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2000年穩如泰山,秦始皇到底用了什麼黑科技?

歷史說史明鑑 發佈 2020-08-15T05:23:47+00:00

「不到長城非好漢」,這是每一個國際友人來到中國後的第一反應,2012年6月5日國家文物局宣布,萬里長城的總長為21196.18公里,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一項工程。

「不到長城非好漢」,這是每一個國際友人來到中國後的第一反應,2012年6月5日國家文物局宣布,萬里長城的總長為21196.18公里,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一項工程。長城並非某一位皇帝的個人作品,而是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完善,才有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長城。

然而自春秋戰國開始,一直到現如今,2000多年過去了,我國現代鋼筋混凝土技術都未必做得到,遠古上秦時期是怎麼做到修築了長城並且屹立數千年不倒的,難道有什麼我們所不知道的黑科技?

長城最早修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至東海。早在齊宣王時期,長城工程就已經開始了,為的是防禦周邊諸侯國的入侵。直至公元前221年,嬴政先後滅掉六國,一統天下,為了防止各國死灰復燃,他將各國原先的城牆全部拆除。

沒有了內憂,秦朝就只剩下了北方的外患,匈奴了。秦朝的多為農耕民族,和北方的遊牧民族之間的矛盾從來沒有間斷過,而北方的遊牧民族多騎兵,經常過來打劫我方邊境,公元前215年,蒙恬將軍率數十萬大軍北征,連連擊敗匈奴數次。

為了防止匈奴再度侵犯,秦始皇授意蒙恬在臨洮至遼東路段修築長城。由於長城大多修築在山口,材料運輸十分不便利,於是修築時大多都是就地取材,玉門關外都是戈壁,黃土資源缺少,於是勞工們就將沙爍和周邊的蘆葦混合在一起。

沙爍中的鹼和蘆葦中的鹽會形成特有的化學反應,最終凝固在一起,這並不是上秦時期的知識,但是這是勞工們長期摸索出來的經驗。秦長城修建在北部,每數百至一千步就會有一處烽火台,除了城牆外,秦朝的長城還有堡壘以供士兵休息,體系十分完整。

除了秦朝的北長城,還有南部由齊楚等國修建的南長城,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霍去病將南北長城連接了起來,這就是如今長城的原型。隋文帝時期,將修築長城鞏固邊防作為了重要國防政策,公元1194年金長城開始修建,於公元1198年修築完成,在原來長城的基礎上又多了一道外牆。

公元1424年,明成祖下令將北京西北到山西大同路段以及山海關至居庸關的長城進行修繕,清朝時康熙也對長城進行過修繕,只不過沒有明朝你們徹底的對長城進行拓展和改建。我們現在看到的絕大多數是經過明朝修改的長城,因為長城是一項大工程,對於國防事業格外重要。

所以歷代統治者都相當重視,除了此前勞工特有的智慧,讓建築材料知自行發生化學反應,其實更多的功勞在於歷代統治者的修繕,所以並不是有什麼黑科技使得長城兩千年不倒,大家可能不信,長城現在能有這種程度的完好度,只不過是精心保護罷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