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榮:簡牘,更像是書法的原始森林

古籍 發佈 2020-08-16T02:55:14+00:00

他第二次中亞之行時,在敦煌西北疏勒河下游三角洲地區,發現了漢代烽燧、城障遺址發掘了漢簡,漢代「簡牘」是中國書法藝術遺產中的一朵瑰麗的奇葩,其內容有詔書律令、司法文書、例行公文及吏卒名籍、出入關登記等各式簿籍,還有買賣契約、往來書信等,事無巨細,包羅萬象,是漢代邊塞政治、軍事和日常生活的真實記錄,簡牘是對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的概稱。

中國書法在漢代已進入一種空前的繁榮時期,書法的自覺所展示的是人文意識的覺醒。而支撐這種人文環境的強有力的後盾力量是秦漢政治、經濟、文化的大碰撞與大融合,漢代書法藝術的發展呈現出從未有過的飛速發展和多樣變化,書法風格也在書體的演進中呈現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形態模式,這些書法風格的演變對後世書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漢代簡牘的最早發現者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

他第二次中亞之行時,在敦煌西北疏勒河下游三角洲地區,發現了漢代烽燧、城障遺址發掘了漢簡,漢代「簡牘」是中國書法藝術遺產中的一朵瑰麗的奇葩,其內容有詔書律令、司法文書、例行公文及吏卒名籍、出入關登記等各式簿籍,還有買賣契約、往來書信等,事無巨細,包羅萬象,是漢代邊塞政治、軍事和日常生活的真實記錄,簡牘是對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的概稱。

旁郡深目

亭上深目

用竹片寫的書稱「簡策」,用木版(也作「板」)寫的叫「版牘」。超過 100字 的長文,就寫在簡策上,不到 100 字的短文,便寫在木版上。寫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數是有關官方文書、戶籍、告示、信札、遣冊及圖畫。由於文字內容有異,其稱謂有別,如軍事的文書叫「檄」;用於告示者稱之「榜」;將信寫於木版,然後再加一版叫作「檢」。在檢上寫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這是信封的起源。然後將兩版合好綑紮,在打結的地方塗上粘土,蓋上陰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現凸起的字,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

由於寫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長,故信函又叫「尺牘」。箋是古代一種短小的簡牘,是供讀書者隨時注釋的,它系在相應的簡以備參考之用現今人們所說的箋注就是起源於此。從策、簡、籍、簿、箋、札、檢、槧等。

東郡深目

鴻嘉二年五月以來吏對會人官刺 正面

甘肅簡牘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研究隸變的重要資料,通過它們深入分析和研究書體種類,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各種書體產生和演變的過程及相互關係,也是學習隸書的經典之作。

從地域上看,簡牘書法遍及甘肅全境。從時間上看,跨越了戰國末期到漢末近 500 年的時間,經歷了隸書從篆書中蛻變出來,然後又走向衰退,逐漸向楷書演變的發展過程。從風格上看,千姿百態,變化多端,形式多變,體現出天真爛漫、質樸粗獷之氣甘肅河西地區長城沿線的漢簡大部分是就地取材,以胡楊木、紅柳、白柳木居多。

鴻嘉二年五月以來吏對會人官刺 背面

單行文字的叫簡,多行文字叫牘,多枚漢簡用麻繩串起來叫冊,還有一種削成三棱、四棱或八棱的叫觚。觚是練習寫字用的。它們是紙張發明之前,人們日常應用最廣的書寫材料,上自中央頒發的詔書律令,下到兵卒的名冊和錢糧收支帳目,內容涵蓋極為豐富,並且占據一個長時期的歷史過程.由於簡較窄,字跡小的限制一般每枚只能書寫一行字,但章法布局仍能匠心獨運,錯落有致,隨意揮灑。用筆率意天真、質樸古雅、自然茂美,在中國書壇獨樹一幟。

收失隊藏(革+豈)鞮瞀各五

卅井吞虜隊鼓枎各一

漢簡在書寫思想上沒有受到那麼多的束縛,因此,表現出豐富的創造力,最終成為由篆隸向行揩轉化的過渡性書體。漢代簡牘是研究我國漢代歷史最珍貴的資料。同時也是研究兩漢書體演變和書法藝術的第一手資料。到目前為止,在甘肅發掘的秦漢簡牘數量已達 65000 多枚,占全國出土簡牘總量的5/6。敦煌和居延簡牘、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經洞文書、故宮明清檔案,被學術界稱為 20 世紀中國四大考古發現。

掩埋在漫漫沙海中的木簡,歷經 2000 年而不朽,得益於當地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敦煌地區平均年降雨量只有 39 毫米,而蒸發量卻接近 3000 毫米!乾旱少雨的敦煌大地,無意中成全了數以萬計的漢代書法原作。

