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武術:太極理論書籍大量湧現

新民網 發佈 2020-08-26T12:31:56+00:00

民國時期,提倡國粹體育的呼聲高漲,中國傳統的武術逐漸為人重新認識,一些以研究武術和開展武術活動為宗旨的新興社團紛紛建立,取代了舊式武棚、秘密結社等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組織形式,逐漸向近代體育組織轉化。

民國時期,提倡國粹體育的呼聲高漲,中國傳統的武術逐漸為人重新認識,一些以研究武術和開展武術活動為宗旨的新興社團紛紛建立,取代了舊式武棚、秘密結社等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組織形式,逐漸向近代體育組織轉化。西方體育推動了傳統武術的革新,武術進入體育課,使原來師徒相承練習法改變為課堂式團體教練法。武術進入了競技運動場,成為表演比賽項目。武術競技觀、體育觀得到確立,武術研究逐步開展。總的來看,民國時期的武術有巨大的發展與演變。

武術社團組織的演進1911年辛亥革命後,武術活動逐步活躍起來。當時各界人士倡導「強國強種」。中國傳統武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一些有識之士積極倡導和組織以研究武術和開展武術活動為宗旨的社團,不少城市相繼建立了武術組織。

在民國時期眾多的武術組織中,影響較大的是精武體育會。其前身是1909年武術名家霍元甲創立的精武體操學校,1910年改為精武體育會。它「以提倡武術,研究體育,鑄造強毅之國民為宗旨」。廣羅全國武術名家,培養技擊人才,融合眾家之長,消除門戶之見,運用多種形式傳播推廣武術。該會設教的武術種類繁多,包括:譚腿、功力拳、十字戰等50多種單練拳術;各類拳術對練20多種;達摩劍,八卦刀、群羊棍、奪門槍等十路兵械;對槍、單刀對大刀等器械對練50多路。精武體育會成立後發展很快,先後在紹興、漢口、廣州、佛山、汕頭、廈門、南昌、南寧、天津等地建立精武會分會。1920年前後,又發展到東南亞各地,如新加坡、吉隆坡、雅加達、三寶壟、泗水、西貢、馬六甲等華僑聚居地均設有分會。在吉隆坡還成立女子精武體育會。據不完全統計,到1929年,精武會已有分會42個,會員總計逾40萬。

民國時期,隨著武術活動的開展,民間武術社團日益增多,除精武體育會外,上海還有中華武術會、中華國技研究會、致柔拳社、武當太極拳社、匯川太極拳社、尚德武術研究社、鑒泉太極拳社、上海聚勝體育會、忠義國術社、上海民生國術研究社等30多個武術會社。當時北京先後成立了北京體育研究社、中華尚武學社、北京武術體育會、中華國技武術研究社、國強武術研究社、四民武術研究社、正義武術研究社、北京健民國術傳習社等20多個民間武術社團。其他地方也有一些武術組織。如天津中華武術會、四川武術會、重慶冀蜀國術館、青島中華武術會、山東武術傳習所、黃縣國術研究會、安徽拳術研究會等。

這些民間武術社團,已不同於舊式武棚、秘密結社等,而是按近代體育的組織形式組建機構,面向社會公開招收會員,教師大都採用聘任制。如上海中華武術會成立後,聘楊奉真、于振聲傳授教門彈腿。1928年7月上海儉德會國術社成立,特邀孫祿堂表演和指導形意拳、八卦掌及太極拳。致柔拳社特邀李景林傳授劍法,楊澄甫指導太極拳。這些以研究、傳授武術技藝為主的新興社團的建立,推動了武術社會化的進程,使武術由自發性質、適合於個體而逐漸成為一種適合於群體的大規模的社會化文化形態。

作為官辦性質的武術組織,規模較大的是南京中央國術館。該館系由張之江等人發起,於1928年正式組建。繼中央國術館成立之後,各省市國術館紛紛成立。到1933年底,已有北京、上海、青島、江蘇、四川、浙江、河南、山東、甘肅等24個省、市建立了國術館,各省的縣級國術館達300餘所,許多區、村也設立了國術社,從而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國術館系統。對武術的傳播發展、提高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武術進入學校體育課程民國建立以後,有識之士吸取西方先進體育教育經驗,廢除兵操,革新和豐富體育課內容,增設體育科系,開辦各種體育專科學校。在興辦新學的浪潮推動下,一些學校相繼在體育課中增設武術課,使武術成了學校體育課程中的主要內容之一。

創立較早的中國體操學校,以「發揮全國尚武精神」為宗旨,將武術列為教學內容之一。1912年後該校曾聘精武體育會趙連和、盧煒昌等人兼任武術課教師。北洋法政學校注重體育,「議添技擊一門,以振作精神」,並聘形意拳名家劉殿琛擔任該校教師,是時「全校生徒,翕然從之,課餘練習,未或稍懈。」(《形意拳術扶微·張恩綬序》)形意拳家靳雲亭受聘於工藝學堂、育德學校任武術教師。于振聲於1915年曾應南京高師之聘,傳授武術。1912年北京體育研究社成立後,「京師各校,漸向社中聘請教員」,教授武術。(《體育叢刊》北京體育研究社 1924年版)聘請教師教授武術自此形成風氣。

