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乃崇、蔣健蘭:王瑤卿改戲(二)改戲的原則

早安京劇 發佈 2020-06-10T01:17:04+00:00

北京市第一屆文代會是在1950年5月底舉行的,王瑤老當時是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聘任的名譽教授,是出席大會的代表,被選進了大會主席團。

劉乃崇、蔣健蘭:王瑤卿改戲(一)改戲的目的

二、改戲的原則

  

  北京市第一屆文代會是在1950年5月底舉行的,王瑤老當時是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聘任的名譽教授,是出席大會的代表,被選進了大會主席團。在大會閉幕時成立的北京市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被選為理事。乃崇當時在文化部戲改局工作,也是這次文代會的代表,那陣子與瑤老是天天見面的。北京市文聯成立後,創辦了《北京文藝》,9月間出版了創刊號。在創刊號上有一篇署名「本刊」的《王瑤卿訪問記》,前邊的引文就是王瑤老的談話。瑤老當時談話的內容,乃崇大多都聽他說過。其中談到戲曲改革,它是針對著不贊成戲改的人說的。他說戲都是改出來的,從來如此,為什麼不能改呢?

  我們再看看劉曾復老學長是怎麼說的。他說:戲要經過改才能好,演員要經過演才能好。……演員是唱出來的,光學不成,台下練三十回不如上台演一回長經驗。好劇本也不是一次就能寫好的,要邊唱邊改,學要跟會的人學,改要用會的人改,不然戲就會學壞了、改壞了。(見《京劇新序》186頁。)

  這話說得多好哇!這也是王瑤老時常對乃崇說的:

  百學不如一看,百看不如一練,百練不如一串。

  同時,也合乎王瑤老在那篇「訪問記」中所說的「六字真言」:

  「怎麼好,怎麼改。」


  王瑤老反覆告誡我們,萬不能認為「怎麼改,怎麼好」,只能堅持「怎麼好,怎麼改」的原則。

  這裡說的「好」,當然不是「縱好也徒然」的「好」,而是要達到「有益風化」的「最好」。

  改戲就是要奔著這個「好」字來努力。「好」是目的;「怎麼好,怎麼改」是原則。

  改戲並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改就好,還是用劉曾復老學長的話:「要邊唱邊改。」使之越改越好,也就是精益求精。

  是不是一改就能好呢?不是。王瑤老反對的就是認為「怎麼改,怎麼好」,而要多琢磨,多實驗。沒改好怎麼辦,就再改,甚至改回來。

  這在王瑤老改戲的過程中,是常見的事。試舉一例,以說明之。

  我們可以看大家提到改服裝時,常說到王瑤卿創製了長方靠旗,在《珍珠烈火旗》中給雙陽公主用。他自己怎麼用的,我們不知道,可是他教給程玉菁、宋德珠、謝銳青的時候,都沒有用這長方靠旗,最後好像仍然恢復到原來的三角靠旗。可見他並不認為改了就好,而是改了,試了試,不滿意,又改回來了。

  至於長方靠旗,過去也有人試用過。在丁修詢的《思梧書屋崑曲戲畫》一文(載《藝壇》第三卷)中就曾說到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的崑曲畫:

  還有《鐵冠圖·別母》中的周遇吉,其背上的四面靠旗,戲畫畫為長方形,所扎旗杆,近於豎列;這樣的裝扮,比較現今的靠旗為三角形,並呈扇面狀排列於背後,肯定地說,首先是舞動不方便,其次是不美觀。這當然也是合理髮展的結果。(見《藝壇》第三卷113頁。)

  戲畫及王瑤老所創長方靠旗是什麼樣子均未見過。文中說的是從長方到三角,是「合理髮展」,其言可作參考。


  關於靠旗,有多少藝術家改過,就不可知了。只聽說夏月潤在演關公時試用過八面威風旗。周信芳在《張松獻地圖》戲裡,改革劉備的服裝,曾在紅官衣里扎改了的靠,用的是「鑲花邊的方靠旗」,這種靠,後來大家競相效仿,去掉靠旗,又經過一些修改,就成了目前舞台上常用的改良靠。(李紫貴說的。)他的侄子李桐春在《麒派服裝、造型》一文中說得更具體,是「再將靠旗的尖角剪去,鑲上花邊,變成四面長方形的旗插在背後。」並附有圖。而且在說到周信芳演《文天祥》時的造型:「揉淡紅臉,身上穿的是紅色軟靠,外罩紅蟒,下著紅靴,背插紅色方旗,色彩鮮艷、強烈,給人火一樣的感覺。」(見《周信芳舞台藝術》295頁。)馬連良在排《臨潼山》時也試用過方靠旗,後來又改回來。這身不再用的方靠旗的靠,現存北京湖廣會館的戲曲博物館中。至於大家都沿用原有的三角靠旗,也有所改動。梅蘭芳說過:

  近年來靠旗變得太大了,不但比例顯著不太勻稱,而且由於靠旗過大,旗杆勢必加粗,分量自然就加重了,背在身上不太穩妥,不是前撲,就是後仰。我前年演《穆桂英挂帥》,新做的一身大紅靠,就是這個毛病,這是值得注意的事。我的看法,靠旗不宜過大,比現在流行的尺寸要小點,最好在近靠鞍處露出二寸左右的旗杆還更美觀。(見《梅蘭芳文集》158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