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的謀反之路:裝瘋賣傻,唐玄宗和楊玉環還為其「神助攻」

歷史大學堂 發佈 2020-08-28T01:39:17+00:00

《紅樓夢》第四回,賈寶玉在秦可卿房間午睡時,特意描寫了屋內的擺設:「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這一段的描寫既華麗又旖旎。但在歷史上安祿山、楊玉環、唐玄宗三人之間卻秉持著「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的規則,讓大唐盛世這齣戲走向了謝幕。貴妃的「乖兒子」

《紅樓夢》第四回,賈寶玉在秦可卿房間午睡時,特意描寫了屋內的擺設:「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這一段的描寫既華麗又旖旎。

但在歷史上安祿山、楊玉環、唐玄宗三人之間卻秉持著「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的規則,讓大唐盛世這齣戲走向了謝幕。

  • 貴妃的「乖兒子」

安祿山其人,本來是唐河北道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的胡人,他的母親阿史那氏是一名突厥巫師,因為向軋犖山(音:zha luo shan為突厥戰神)祈求,才得一子,也就是安祿山。安祿山在胡人混雜的邊境之地,因為戰功屢屢升遷,天寶元年被任命為平盧節度使,併入朝覲見,也正是這次覲見皇帝之後,安祿山、楊玉環和李隆基三人在歷史上正式有了交集。

上圖_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早在被玄宗封為平盧節度使之前,安祿山就和在河北採訪的御史中丞張利貞交好,並和張利貞「使者往來,陰以賂中其嗜」,所以換來了張利貞的美言,得到了鎮守一方的節度使職位。在與張利貞互通消息的過程中安祿山也知道了皇帝的心頭肉就是楊玉環,所以在第一次面見皇帝時,安祿山就發揮他高超的情商,給李隆基和楊玉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第一次覲見之後,安祿山就請求做楊貴妃的「養兒」也就是乾兒子。每逢唐玄宗和楊玉環在便殿召集大臣宴飲,安祿山就不跪拜唐玄宗反而只叩拜楊玉環,唐玄宗就很好奇的問到:「胡不拜我而拜妃子,意者何也?」,安祿山則回答:「胡家不知其父,只知其母」、「蕃人先母后父耳」這樣的回答,再結合安祿山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野合」出身,不僅顯示了他的「憨直忠厚」,博得了唐玄宗的好感,也暗暗中奉承了楊玉環這位「宮中號『娘子』,儀體與皇后等」的皇帝枕邊人。

於是唐玄宗就讓安祿山和楊玉環的堂兄妹「並約」為兄弟姊妹,就這樣安祿山成功的和天寶年間炙手可熱的楊氏家族綁在了一起。

上圖_ 明刻歷代百美圖 楊貴妃


到了天寶十年,安祿山和楊玉環的關係親昵到了讓人咋舌的地步。這一年安祿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楊貴妃不但賞賜安祿山許多宮中金銀器物,還在其生日第三天後被楊玉環召進宮中「以繡繃子繃祿山,令內人以彩輿升之,歡呼動地」。唐玄宗聽到這樣的動靜便派人來問,楊貴妃宮人回答道是貴妃娘娘在給她剛過完生日的安祿山做「洗三」禮,唐玄宗聽完不僅沒有怪罪,並且還前往「就觀之」,且又賞賜了楊貴妃一份洗兒禮物,「極樂而罷」。

自此宮中人皆呼安祿山為「祿兒」,並且可以隨便在宮中出入。而楊貴妃也不僅僅只是拿這個「祿兒」取樂玩耍,是真的將這個胡人當做自己的孩子。唐玄宗曾賞賜給楊貴妃十枚來自交趾的龍腦香,楊貴妃得到後「私發明駞使(一種日行五百里的動物),持三枚遺祿山,妃又常遺祿山金平脫裝具、玉合,金平脫鐵面椀」。

以上種種表現像極了一個疼愛孩子的母親,但是這位母親卻不知道自己的「乖兒子」正在邊鎮緊鑼密鼓的準備除掉她和她的丈夫。

上圖_ 影視劇《楊貴妃》 周潔


  • 皇家的「好夫婦」

作為一個皇帝的嬪妃,楊玉環這些交接外臣的情況在其他朝代幾乎是不可想像,也與禮制不合,但是無論是在宮中「洗兒」、還是私自給安祿山寄東西,唐玄宗都沒有怪罪她,這些無不證明了楊貴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的重要性。

