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區垃圾分類「升級版」在即 我們走到了哪一步?

大三明 發佈 2020-06-10T23:02:32+00:00

台海網6月9日訊 據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報導 「這袋要放這個垃圾桶,那袋要放那個垃圾桶!2018年,三明市頒發了在市區範圍內先行實施的《三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確定梅列區作為三明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區;

台海網6月9日訊 據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報導 「這袋要放這個垃圾桶,那袋要放那個垃圾桶!」每次站在垃圾分類亭前,家住三明市梅列區梅嶺社區的李阿姨都要認真「對號入座」。

2018年,三明市頒發了在市區範圍內先行實施的《三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確定梅列區作為三明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區;2019年,三明市又將試點範圍擴大至三元部分區域,選擇東霞新村和江濱豪園2個小區開展垃圾分類試點。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像李阿姨這樣自覺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越來越多。

今年,三明市逐步由試點片區擴大至全市各主管部門、機關企事業單位,梅列區、三元區所管轄公共區域(城市道路、廣場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力爭到2020年底實現市區生活垃圾分類達標投放戶數占總戶數50%以上……到2021年底,市區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經過1年多的努力,三明市垃圾分類走到了哪一步?遇到哪些難題、癥結在哪?如何讓垃圾分類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前端分類:垃圾分類投,積分可兌換

「剩飯、剩菜、果皮這些廚餘垃圾,就放進專門的廚餘回收桶里。」6月3日傍晚,家住梅列區碧桂園觀瀾苑的王敏,將廚餘垃圾桶帶下樓,放在指定的廚餘垃圾收集架上。

「倒完垃圾就把桶放在收集架上,會有清潔工把桶洗乾淨。」她一邊說,一邊又朝垃圾分類亭走去,將其他垃圾扔進分類垃圾桶里,「分類後,小區衛生環境更好了。」

在碧桂園小區,大部分居民都領了2個廚餘垃圾桶,王敏告訴記者:「每個樓棟下都安裝了廚餘垃圾收集架,很方便,但有的人還是嫌麻煩沒有參加,還有的人一開始堅持幾天,後面就放棄了。」

碧桂園是梅列區最早推行垃圾分類的試點小區之一。2018年,梅列區成為福建省6個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試點區域之一,專門成立了梅列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並制定《梅列區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三年行動計劃與實施方案(2018-2020年)》。

梅列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羅維木介紹,在試點工作全面啟動後,全區範圍內以點帶面分不同層面實施垃圾分類工作:第一層面選取列東梅嶺社區、列西富華社區、徐碧碧桂園小區為試點,先行實施垃圾分類;第二層面是轄區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第三層面涉及轄區大型商場、超市、三星級以上酒店及農貿市場。

試點工作逐層鋪開後,如何做細做實居民前端的分類工作?

梅列區為試點小區逐門逐戶免費發放2個8升廚餘回收桶,桶上印有二維碼,可實現垃圾可溯源。目前,梅列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涉及居民戶數9772戶、31353人,共發放廚餘垃圾桶5106個,廚餘垃圾收集架500個。目前,梅列區垃圾分類試點區域初步實現可回收物、餐廚垃圾等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日減量40餘噸,約占梅列區日均生活垃圾總量的11.76%。

與梅列區不同,三元區側重的是分類投放的便利化和收集的智能化。

在東霞新村的一個廣場前,記者看到一排藍色「大傢伙」靜靜矗立,它的正面分布著4個大「口」,每個「口」上面分別標註著塑料、紙類、織物、金屬。根據分類的垃圾不同,居民可將紙皮、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品投入到相對應的「口」中。

在垃圾分類智能環保屋前,一旁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居民通過掃碼、刷臉或IC卡操作,就可實現垃圾投放,同時還有稱重、結算、積分等諸多功能。當垃圾箱容量滿時,相應警示燈會亮起,主動聯繫設備運營公司後台,工作人員會及時跟進並進行垃圾清理。

「如果投放不準確還可以溯源,通過大數據平台可精準地找到何人何時何地投了何物。」工作人員用平板電腦,打開大數據管理平台向記者介紹,「不僅可以查看覆蓋小區數、總註冊人數、總垃圾量等信息,還有監控調度、預約回收、運營統計分析等其他功能。」

三元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范崇鎮介紹,智能環保屋是上個月投入使用,2個示範小區各安裝1座,同時還派發廚餘與其他垃圾兩分類的鴛鴦桶635組,智能廚餘和其他垃圾兩分類點共8組。

