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遼人」為什麼會從大明倒向大清?

歷史研習社 發佈 2020-08-31T02:31:06+00:00

在明末的遼東戰場上,「遼人」是後金與明中央政府爭奪的核心所在。作為東北地區的漢族區域群體,「遼人」因長期的邊塞生活而具有了特殊的社會性格,也使得他們在明清之間不斷遊走投機。歷史的結果證實,「遼人」與「遼軍」這一漢人群體的主體部分最終倒向了異族統治下的大清。是什麼讓這群邊疆漢人最終放棄了漢人正統的大明呢?01 「遼人」所在。東北地區的漢族,主要聚居於遼東都司轄境內,當地土著漢族、衛所軍戶和流人是其主體。這裡「華人十七,高麗土著歸附女真野人十三」,是多民族雜居地帶。

文/王凱迪

在明末的遼東戰場上,「遼人」是後金(清)與明中央政府爭奪的核心所在。作為東北地區的漢族區域群體,「遼人」因長期的邊塞生活而具有了特殊的社會性格,也使得他們在明清之間不斷遊走投機。歷史的結果證實,「遼人」與「遼軍」這一漢人群體的主體部分最終倒向了異族統治下的大清

是什麼讓這群邊疆漢人最終放棄了漢人正統的大明呢?

01 「遼人」所在

東北地區的漢族,主要聚居於遼東都司(即狹義的「遼東」,遼河以東)轄境內,當地土著漢族、衛所軍戶和流人是其主體。這裡「華人十七,高麗土著歸附女真野人十三」,是多民族雜居地帶。當時遼東境內的高麗、蒙古、女真等族由於長期與漢族長期通婚雜居而逐漸漢化;而東北漢人則在民族聚居與軍事化中,變成了豪爽、粗獷、「性悍善騎射」,兼有塞外生活特色的「邊民」。

正因如此,內地漢人儘管承認東北漢人的血統身份,但是對於他們的文化特色與習性仍懷有戒備。內地漢族人以「遼人」稱呼東北漢人,顯然是將山海關內、外之漢族人區別開來,並明顯具有一定的歧視之意。

在這樣的背景下,遼人「作為邊民,他們已形成了自己的社會」,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

02 抵抗之意

在明萬曆四十六年(金天命三年,1618)金軍占領撫順,到天啟六年(金天命十一年,1626) 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去世的9年中,遼人作為本地的原住民,對女真族征服遼東所表現出的態度是複雜而值得玩味的。

在這9年之中,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為名,裹挾整個建州女真以狹隘的民族復仇情緒沖入漢人的城池村莊,對所掠之地屠殺、擄掠,尤其是占領遼西後,將遼西之民盡徙遼東。儘管八旗兵具有明軍難以比擬的軍事優勢,但是在守土自衛的理念下,從八旗兵初襲遼東,到遼、沈失陷,大多數明軍還是奮勇抗擊;普通老百姓則以逃難為主,或遷入遼西,或走之朝鮮,還有很多遼地文人死於節義。

然而,由於16世紀末壬辰援朝戰爭後遼鎮軍事的衰落,17世紀初高淮亂遼帶來經濟上的摧殘與政治上的人心瓦解。遼人內心對明朝中央政府的情感上開始越來越矛盾,失望也越來越大。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大多數遼人即使不投降賊虜,也難以鼓起保家衛國的決心,更多的遼人則是選擇了麻木與逃避。

03 徹底決裂

徹底摧毀遼人對明朝認同感的,則是明清戰爭全面化後明政府的一連串舉措。首先,從各地調來的援遼部隊素質參差不齊,「援卒之欺凌詬誶,殘遼無寧宇。」其次,遼地漢軍基層長期的低收入狀態導致其在常年戰爭中「赤貧化」,最後,明政府對蒙古與女真降夷的處理方法——收降夷而雜處民廬,令其淫污妻女,侵奪飲食——更是徹底將遼地民眾推向了政權的對立面。

反觀清王朝方面,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後,積極調整努爾哈赤的極端民族政策,改善漢族待遇,並以軍事勝利為後盾,重用、「恩養」漢官為政治號召,積極爭取「遼軍」,終於化頑敵為羽翼!大批 「遼人」加入清軍,成為了滿洲八旗中的漢八旗,從而直接躋身於清政府的統治集團內部,成為了利益的共享者。

如此對比之下,遼人用腳投票選擇清王朝確實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了。

參考文獻:

1.明史

2.中國全史百卷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