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玉清痛哭不止,父母去世7天遺體無人發現:養再多兒女意義何在

揮着翅膀的cc 發佈 2020-08-15T06:04:11+00:00

在宣布退出演藝圈時,他寫了一封長信:「當父母雙親去世,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台讓我感到孤獨。

龍應台在《目送》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費玉清已正式封麥,也真正永久的告別了娛樂圈,他表示往後不管是誰請他,他都不會再出來。

在宣布退出演藝圈時,他寫了一封長信:「當父母雙親去世,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台讓我感到孤獨。」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走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曾建議過他,放下工作,好好享受生活,但他不以為然,演出,通告、出差依然不斷。

卻不承想,父母建議的背後,不過是想要他的陪伴,直到父母離世,費玉清才終於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這大概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無力和悲傷。

當父母尚且健在,我們並總覺得人生尚有退路,一路向前,卻從不回頭看看盼望著你歸來的雙親。

直至雙親離去,精神世界崩塌,才發現自己丟了最寶貴的東西,回頭去找,已無痕跡。


記得去年看過一則新聞,安徽蕪湖的一對老人,育有兩兒一女。

其中一對兒女的住處,和老夫妻家不過是相隔一條街。

老爺爺患有老年痴呆症,老太太身體也不好,平時兩人相互照料,日子也能過的去。

可偏偏意外來臨從不打招呼,老太太突發疾病倒地身亡,老爺爺因為痴呆無人照料相繼去世。

讓人覺得悲涼的是,兩位老人在去世一個星期後,才被聞到異味的鄰居發現。


作為子女,明明不過是相隔一條街的距離,何以連父母逝去都要陌生人告知呢?

是啊,不過是相隔一條街,哪怕是送一碗熱騰騰的餃子,也不至於涼了,怎麼親情血脈就這麼涼了呢?

都說中年人的生活很艱難,上有老下有小,不敢生病,不敢任性,不敢辭職,不敢倒下,因為身邊都是依靠我們的人,而我們卻無人依靠。

可是,在這艱難的背後,誰又看到過父母那孤獨的背影。

他們又何曾不難,耐著寂寞,守著孤獨,只為了不給中年的我們添麻煩。


年少時,哥哥也曾遠遊,但在他事業即將上升時期,他毅然決然的回到了父母身邊。

全家人都疑惑,甚至埋怨他為何放棄大城市的好機會。

但哥哥說「父母在,不遠遊」

回到家鄉的哥哥白天經營著自己的小生意,晚上準點關門回家,每天吃過晚飯,就陪著父母在河邊散步。

爸爸喜歡下棋,哥哥就每天陪爸爸下。


媽媽喜歡聊家長里短,哥哥每天把自己聽到的八卦說給媽媽聽。


只要休息,哥哥就在家陪爸媽,幫媽媽掃地洗碗,幫爸爸修一修老花鏡和手機。

哥哥對父母,像對孩子那般的無微不至,父母的臉上也總是掛著幸福的笑容。

的確,我們從出生開始,其實就開始了與父母分別的倒計時。

我們漸漸學會鬆開父母的手指走路,上幼兒園上學離開家去住讀去工作,漸行漸遠。

覺得父母囉嗦煩,不理解自己,沒有共同語言,卻忘記小時候他們從不曾嫌棄我們。

但是,請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因為沒有人知道這個倒計時,會在哪一個剎那走到零。

因為父母與我們的緣分,僅此一次,無論今生的相處是好還是壞,下輩子也不會再見。



我常常在想,我們的父母把我們生下來,拼盡所有,免我們飢餓,免我們寒冷,免我們孤獨無依,呵護我們成長,目送我們離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最後卻望的自己老無所依…


他們這般辛勞,最後圖的到底是什麼?

隨著中國老齡化的不斷增加,空巢老人成為了老人們的代名詞。

我們的父母,變成了孤獨的老人,在我們忙碌的身後,被我們忽視和隱藏。


面對父母,永遠都是等我有能力了,一定把父母接到身邊來;

等我有錢了,一定帶他們去旅遊;

等我有時間到了,一定多陪陪他們,永遠都是在等自己有機會了。


但是父母經不起等待,他們在一天天老去,你越來越好,父母也就越老越老。


甚至等你有能力、有時間、有錢之後,父母已經走不動甚至已不在人世。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面對父母一天天的老去,少一點等待。

沒有能力在大城市買房,可以在家鄉;

沒有錢,也足夠養父母的老,去家鄉周邊遊玩也可以;

沒有時間,依然可以抽時間打個電話,甚至常回家看看。


最後借用龍應台的一句話:「此生唯一能給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當下。因為,人走,茶涼,緣滅,生命從不等候。」


我是CC,用文字找回自己,用文字幫助他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