為了使武術列入學校體育課,很多有識之士和民間團體都從不同角度提出意見和方案。1914年,徐一冰在《整頓全國學校體育上教育部文》中,建議將武術列為中小學和師範學校的正課。1915年4月,在天津召開的全國教育聯合會第一次會議上,北京體育研究社委託北京教育會代為提出《擬請提倡中國舊有武術列為學校必修課》議案。議案認為,學校體育「皆襲他人形式,未克振己國之精神,故興學二十幾年,而國民之強健,未見有若向之進步也,故擬提倡中國舊有武術,以振起國民勇往直前之氣」。(《體育叢刊》1924年版)教育部採納了此建議,明令「各學校應添授中國舊有武技」。至此,武術被列入各級學校體育課程走向了合法化。

1913~1915年,全國各級學校運動會上相繼推出武術項目。如1913年12月8日上海工業學校和徐家匯高等工業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即有刀、槍、棍、劍、拳等武術表演。1914年11月在江蘇省召開第一屆省聯合運動會(主要是以學校為單位參加),武術表演與比賽項目有譚腿、功力拳、刀術、柔術、大鐵刀等。1915年11月舉行第二屆全國運動會,競賽項目中武術約占1/6,水平也有提高。

1918年全國中學校長會議決議以《中華新武術》列為全國各中等學校正式體操,教育部即通令各校實行。同年第四次全國教育聯合會也通過了以《中華新武術》為全國高等以上學校並各專門學校之正式體操」的建議。1919年,國會通過並令全國實行。《中華新武術》系由馬良等人1911年發起創編,並於1914年修訂。分摔跤、拳腳、棍術、劍術四科。《中華新武術》取傳統武術動作為素材,借鑑兵式體操的操練方法,分段分節地配以口令。在教學步驟上,按基本教練、連貫教練、對手教練、連貫對手教練等步驟循序進行,以適應於團體教學和操練,為武術進入學校提供了可行的形式。《中華新武術》為改變武術傳統教學方式,使之向近代體育教學方式轉變作了有益的嘗試,為武術的推廣和普及開闢了一個新的途徑。

1923年,教育部正式把體操課改為體育課後,我國學校體育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據北京體育研究社1924年6月對北京、河北、遼寧、吉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湖北、陝西、四川、廣東等地的40所中等以上學校的調查,將武術列為正課的占52.5%;在課外開展武術活動的占22.5%。至30年代中期教育部公布的《中華體育課程標準》和《大學體育課程綱要》中,都規定了國術為必修課,而且拳種和器械套路不斷增多,武術教學趨於系統化。如1928年南京國民黨政府公布的民國學校法規定:小學中高年級、初高級中學和師範的教學內容中,應設有太極拳操或國術課。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暫行大學體育課程概要》的教學大綱里,列少林拳、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拳、刀術、棍術、槍術、劍術、摔跤、搏擊等為必修課,同其他體育內容一樣,不及格者不得升級或畢業。這反映了學校體育課程對武術的重視程度及武術課正逐步走向正軌。

這一時期,培養體育師資的學校也有所發展。1912~1927年,相繼開辦了27所培養師資的體育學校和設有體育專修科系的學校。其中一些學校開設了武術課。如南京高等體育師範、浙江私立體育師範學校、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等。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於1917年創立體育科,在課程內容中,武術列為術科之首,設有拳術和柔術。1921年開辦的上海體育師範學校是一所培養國術教師的專門學校。國民政府時期體育專業教育繼續向前發展,在原有基礎上,又興辦了一些國立體育專科學校和體育科系。這些學校的師資、設備、教學質量都有較大提高,教學科目中都設有國術課。1933年中央國術館在南京創辦國術體育傳習所(1936年改名為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所設國術課程有:新武術、十路彈腿、四路查拳、八極拳、形意拳、太極拳、對打、刀術、劍術、棍術、中國式摔跤等。

武術進入學校體育課,提高了武術的教育價值功能,使之成為振奮民族精神,鑄就尚武國民的教育手段,擴大了武術普及面,拓廣了武術的領域,同時也促進了武術自身的發展。武術成為學校體育課的內容,學校課堂式的集體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武術師徒相承的單一傳授方式,對編寫武術教材、研究武術理論、技術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國術國考與武術競賽活動民國時期,隨著「國粹體育」和民族體育的弘揚,人們對體育、武術本質認識不斷深化,武術的競技價值也得到肯定,人們認為「欲振興國術,非積極提倡比試不可」。通過競技可振作尚武精神。正是在這種強烈的民族觀念的驅使下,武術競技觀興起,同時,在西方競技體育的影響下,武術逐漸走向現代體育運動會的競賽場。

