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綜藝全員選秀,是「梗」塞了嗎?

娛樂資本論 發佈 2020-08-19T19:05:39+00:00

「復聯里唯一的女英雄黑寡婦,超能力是比別人老的慢,這個能力怎麼拯救世界呢?把壞人活活熬死嗎?」《笑起來真好看》將一票影視劇演員拉上了喜劇表演舞台做PK,《認真的嘎嘎們》探討起gagman的養成和選拔,《脫口秀大會3》除了議題也在賽制上進行了革新。而除此之外,《喜劇不謝幕》、《後浪可畏》、《綜藝喜劇王》等8檔待播節目也出現在衛視與視頻平台的招商片單中。

作者/sunny 編輯/郭吉安



「他代言被撤一夜涼透,你還在問是被誰搞臭……」彈著吉他的王勉唱著《飯圈女孩之歌》,歌詞暗諷因227事件身陷漩渦的肖戰的粉絲;「復聯里唯一的女英雄黑寡婦,超能力是比別人老的慢,這個能力怎麼拯救世界呢?把壞人活活熬死嗎?」女脫口秀演員楊笠不疾不徐,將女性歧視議題以段子的形式拋出……


《脫口秀大會3》的開播再次搖起了喜劇綜藝大旗,一群熟悉或陌生的選手,更符合時代精神的議題,也讓不少觀眾感慨節目越來越敢說。


「突破」是今年喜劇綜藝的集體關鍵詞。《笑起來真好看》將一票影視劇演員拉上了喜劇表演舞台做PK,《認真的嘎嘎們》探討起gagman的養成和選拔,《脫口秀大會3》除了議題也在賽制上進行了革新。而除此之外,《喜劇不謝幕》、《後浪可畏》、《綜藝喜劇王》等8檔待播節目也出現在衛視與視頻平台的招商片單中。



但觀看一眾節目的過程中,不少觀眾卻認為「今年的節目不好笑了」,「看不懂導師的評判標準」,「不合適的人來搞笑好尷尬」……


一眾質疑聲背後,是國內綜藝咖緊缺和喜劇綜N代疲軟的現實。自2014年《笑傲江湖》、《我為喜劇狂》等喜劇綜藝節目播出後,喜劇綜藝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經過醞釀與發酵,於2016年迎來井噴。爆發期催生了大量同質化節目,也讓觀眾的笑點越來越高,5年過後,如今的喜劇綜藝市場急需突圍求變。


因而今年的賽道中,大量創作者努力從賽制和選人上進行突破,力求在「選秀」與「競技」方面發生強變化:競技模式加劇、選人標準專業化、增大網紅派與偶像派擴容選手池等做法一一出現。一方面,這讓喜劇綜藝變得更具多元性與可看性,但另一方面,調整帶來的陣痛也隨之誕生。


競技感全面升級:觀眾看的更過癮,選手高呼「太殘忍」


「競技」一直都是喜劇綜藝中常見的元素,競技模式的升級也一定程度上可以帶動節目收視,因此,隨著喜劇綜藝模式的同質化,升級「競技」模式,反而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


《脫口秀大會3》的導演譚曉虹也認為,強競技賽制增加了節目的可看性,「從數據與反饋來看,我們節目前兩期的口碑與熱度相較於之前,有了很好的變化,觀眾可以記住更多的遊戲規則,甚至是選手。」


目前,喜劇綜藝的競技模式主要從「battle」、「同題對打」、「尬標籤」三方面進行升級。


曾在偶像選秀、嘻哈與街舞等潮流節目中流行的「battle」環節,開始頻繁出現在目前的喜劇綜藝中。


在《認真的嘎嘎們》中,「battle」就是一種常見的元素,在第三期團隊作戰的過程中,每位gagman需要通過玩梗表演來獲得導師團隊的「嘎」或者「尬」,學員在觀戰的過程中,可以隨時發起挑戰。據節目中已結業的偶像派成員嚴禹豪透露,這種battle的難點主要在於即興,「這種不服挑戰沒有機會去彩排,你不知道觀眾的反應是什麼,只能自己評估,如果現場錄製氛圍不好,可能就要撤掉,情況很難把握。」



把目光轉移到《脫口秀大會3》中,這樣的不服挑戰同樣存在,只不過被稱作「搶麥」。《脫3》50進30的比賽過程中,一旦選手沒有獲得導師的三盞燈,就有可能要接受其他選手的挑戰,脫口秀選手鄧凱在晉級賽中因為表現一般,最後被十餘人搶麥挑戰,而用吉他自彈自唱飯圈之歌的王勉,雖然只獲得導師的兩盞燈,卻無同行發起挑戰。


事實上,Battle的殘酷之處不僅在於輸贏、晉級或者淘汰,還在於同行的肯定與否,對於鄧凱而言,被十餘位同行一起挑戰,是一件「傷人」的事情,而對於王勉來說,儘管沒有得到三燈晉級,但卻沒有一個同行能夠挑戰,是一件比三燈直接晉級更爽的事情。