「很方便,資源回收不浪費!」一位70多歲的老人說。她站在智能環保屋前拿出IC卡,在刷卡處「嘀」一聲後,紙類投放口就自動打開。紙皮投入相應的「口」中,螢幕上現實:重量2.2公斤,累計積分1746分。

採用積分制激勵居民從源頭分類,是兩區共同的做法。「居民每次分類投放垃圾後,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積分可兌換洗潔精等生活用品,提高了居民參與的積極性。」羅維木說,以三明最大小區碧桂園為例,目前參與垃圾分類的住戶2673戶,垃圾分類參與率達83%,垃圾精準投放率90%、知曉率99%。

中端轉運: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收集、運輸

「我分類了有什麼用,反正也是混在一車裡拉走。」走訪中,很多市民與家住梅嶺社區的羅建明有同樣的疑慮。針對這個問題,記者就三明市生活垃圾如何完成中端轉運進行了實地走訪。

對生活垃圾的分類,三明市採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將其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4大類,儘可能分門別類打造適合三明實際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處置體系。

「可回收物的紙皮、塑料瓶等垃圾,大部分在市內就回收消化了;而有害垃圾總量少,由有資質的危廢處置企業單獨收運。」三明市城市管理局公用事業科科長張志忠認為,破解垃圾轉運和處置難點,要在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這兩類上下功夫。

那麼,三明市如何破解「前端細分類、後端一勺燴」的難題?

記者了解到,市區廚餘垃圾(包括家庭廚餘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廚餘垃圾等)的轉運,都是交由第三方中標公司——千禧環保科技(三明)有限公司負責。而在末端處置上,居民小區產生的廚餘垃圾主要由千禧公司負責,餐館酒店產生的餐廚垃圾主要轉運至三明市利潔環衛有限公司處理。

「兩台車兩條線路,廚餘和餐廚兩種垃圾分開收運。」千禧環保科技(三明)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華說,目前,公司共配備6輛專門收運廚餘垃圾和餐廚垃圾的車輛,每輛車每天往返3至4趟。

在東新五路某酒店後廚,上午9時,千禧公司的餐廚垃圾車準時報到,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將垃圾桶拖至餐廚垃圾車附近後,通過車上的升降設備,將餐廚垃圾倒入車中,之後用車上的高壓水槍,將垃圾桶的污漬清洗乾淨

「每天早上7時半,我們要到市區各個餐館收運垃圾,現在每天的收集量大概40多噸,一輛車可以收運5噸垃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後,這輛滿載的餐廚垃圾車將開往三明市利潔環衛有限公司,在經過稱重、放水、卸料、消毒後,它又將開啟新一趟的收運。

不像廚餘和餐廚垃圾,從起點到終點一站式完成運輸,其他垃圾則需要進入垃圾轉運站壓縮後,才能運往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

在三元區江濱南路垃圾轉運站,一輛輛自卸式垃圾收集車和掛桶式垃圾收集車,在壓縮機前排隊等待卸貨。三明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中心副主任鄭騰炎告訴記者,這些垃圾被「榨乾」後,為防止產生二次污染,再由密閉式的轉運車運往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

「目前市區共有生活垃圾收集點1485個,壓縮中轉站22個,垃圾收集車60多輛,垃圾轉運車40多輛,每天完成垃圾運輸約340噸,可以滿足市區其他垃圾的運輸需求。」鄭騰炎說。

至於大件垃圾,鄭騰炎介紹,由大件廢棄物處置企業定時採用廂式貨車,進行規範化收集、運輸至大件垃圾集散點初步破解,之後轉運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置。目前,三明市在兩區集中設置大件垃圾堆放點共150處,其中梅列區78處,三元區72處。

末端處置:推進垃圾處理「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

在梅列區深坑仔廚餘垃圾處理中心,機器完成自動上料後,千禧公司工作人員雷陽森對廚餘垃圾進行了人工分揀,接下來的破碎、脫水、擠壓等後續處理,將由處理系統自動化完成。

「每天隨時進料,隨時出料,進去的是廚餘垃圾,而出來的就是有機肥料。」雷陽森笑著說,「這些廚餘垃圾經過5天至8天的發酵後,再進行除臭凈化就變成了有機肥料,1噸垃圾能生產約100公斤的肥料。」

今年3月底,深坑仔廚餘垃圾處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採用「預處理+PF生物好氧發酵系統+生物有機肥利用+PCL自控系統管理」的工藝技術,設備產出物即最終產物,一次完全發酵,產出物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農業標準商品有機肥料標準》NY525-2012的要求。