建始五年四月府所下禮分算書 正面

這些貌不驚人的木簡究竟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密碼?它為什麼 100 多年魅力不減,讓幾代考古學家、書法家們為之心醉神迷呢?甘肅敦煌地區的漢代遺址中先後出土了約 17480 多枚漢代簡牘,在我國已發現的漢代簡牘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建始五年四月府所下禮算書 背面

陽朔五年正月盡十二月府移丞相御史刺史條 正面

敦煌漢簡的出土,把隸書的成熟期由過去人們公認的東漢晚期提前到了西漢中期,從中看出古隸向漢隸轉化的劇變和成熟過程。漢簡書法承上啟下,開啟了後世的楷、行、草書。敦煌漢簡的發掘似乎永遠不可能窮盡。

最重要的一次發掘是在 2009 年 3 月,敦煌市博物館在馬圈灣以南的灣窯墩烽燧,發掘出一枚迄今為止尺寸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代封檢。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有幸看到過當時發現的漢代簡牘,他大為震驚,認為「河間簡牘乃書法之祖」。但限於當時的保存條件,這些簡牘沒有被更多的人看到。後人只能通過摩崖石刻和拓本、法帖來學習古代經典。歷代的書法藝術,其中大部分是一些工匠和從事勞動的人們留下來的。簡牘書法,正是當時參與書寫活動人數甚眾的普通者所為。也是文字在實際應用活動中,與社會生活聯繫最為緊密頻繁,最為普遍廣泛的書寫形式。

陽朔五年正月盡十二月府移丞相御史刺史條 背面

率意急就,不拘一格,字體應時代演化而分派,書風順潮流而易變異。與官方銘刻體相比,簡牘書法在日常應用中,生氣活躍,自由流動,呈現出多樣書體,多種書風。再如東漢時期某些碑石,也都是一些無名書家的手跡,這些來自民間和下層千百萬不知名的書家所創立的書法藝術成果,是人民群眾辛勤勞動的產物,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永恆的生命力。隨著歷史年代的推移,越顯示出它藝術的可貴。

漢簡書法的書寫意興最為流露,最為濃烈,運筆靈動活潑,隨意揮灑,輕鬆自然,筆姿橫生奇態。加之漢簡豎長的簡形,豎寫的順序,偏扁的字形,趨橫的字勢,形成了它豎為貫通,橫為聯絡,既為均齊,又置錯落的獨特格局。漢簡的時代,包括,這正好是中國古文字向今文字轉變的時期,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在學術上叫「隸變」,就是漢字字體由篆書逐漸演變到隸書。

初元四年正月盡十二月檄算

建昭二年十月盡三年九月吏受府記 背面

漢簡情況就大不同了,首先是近百年出土的簡牘數量大(還有很多簡牘有待出土),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更顯如此。僅解放前在古樓蘭遺址和居延海兩地就出土了一萬多枚。解放後在長沙、信陽、武威、甘谷、南昌、江陵、雲夢、臨沂等地更是發掘了大批戰國簡、漢簡、魏晉簡中的草書簡。而且,保存完好,字跡清晰,有的墨色還完好如初。這可是漢代書法家的真手跡,這為研究漢代草書真諦提供了絕好的條件。

漢朝在屯兵戍邊的過程中,沿漢長城線建立了大大小小的關塞亭障和烽燧,形成一條綿延萬里的侯望系統,《漢書·趙充國傳》描述:自敦煌至遼東萬一千五百餘里,乘塞列隧有吏卒數千人。漢簡就是這一歷史時期的遺物,它們的絕大多數出自烽燧亭障。現知紀年最早的漢簡是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 98 年),最近的紀年簡,為前涼時期建興十八年(公元 341 年),漢代書法美學著重從對自然美的比擬,聯想方面探討書法之美。

建昭二年十月盡三年九月吏受府記 背面

把書法藝術外在結構形式與自然美形象聯繫起來,用自然美形象說明書法之美,諸如「似水露緣絲,凝垂下端」,「若鴻鵲群游,駱驛遷延」(蔡邕〈篆勢〉)。漢代著重「形」的角度出發,對書法藝術造型形式美進行了探討,提出「上皆覆下,下以承上」、「左右回顧」、「欲左先右」(〈九勢〉)等見解,並總結出「疾、澀二法」(〈後漢蔡琰述石室神授筆勢〉)。「意在筆先」說在漢代已露出端倪,蕭何《論書勢》中提出「穩思審之,方可下筆」的主張。

關於書法藝術的抒情表現功能,漢代也初步涉及,蔡邕提出「書者,散也」的觀點,主張「散懷抱」、「任情恣性」(〈筆論〉),揚雄提出書為「心畫」說,強調「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漢揚雄〈論書〉)。這成為後來「書如其人」說的源頭。