宮闈中的后妃最重要的是能夠得到皇帝的寵幸,晉朝皇帝司馬炎的妃子為了奪寵因此有了「羊車望幸」的故事,在沒有遇到楊玉環之前,唐玄宗有「隨蝶所幸」的故事。每到春季,唐玄宗便「使妃嬪輩遍插美花,帝親捉粉蝶放之,隨蝶所止而幸之。後因楊妃專寵,遂不復賜戲也」

上圖_ 唐玄宗李隆基手書《鶺鴒頌》孤本(局部)


為了楊貴妃這一朵鮮花,唐玄宗可謂放棄了整片花園。但也正是因為楊貴妃專寵,與皇帝朝夕相對,二人便也會有矛盾。《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有一天因為楊貴妃太過跋扈惹怒了唐玄宗,於是就將她送回了其堂兄楊銛家中,這一幕像極了夫妻鬧矛盾後,妻子被丈夫送回娘家的樣子。但是到了中午唐玄宗卻「不御食,怒笞左右」。

伺候他的高力士自然明白怎麼回事,就請示皇帝,貴妃回家什麼都沒有帶,要不要把宮裡的常用物品和米麵酒食送到貴妃娘家。有人給台階唐玄宗自然就應允了,送了百餘車物什到了楊府,等到了晚上唐玄宗又把自己的御膳分出一部分,讓送到楊府,高力士「知帝旨,是夕,請詔還」,當時由於宵禁制度長安城內的坊市早已鎖閉,為了迎接貴妃回宮,又將安興坊門打開接楊玉環回宮,「妃見帝,伏地謝,帝釋然,撫尉良渥」,這可能是夫妻沒有隔夜仇最好的註腳。

上圖_ 影視劇《楊貴妃》 楊玉環和唐玄宗


到了天寶九年二月,唐玄宗和楊貴妃又鬧了矛盾。當時唐玄宗設置「五王帳」和自己的兄弟子侄在其中作樂,楊玉環因為百無聊賴就偷拿了寧王的紫玉笛吹,這被唐玄宗發現後,又是一頓無名火起,將楊玉環趕出宮去。

楊玉環的堂兄楊國忠一見貴妃失寵,就請大臣吉溫向皇帝說情,吉溫說到:貴妃只是一介婦人,沒有什麼見識,皇帝真的忍心讓她死在外面嗎?就算是貴妃要死,也應該死在皇家,因為她是陛下的人,怎麼能在外面遭受屈辱呢?唐玄宗提完吉溫的話「帝感動,輟食」。

再一次不吃飯的唐玄宗,又派人去探望楊貴妃,楊貴妃感嘆道:我身邊所有的東西都是皇帝賜予的,只有我自己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於是就將自己的頭髮剪下一綹讓來人送給皇帝,以示訣別之意。見到貴妃頭髮後,唐玄宗「駭惋,遽請入,禮遇如初」。就連給楊貴妃進獻珍寶最為盡心的嶺南節度使張九章和廣陵長史王翼也因為唐玄宗的愛屋及烏分別加授銀青光祿大夫和擢升戶部侍郎。如果最後沒有為了自保而將楊貴妃縊死在馬嵬坡的事情發生,玄宗和楊玉環真可稱得上是大唐模範夫妻。

上圖_ 馬嵬坡上的玄宗和楊玉環


  • 玄宗的「心腹人」

毫無疑問,唐玄宗是一個痴情種子。但是作為開元盛世的締造者之一,到了晚年的唐玄宗卻沒有了早年的銳氣,也沒有了簡拔姚崇為相的識人之明。習慣了歌舞昇平萬人稱頌的唐玄宗,被身邊人「以百口百心之讒諂,蔽兩目兩耳之聰明」,而摧毀他統治根基的安祿山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逐漸成長起來的。

為了撈取政治資本,安祿山每次面見唐玄宗都會大表忠心:願以此身為皇帝死。作為政治手段爐火純青的帝王,唐玄宗剛開始對安祿山這樣的答覆不置可否,反而安排了一次安祿山和太子的見面,自己在暗中觀察。

