷害。


正如策展人杜曦雲所說的,在炫目都市中遺忘了「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的當代人,在被視覺工作者可視化、具象化的生態危機前,懺悔並啟動救贖之思。


宋陳的裝置《大地之子》,是本次展覽中最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展品。藉由泥土與樹枝回歸天地。雙手抱膝的孩子,蜷縮在放射狀的樹枝中。從各個角度觀察該裝置,都能得到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泥土裝置作品《行走的山水》系列,是我比較喜歡的作品。隨著鏡頭的拉近,萬水千山走過,仍邁不出那一孔小小的園洞門。


有趣的是,《行走的山水》的草稿圖案,也以書法和繪畫的手法得以展現,平面和立體的作品帶來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本色的《六根》畫展,集車前子、朱苾夢、秋一、雨石、顧天下、陳天白等六人的作品於一體,風格迥異的繪畫作品值得細細觀摩。


也是詩人的車前子,在《六根》前言所云:

專注使人單一。

惡劣地對待——對方,

包容的蛋殼裡兩性,

融合還是滾打?

神在人間的下午,

閉著眼睛養神。

浮華的流水,

有時候謙遜真是嚇人:

野鳥堤壩之下,

沉默無聲。……

《六根》的出現,是我們注重藝術生態多樣性的試探。在《六根》,傳統和現代相互交融,黑白和彩色精彩紛呈,使得跨界的展覽更具活力。

《六根》畫展里最喜歡的莫過於雨石作品,窗外的光影打在水墨松樹畫絹上,人像因為逆光而形成了美妙的剪影效果,就像是一幅靈動的美術作品。

本色美術館除了陳列繪畫、雕塑、裝置、行為藝術、攝影類展品外,還有劇院、茶室、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品商店,甚至還有一個素食餐廳。


在此品茗與用餐,也一定有著不一樣的體驗吧。

在本色劇場門口,貼有「茶席禮儀」,禮儀要求很細緻,包括著淺色素雅茶服,下裝為可盤腿長褲,穿布鞋;不塗抹香水,席間不拍照等要求。喝茶,靜心,回歸品茗的本質。


結束參觀,走出美術館,門口那潺潺的水簾帶來涼爽和禪意。打卡網紅美術館,感受一場視覺的盛宴。


Tips:

  1. 本色美術館位於蘇州市吳中區通達路219號,地鐵二號線郭巷站下,步行即可到達。
  2. 美術館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7:00。周一閉館。
  3. 美術館免費開放,需提前在微信公眾號預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