六石枲長弦三 正面

六石枲長弦三 背面

漢桓帝延熹元年(公元 158 年)的《甘谷漢簡》,風格秀逸飄灑,筆畫左撇右波,字形寬扁趨橫,是分書氣息。簡牘書體的形式,是與它的書寫工具密切相關,用具有彈性的毛筆寫在硬性狹長的竹木條上,這是漢簡書法成功的基本保證。先看兩漢人所作的筆。

從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一支毛筆來看,筆頭的蕊及鋒用黑紫色的硬毛,外面用一層較軟的黃褐色毛,顯而易見這樣的筆基本上達到了毛筆的四德,即為尖、圓、齊、健。居延也曾出土一支。稱之為「居延筆」,有人考證為宣帝至東漢初期物,與武威漢簡約略同時。

之後,1983年在甘谷西漢墓中又發現了一支象牙筆,製作精細,用料考究,足以證明漢簡書藝與當時比較完善的書寫工具—毛筆關係極大。

玉門千秋隊 正面

蘄干幡各一 背面

從簡牘書法的藝術特徵來看,秀逸、遒勁、端凝……書善盡美,由此可以推測無論是居延筆,還是甘谷象牙筆,很可能是蒙恬改進後的漢筆的典型。可以想見,如果沒有這樣得心應手的毛筆,簡牘書藝是決不可能產生出這樣高超的效果。其次,與書法相關的就是墨。

墨的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書寫的速度與效果:漢時的墨是當時流行的丸墨,屬天然漆煙,它色澤烏黑髮紫光。這樣品質良好的墨,書寫起來必然行筆流暢,不粘、不澀、不滯。特別是在不甚平滑的竹木簡上寫字,如果沒有與其相適應的佳墨,是難以寫出筆法靈活、使轉自然、書體紛披多姿的字來的。

為什麼簡牘字形多呈扁平形呢?這與當時的書寫材料有一定關係。西北漢簡都是選用較好的材料加工的,因為限於材料和便於攜帶、收藏、展視等原因,所以在製作時儘量作得窄小輕便,才適合實用的要求。由於材料的限制,簡牘的書寫者別具匠心,使字跡儘量橫向發展,左掠右波,極力行舒展之意,使結構緊而不密,疏而不松。這樣一來,既節約了書寫材料,又創出了隸書的獨特結構。

建武桼年計簿算

建武五年十一月以來告部檄記算卷

一種新的書體的形成必然受到客觀物質條件的影響。這一方面使書法文字從單純的實用功能中解放出來,使其具有了審美價值,同時也由此規定了書法的摹擬狀物的造型規律。漢代主張「縱橫有可象」,「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蔡邕《筆論》),此說開了「觀物取象」說的先河,漢代出現了大量「書勢」體美學理論。

從「形」、書法外在形態上探討了書法藝術之審美特徵。他們又提出了「勢」、「形勢」等審美範疇。所謂「勢」,主要指線條、結構富於動感和力度的特定趨向、勢態,它更主要地體現在書法的外在形態上。

「勢」與「力」是密切相連的,從漢代關於「勢」的論述中,從那些作為審美聯想基礎的自然美形象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漢代對陽剛之美的推崇,他們強調「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要求「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蔡邕《九勢》),崇尚一種有力度的飛動之美。他們往往用具有壯美特徵的物象比擬書法,諸如「利劍長戈」「強弓硬矢」「揚波振撤,鷹跱鳥震」等等。

兵曹 徒作部工師及妻子本事

中倉 吏黃諱起嘉禾二年三月 正面

簡牘書體具有率意外露,以拙生巧的內涵。率意是簡書的靈魂,從藝術美的角度來看,率意雖然與當時實用有關,但它所形成的藝術上的自然情趣,是無意中對自然美的追求。嚴謹、裝飾、整齊是種美,是作者審美觀的自然流露。

書法的形式美到魏晉、隋唐則成為一種著意追求的境界了。西北漢簡在藝術上的獨特風格,並非任何個人所能獨創,它是一定歷史階段由各種因素互相配合所產生作用的結果。一個時代的書法藝術,總是和其它藝術門類息息相關的,有著血肉的關係。

中倉 所受三州倉運嘉禾元年雜米莂 背面

書法藝術伴隨著幾千年的中華文明一起走過坎坷和輝煌,他的書法魅力至今流傳並隨時代進步而得以發展和改革。要想成為一個真正書法家不僅要從用筆、結體、布局這些技術上要熟練把握,更要豐富文化知識、提高藝術修養,從而才能繼承發揚書法藝術的優良傳統,進而能更好的創作出傑出的書法藝術作品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