「同題對打」模式也是今年已播喜劇綜藝中的競技看點。這樣的模式在《脫口秀大會》第一季中便出現過,不過第三季在數量、選手以及淘汰方面均有升級。


《脫口秀大會3》從第3期開始進行這種模式,三十強選手分別從三個立意中挑選一個進行同題對打,這也意味著僅一個立意下,就有十個人共同競爭,排名最後四位的則面臨淘汰。三十個人「分吃」三個立意,僧多粥少,強者與強者必然相遇,在「不就是錢嗎」的立意中,前十五強選手占據了七個名額。


同題對打的淘汰制被現場很多選手吐槽殘忍,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大家的發揮。笑果文化脫口秀演員張博洋告訴河豚影視檔案:「強賽制對我沒有太大的影響,可能對大家尤其是新人的影響比較大,這種強賽制有時候會讓大家的得失心比較重,表演的時候沉浸感不強,雜念很多,我明顯感覺部分選手現場看提詞器的次數越來越頻繁。」


(受訪者笑果文化脫口秀演員張博洋)


對於喜劇人來說,「笑不出來」本身就是一種殘酷的懲罰。此前的喜劇綜藝,往往會採取導師評論+有限觀眾投票的方式進行淘汰,但淘汰並不意味著喜劇人不好笑,而在今年的喜劇綜藝中,則出現了「尬標籤」,喜劇綜藝已經赤裸裸地把「你不好笑」打在公屏上,這對於參與喜劇表演的選手們來說,也是一種不小的壓力。


在《認真的嘎嘎們》節目中,導師們不僅會給出「嘎」或者「尬」的評價,節目組也會在網絡上發起了「嘎嘎榜」(好笑榜)與「尬尬榜」(尷尬榜)的網絡投票,為不好笑的選手貼上「尬標籤」。在嚴禹豪看來:「我們認為尬榜具有兩面性,好的一方面是,即便很尬,但至少觀眾記住了你,不好的一方面是,在有趣程度上,別人並不認可你,機遇與壓力並存。」


強賽制更能讓觀眾有記憶點,提高節目的可看性,也能讓觀眾將目光聚焦到喜劇演員身上,讓演員被看到或者被記住,但對部分喜劇演員而言,強賽制加劇了現場氛圍的緊張感,不利於觀眾的放鬆,大家也不容易get到笑點,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種「殘忍」。


搞笑「鄙視鏈」:導師、觀眾、喜劇人,笑點不在同一水平線,搞笑有標準嗎?


關於笑點的討論,在今年的喜劇綜藝中格外突出,一方面,今年的大部分喜劇表演者很難製造一個全民爆點,既能夠被導師認可,又能戳到大部分網友,另一方面,導師的標準與觀眾的笑點並不在一條水平線上,甚至存在分歧,不僅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也讓搞笑成了一種越來越玄學的東西。


導師在選人時,都有一套自己的標準。


嚴禹豪會和其他成員一起總結嘎嘎導師的標準:「大張偉的標準就是,但凡他想不到的,刨不了梗的就是高級的;何老師比較喜歡深度的;陳偉霆則需要簡單可以聽懂的梗;李誕不喜歡諧音梗,但也有例外。」


《脫口秀大會3》的導演譚曉虹也告訴河豚君:「我們沒有硬性去做這個標準,但能夠明顯感受到三個領笑員風格的不同,羅永浩注重個性,李誕更能從現場觀眾反饋、笑點密集度等全方位來評判,而張雨綺、楊天真則是從女性視角。」


正是因為標準的存在,也出現了導師與觀眾笑點失衡的現象。


導師認為搞笑甚至評價「高級喜劇」的內容,反而很難逗樂觀眾。嘎嘎成員蔣易與蔡佩池搭檔了一段gag表演《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動物》,並且得到了導師全票「嘎」,但這段表演的現場分歧非常大,有成員用「先鋒派」和「行為藝術」評價這段表演,而主持人戚薇與現場多位觀眾卻是一頭霧水的狀態。一些專業的喜劇技巧在觀眾這裡失靈了。


《脫口秀大會3》中也同樣存在這樣的現象。汽車工程師老田在《脫3》中以一句「car engineer」點燃全場,並獲得羅永浩的亮燈成功晉級,但「car engineer哪裡好笑」的疑問在彈幕、豆瓣、以及官微評論區隨處可見,甚至有網友猜測「car engineer」是對上一位表演者中文式英語的call back。張博洋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老田的好笑更多的在於「山東口音+個人形象」,如果沒有這樣的搭配,最後結果或許比較一般。


從中不難看出,對於導師而言較為高能的喜劇梗,在網友這裡卻呈現了兩極化——好笑與聽不懂,而聽不懂的原因,則與高頻次出現的喜劇技巧有關。


喜劇有技巧嗎?