「這一處理中心每日可處理3噸廚餘垃圾,目前市區垃圾分類示範小區產生的廚餘垃圾每天約4噸,全部運往深坑仔廚餘垃圾處理中心處理。」羅維木介紹,一個廚餘垃圾點的日處理能力還遠不能滿足需求,接下來,三明市將在列西和徐碧再建2座居民智能廚餘垃圾處理中心。

相比這種小型自動化的廚餘垃圾處理系統,三明市廚餘垃圾(此前稱為餐廚垃圾)處置機制很早就開始運行。

早在2009年8月,三明市在全省率先實施餐廚垃圾無害化收運處理,是全國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首批33個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試點城市。通過多年的運行,三明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置工作正逐步進入正軌。

2019年,三明市已實現了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今年4月1日,《三明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正式施行,進一步推進了餐廚垃圾管理的法制化、規範化,為規範三明市餐廚垃圾產生、收運、處置活動及其監督管理提供了重要法制保障。

走進餐廚垃圾的末端處理機構——三明市利潔環衛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一袋袋有機肥整齊地堆放在牆角。公司總經理黃建明向記者介紹,收集來的餐廚垃圾,經過人工分揀後,挑出被混在其中的玻璃瓶、塑料袋等雜物,再經過脫水、儲料、粉碎、壓榨、烘乾、發酵等工序,將固體物製成有機肥;而液體部分,通過油水分離出泔水油,製成生物柴油等。

黃建明向記者介紹,餐廚垃圾有機肥產量大概是20%,有機肥料的市場價是每噸600元至800元。

而生活垃圾的另一「巨頭」——其他垃圾,約占生活垃圾的60%。如何處理好這些垃圾,成為垃圾分類末端處置的重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兩區城區的其他垃圾就達到300噸。

在三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垃圾吊控制室里,工作人員正在操作吊臂,起運垃圾至給料斗。隔著一面玻璃牆,記者看到,垃圾倉里堆放著好幾層樓高的垃圾山,裡面一個大鐵爪,正將垃圾抓住放進進料口。

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運行經理蘇建中介紹,每天的垃圾運來後,要在垃圾倉里堆放3天到7天,進行充分發酵,以增加熱值便於燃燒。當天,發電廠焚燒垃圾量為452.11噸,發電16.8萬千瓦時,上網電13.526萬千瓦時,煙氣排放各項指標在線聯網,隨時接受監督。

目前,發電廠日垃圾處理量約500噸,垃圾處理能力不足問題突出。鄭騰炎介紹,三明市已啟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工程建設,日垃圾處理規模700噸。新項目前期環評、項目審批、設備採購等工作已經完成,計劃年底前建成試運行。

「如果垃圾分類精準,將提升垃圾的品質,焚燒時燃值更高,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更好控制,可以減少垃圾的處理難度,促進企業效益的提高。」對垃圾前端的分類工作,蘇建中也有所期許。

破解難題:習慣、配套、監管,一個都不能少

雖然三明市在生活垃圾分類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從源頭減量到末端處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走訪中,不少市民反映,由於缺乏垃圾分類的意識和知識,扔垃圾時,還是延續著「盲」丟手法,另外,由於缺乏剛性的約束措施,垃圾分類更像是一道「選答題」,可做可不做,分類放置的垃圾桶常常成為擺設。

「居民的分類意識不高,行為習慣的養成還需要時間。」范崇鎮認為,粗放式的垃圾投放、運輸和處理習慣,已經根深蒂固,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多個部門聯合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

在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推進過程中,范崇鎮遇到不少困難。在小區內設置垃圾分類點時,有些居民不同意設置在自己樓棟附近,產生不滿情緒,他希望今後居民能多予以理解和支持。另外,有些老舊小區空間小,不僅限制了垃圾分類的布點設置,也常常讓垃圾運輸車開進去出不來。

「如果市民不分類,僅僅依靠道德譴責效果不明顯,還是需要法律剛性執行。」羅維木認為。

如何讓市民「隨手扔」變「隨手分」?「前期的習慣養成很重要。」在環衛部門工作13年,鄭騰炎深有體會。他認為,前期市民分類習慣還未養成,垃圾分類知識也未掌握,可以引導市民先將垃圾的干與濕、可回收與不可回收進行大致分類,然後再逐步推進,讓市民慢慢接受養成習慣。

「在提高市民意識、抓好垃圾分類源頭的同時,也要完善硬體設施配套,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垃圾分類全鏈條處理體系。」三明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管理科負責人王鯤介紹,三明市擬建三明市區餐廚垃圾處置項目,日垃圾處理規模不低於120噸,提高三明市垃圾末端處置能力。 (作者:鄭麗萍、林尚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