當安祿山知道對方是太子後,卻並不跪拜,身邊的人斥責他,他便說不知道太子是什麼官。唐玄宗後來就告訴他,太子是皇帝的繼位人,安祿山又回答:「臣愚,比者只知陛下,不知太子」。這樣的回答讓年事已高,擔心太子奪權的唐玄宗十分高興,「嘉其純誠」。

上圖_ 安祿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字軋犖山


除了裝瘋賣傻表忠心,心機深沉的安祿山還秘密結交朝中重要人物為他打探情況,安排他的下屬劉駱谷留在長安作為內應,隨時打探朝廷動向,並記錄成冊向安祿山匯報。

作為唐玄宗和安祿山之間最知名的事,莫過於安祿山這個大胖子為唐玄宗當眾跳胡旋舞的故事。一個肚子垂到膝蓋,自稱有三百五十斤的大胖子旋轉跳躍起來,畫面感十分強烈,但是此時的安祿山早已經是身兼御使大夫、范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等要職的大員,讓一個雄鎮一方的大將在人前如同優伶一樣戲耍,皇帝和大臣自然是甚為開懷,但是作為被嘲弄的對象,安祿山內心又是什麼想法呢?

從天寶六年開始,安祿山愈發得寵,唐玄宗在勤政樓接見大臣的時候,都會在御座東邊設立一架大金雞障(屏風),前面放一張塌,讓安祿山坐在裡面,並且把隔斷用的帘子捲起來,讓大臣們都看到,以此來向朝臣昭示對安祿山的信任和器重。因此當時大臣與皇帝議事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安祿山從皇帝東面撥起御簾出現在眾人面前。

上圖_ 李亨(711年—762年),即唐肅宗


面對這樣的情況,大臣們就算是對安祿山有意見,也不敢公開向唐玄宗奏告,何況還有李林甫、楊國忠為安祿山撐腰,一個個更是噤若寒蟬。當時的太子李亨就向玄宗進言「自古幄坐非人臣當得,陛下寵祿山過甚,必驕」,但是唐玄宗卻不以為然,還對太子說,讓安祿山坐在金雞障前面是為了對其施厭勝之法。這樣的說法不是唐玄宗老糊塗了,就是他為了敷衍太子而說的假話。

隨後唐玄宗不僅賜給安祿山丹書鐵券,還封他為柳城郡開國公,進而又加封他為東平郡王,甚至當有人告訴唐玄宗,安祿山心懷不臣之心時,反而被皇帝綁起來送給安祿山。

上圖_ 安史之亂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反叛,率蕃、漢之兵十餘萬,以誅殺楊國忠為名,並歷數楊貴妃和其姊妹虢國夫人等人罪行,從幽州南下,十二月就攻破了大唐的東京洛陽。此時唐玄宗準備禪位給太子,讓太子撫軍討伐安祿山,但是楊國忠卻害怕太子即位後將楊家推出做替罪羊,就求楊貴妃從中謀劃,於是楊貴妃口含土塊跪在唐玄宗面前,請皇帝收回成命。唐玄宗又一次敗給了自己的美人和內心的權力慾望,撤回了禪位的命令,導致大唐失去了最後一次正面擊敗安祿山的機會。

隨後安祿山在潼關擊敗了大唐名將哥舒翰,唐玄宗帶著眾人西幸,軍變之下,楊貴妃死在馬嵬坡。安祿山、楊玉環和唐玄宗像是三個演員,互相推動著歷史劇情的前進,以楊玉環為首的楊家成為安祿山在朝廷站穩腳跟的第一步,唐玄宗的盲目信任成為了安祿山野心和勢力壯大的推手,安祿山又成為楊貴妃和李隆基的催命鬼,這一步步,都是相輔相成,從開始種下惡因,到最後結成苦果。只是不知李隆基從四川再回到殘破的長安城,整日面對著楊貴妃的畫像時內心又會泛起怎樣的波瀾?


文:魏四維

參考資料:

【1】《舊唐書》 後晉 劉昫 等撰 中華書局

【2】《新唐書》 北宋 歐陽修 等撰 中華書局

【3】《開元天寶遺事》 五代 王仁裕 撰 中華書局

【4】《安祿山事跡》 唐 姚汝能 撰 中華書局

【5】《明皇雜錄》 唐 鄭處誨 撰 中華書局

【6】《大唐傳載(外三種)》 唐 不著人 等撰 中華書局

【7】《唐人小說》 汪辟疆 校錄 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