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創新,如何讓更多散戶抱團發展共享紅利?

寧波日報 發佈 2020-08-24T07:29:03+00:00

葡萄上市旺季,行走在餘姚臨山鎮,隨處可見連片的葡萄大棚,葡萄品種各異,鮮嫩欲滴。葡農高海軍以前是一名貨車司機,自從改行種了30多畝葡萄,日子過得蒸蒸日上。

中國林業鄉土專家、北侖區葡萄產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秘書長朱孟定正在查看葡萄品質。(厲曉杭 攝)

掃碼看視頻

記 者 厲曉杭 孫吉晶

通訊員 康莊嚴 劉 波

葡萄上市旺季,行走在餘姚臨山鎮,隨處可見連片的葡萄大棚,葡萄品種各異,鮮嫩欲滴。葡農高海軍以前是一名貨車司機,自從改行種了30多畝葡萄,日子過得蒸蒸日上。他感慨:「多虧合作社帶著大家一起提升技術,拓展品牌和市場,靠自己單打獨鬥闖市場太難了!」

臨山鎮素有「江南葡萄溝」之稱,全鎮葡萄種植面積1.2萬畝,葡農有3000多戶,是寧波最大的鮮食葡萄產業基地。

2003年6月,臨山鎮政府引導農戶成立味香園葡萄專業合作社,並註冊「味香園」品牌,社員從當初的14戶擴大到如今的202戶。合作社分11個小組,每個組長幫帶周邊10多戶種植戶。

豐產未必豐收。味香園葡萄專業合作社社長傅偉堯介紹,葡萄控產成為合作社的共識。10多年前平均畝產量四五千公斤,畝產值兩三千元;現在實施控產、控穗,平均畝產量下降到1500公斤左右,畝產值卻提高到1.5萬元至2.5萬元。他說:「通過整合土地、資金、技術等資源要素形成集聚效應,合作社幫助小農戶克服勢單力薄、分散經營的不足,讓小農戶抱團發展共闖大市場。」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動能源泉。然而,相較占有資金、技術、生產、營銷絕對優勢的企業,分散的農戶是典型的弱勢群體,利益受損時有發生。

「分享」由此成為關鍵詞。「堅持增強新型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引領、帶動和服務能力,同時加快構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通過整合資源、培育潛力和全方位供銷對接,降低散戶的生產經營成本和災害風險指數,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執行委員會主任李斌說。

近年來,我市發揮龍頭企業融合骨幹力量,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重心下沉,鏈條延長,同時加快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揮農民合作社融合樞紐力量,構建生產聯動、利益共享的聯農帶農機制,湧現出象山柑橘聯盟等一批產業化聯合體。目前,我市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總數分別達到2610家和4728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283家。

「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戶」,建立農戶與企業、與集體的新型關係,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海通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是慈谿一家以果蔬加工為主業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也是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成立以來,通過強化龍頭帶動,聯結種植業基地10萬餘畝,收購農產品30餘萬噸,帶動農戶10餘萬戶,實現了企業與農戶效益雙贏。

走進寧波寧興涌優飼料有限公司,上千個打包好的奶牛飼料成品,整整齊齊堆在廣場上,等待發貨。總經理吳冠中介紹,公司主要從事奶牛飼料加工、銷售配送及技術服務,年設計生產能力20萬噸。

今年5月,該公司與慈谿農戶簽訂近8000噸玉米秸稈收購合同。依託其先進的生產線,這些秸稈將被加工成生態發酵飼料。吳冠中說:「秸稈處理一直是難題。現在我們同合作社、農戶緊密聯結在一起,統一收購水稻秸稈、菌菇與果蔬邊角料、全株玉米秸稈等,不斷加大惠農力度,輻射帶動農戶1600多戶。」

家庭農場根植於農村,在破解誰來種地難題、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效率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甬豐蔬菜種植場位於慈谿龍山鎮,占地486畝,主要種植青刀豆、小菘菜、青花菜等,去年銷售收入約60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五六十戶農戶。基地負責人胡志勇介紹,種植場自建立以來,一邊與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合作,建立完善的訂單機制,進行訂單式生產,一邊與周邊農戶緊密聯結,為農戶提供種苗、種植技術指導、收購一條龍服務。

「我們要把利益分配的重點向產業鏈的上游和農戶傾斜,讓農民不再只是原料的供應者,而是後續產業的參與者、建設者、共享者。」市農業農村局合作經濟處處長鬍然挺表示。

數據顯示,去年,全市經營主體年收購農產品350億元,聯結基地395萬畝,帶動農戶150萬戶,吸納農民就業25萬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