無論是《認真的嘎嘎們》嚴禹豪,還是《脫口秀大會3》的張博洋,大家都認為,喜劇技巧是一種較為公式化的東西,它能夠幫助演員理清邏輯,用對會讓段子更好笑一些。


喜劇有技巧,但喜劇是沒有標準的。


「搞笑沒有標準,每個人的背景、性格、心態都不一樣,笑點也不一樣,有些段子我自己覺得好笑,也希望大家可以笑,但大家不笑,我也沒有辦法。沒有人可以定義喜劇,如果一檔節目要有幾個人去定義這個脫口秀,我覺得沒必要,但也很無奈,因為只有這樣的安排才能讓節目更好看,畢竟脫口秀跟脫口秀綜藝並不是同一件事情。」張博洋說道。


事實上,對目前的喜劇綜藝而言,標準的存在也是在建立一個選人的機制。從前文中河豚君總結的2020喜劇綜藝檔中,可以看出「選新秀」是一個明顯的趨勢,「標準」在未來還會花樣存在在《後浪可畏》、《綜藝喜劇王》、《喜劇不謝幕》等多檔節目中,關於笑點的討論或許會更多。


當然,在標準建立的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漏洞,比如會發生導師覺得不好笑,觀眾們卻捧腹的現象,因此,為了能夠讓賽制更為公平,導師在形成一套自有標準的同時,喜劇綜藝還需要更多維度去評判喜劇人的搞笑程度,畢竟讓觀眾笑才是硬道理。


偶像派,網紅派紛紛入局,搞笑新秀勝在哪?


《脫口秀大會3》中出現了李雪琴與老四的身影,前者是抖音搞笑紅人,後者則是快手搞笑達人,兩大短視頻平台網紅的出現,讓喜劇綜藝多了一些新元素與新思考。


儘管是脫口秀領域的新人,但兩大網紅的表現並不一般。老四在突圍賽中,進行了一場即興脫口秀,與排練時的內容完全不同,最終成功晉級,李雪琴在「我們,結婚嗎」的同題對打中投票分值超越了老牌選手Rock,拿到爆梗王。



而《認真的嘎嘎們》中,這種新元素則更多。除了短視頻搞笑達人外,偶像、奇葩辯手、街舞選手、嘻哈選手都紛紛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讓喜劇綜藝的包容度越來越高,而且這些選手的表現未必比專業喜劇人差,從節目選手的表現排名來看,第一名的錘娜麗莎曾經是女團成員,後來則在抖音走紅,相較而言,也是「野路子」出身。


在導演譚曉虹看來,「新秀的出現,不僅為搞笑增添了不同的視角,避免綜藝同質化,同時也起到類似於鲶魚效應的作用,激發專業喜劇人的活力。我預估網紅搞笑達人在未來的喜劇綜藝中,出現的頻次或許會越來越高,因為他們本身都自帶笑點,符合喜劇基調。」


喜劇盤越來越大,但並不意味著人人都能參與其中。


一方面,喜劇對原創性的要求高,而短視頻搞笑達人在這方面則有所欠缺,曾被白凱南抄襲了段子的張博洋告訴河豚君:「短視頻上的段子,很大一部分都是抄襲」。


另一方面,做喜劇有難度也有壓力,並非每個人都能承受,此次的受訪者之一嚴禹豪就告訴河豚君:「通過近四個月的體驗,我發現想梗很燒腦,每天都在想怎麼逗大家笑其實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而且更難的點在於,你好笑一次不行,你需要持續好笑,別人才能記住你。」


(《認真的嘎嘎們》已結業成員,受訪人嚴禹豪)


「搞笑是一種天賦,不幽默不搞笑的人也可以做脫口秀,只是做不長罷了,但職業的脫口秀演員,必須是一個搞笑的人。」將張博洋的話延展至整個喜劇圈或許也沒有錯,大浪淘沙,真正搞笑的人才能留在最後。


這也就是為什麼,喜劇綜藝雖然越來越多,賽制一年勝似一年,參與者也五花八門,但比起《歡樂喜劇人2》收視期期破2、《跨界喜劇人》與《喜劇總動員》等新喜劇節目不斷湧現的2016年喜劇井噴年來說,爆梗仍屈指可數。


相比專業的脫口秀演員,如今大量其他行業的入局者還處於試水階段,如同大張偉一般的天賦型選手還是少數,大量玩家還需要多年的學習、積累,才能變成一個個接的上段子、拋得了梗,有穩定的內容輸出和喜劇特色,能把大眾持續逗樂的喜劇高級玩家。


但無論如何,今年的「源頭擴容」依然是一種積極的嘗試。如今,喜劇綜藝已經到達一個探索與求新的節點,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和急需新鮮血液的喜劇人才池都迫切呼喚著更多元的喜劇人和更強觀賞性的賽制。今年各大綜藝體現出的種種求變思維和建立培訓標準的意圖,也正努力為喜劇人養成、喜劇綜藝全面升級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門後會是什麼?當下尚無法得知。但從長遠來看,喜劇綜藝仍努力向上生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