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縣干汊河鎮發展「綠色經濟」推動穩定脫貧

六安新聞網 發佈 2020-06-10T08:57:23+00:00

近年來,干汊河鎮的葡萄草莓、精品桃子、有機大米、油茶、蠶桑、蔬菜、生薑、稻蝦共作等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迅速,「綠色經濟」已經成了該鎮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抓手。

脫貧致富,產業興旺是基礎。近年來,干汊河鎮的葡萄草莓、精品桃子、有機大米、油茶、蠶桑、蔬菜、生薑、稻蝦共作等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迅速,「綠色經濟」已經成了該鎮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抓手。

家住干汊河鎮復元村張莊村民組的貧困戶張吉林高興地望著自家收穫的蠶繭,「我在蠶桑種植大戶費建松的幫扶帶動下,現在養蠶兩張,產繭155斤,可獲收入3000餘元。」像張吉林一樣,在干汊河鎮復元村蠶桑種植大戶費建松的蠶桑基地里,共有9戶貧困家庭養蠶,平均每戶收入3500元,基地帶動貧困勞力就業11人,平均每人可獲勞務收入3100元。

近年來,該鎮積極開拓思維,創新思路,發動企業大戶帶動綠色產業發展,助推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程鋒是陽光雨露生態園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理,看中了干汊河鎮這片熱土,投資4500萬元租賃該鎮洪宕等村土地1000畝,建立陽光雨露生態園,種植優質葡萄、草莓等水果,創辦集種植、採摘、觀光等為一體的農家樂基地,創建「陽光雨露千畝草莓產業扶貧示範園」,直接帶動350名貧困人口就業,並通過貧困戶土地租賃、就業和入股分紅帶動當地200戶貧困家庭實現脫貧目標。

除了發動企業大戶帶動綠色產業發展助推脫貧致富,干汊河鎮還利用當地特色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村和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脫貧,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繞山村在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通過扶貧項目投入近70萬元,採取「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村集體聯動發展」模式,建成集特色龍蝦、有機稻種植等為一體的500畝稻蝦共作扶貧產業基地,使集體每年可增收6萬元,也給10多戶在基地就業的貧困戶每年創收8萬元,同時帶動周圍更多貧困戶發展龍蝦養殖,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安徽谷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採取「合作社+貧困戶+經營主體」的形式,投資570萬元,其中獲得宣州區結對幫扶項目資金280萬元支持,在朝陽等村建立280畝黃姜種植基地,實施黃姜品種選育、生產基地建設、產品加工研發等,畝產達到2500公斤,畝收入達一萬多元,直接帶動16戶貧困戶就業實現年增收17.6萬元,人均年增收1.1萬元,實現資產收益分紅帶動10個非貧困村123戶貧困戶年增收 14.8萬元。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通過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綠色經濟」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增強造血功能,帶動就業,促進增收,帶領更多的農戶走上致富路,助推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增收脫貧,實現鄉村振興。泉堰村1500畝有機大米生產基地、靠山村1000畝水蜜桃種植基地、復元村500畝蠶桑養殖基地、洪宕村50畝蘆筍生產基地等一批綠色生態農業產業示範基地在該鎮陸續興建,吸納大量勞動力,促進貧困戶就地就業,經營初顯成效。(盧賢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