民國時期,全國、大區、省、市不同級別的體育競賽已初步形成制度。在地區性及全國運動會上陸續推出武術競賽項目。1914年11月江蘇召開第一屆省聯合運動會時,譚腿、功力拳、刀術、柔術以及其他一些拳技作為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出現在運動會上。1924年舉行第三屆全國運動會,武術套路列為表演項目,並制定了按手、眼、身法、步等技法評分的規則。1933年在南京舉行第五屆全國運動會,設立了男子組和女子組國術錦標賽。男子設拳術、摔跤、器械(刀、槍、劍、棍)、彈丸。女子設拳術和器械。各按重量級、中量級和輕量級分組。1935年在上海舉行第六屆全國運動會,男子國術設拳術(單人、對手)、器械(單人、對手)、摔跤、射箭、彈丸、踢毽、測力等7門15項,女子國術項目與男子同,惟摔跤與測力不分級。

在全國運動會的影響下,全國各大區、省、市相繼開始舉辦體育運動競賽。如華北、華東、華中、華南等都舉行了地區性運動會。其中,華北運動會尤盛,1913~1934年共舉辦了18次,武術最初作為表演項目,後來被列為運動競賽項目。如第15屆華北運動會上表演了太極拳。第16屆華北運動會,國術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包括摔跤、拳術、槍術、刀術、棍術、劍術、對練器械等。第17屆華北運動會上制訂了武術表演比賽規則和細則,設摔跤單項錦標。1934年舉行第18屆華北運動會,武術表演賽分為單練拳術、對練拳術、單練器械、對練器械四項,進行分項比賽評獎。地區性運動會除了華北運動會外,還有1913年舉行的華東運動會、1923年舉行的華中運動會,都列入了武術表演、比賽。

這一時期的武術,除參加綜合性運動會外,還組織了武術運動會。1923年4月在上海舉行「中華全國武術運動會」,是武術史上第一次單項運動盛會。參賽的有精武體育會、北京體育研究社、天津進德武術研究會、上海武德會、山東武術傳習所、中華武術會等20多個單位,共400餘名選手。有團體、單練、對手三種形式,共有百餘個項目。這次武術運動會採用了近代體育競賽的形式,改變了廟會獻技與擂台打擂的傳統競賽形式。此後,1929年在杭州舉行了國術遊藝大會,1930年在上海舉行了國術比賽,都是按照現代體育競賽形式進行的。

1928年和1933年,南京中央國術館共舉辦了兩屆「國術國考」。第一屆國術國考(1928年10月)在南京公共體育場舉行。山東、河北、北平、南京等17個省、市國術館和中央國術館共333名應試者參加考試。分為預試和正試。預試為單人表演,項目包括拳術、刀、劍、槍、棍;正試為兩人對抗比賽,項目包括:拳腳門(散手),摔跤門,棍槍門(長兵),刀劍門(短兵)等。預試及格方可參加正試。正試未按體重分組,只以抽籤分組進行淘汰賽。比賽無任何護具,也不作時間限制。第二屆國術國考於1933年10月仍在南京公共體育場舉行。來自湖北、河南、青島、重慶、湖南、漢口、福建、貴州、山西、山東、河北、北平、天津、浙江、上海、江西及中央國術館等20個單位429人參加考試。這次考試大致沿襲第一次國術國考的作法,有所改進的是:預試有了評分細則;對抗比賽按體重分組;有統一的護具;增設了搏擊和女子對抗比賽。國術國考雖有種種不足,但它制定和實踐了武術拳械單練與對搏的比賽規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武術競技的發展。

武術進入運動競賽場,是民國時期武術一大進展。武術競賽中借鑑了西方現代體育的比賽方法,使武術改變了傳統的競賽形式,在向現代體育演進過程中邁進了可喜的一步。但由於這一時期競賽規則仍顯粗疏,武術競賽特別是武術對抗賽終未表現出應有的特色。

武術在海外傳播民國時期,我國國術團體先後派出武術名手分赴海外表演、執教,傳播武術。精武會總部率先向海外派出武術名師到各分會執教。1929年8月,福建永春組成閩南國術團,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各地巡迴表演。1936年1月,中央國術館和國術體育專科學校聯合組織南洋旅行團,代表團由國術隊和籃球隊組成。張之江任團長。國術體專總務主任龐玉森任國術隊領隊。隊長為楊松山。隊員有:張文廣、何福生、溫敬銘、李錫恩、康紹遠、馬正武、馬文奎、張登魁、李鳳鳴。該團先後在新加坡、吉隆坡、金保、怡保、太平、檳城、馬尼拉、香港等地,歷時3個多月,進行了65場表演。所到之處,受到了熱烈歡迎。

1936年8月,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柏林舉行。中國派出了140人的代表團,其中包括由11人組成的國術表演隊。男隊員有張文廣、溫敬銘、鄭懷賢、金石生、寇遠興、張爾鼎;女隊員有翟漣源、傅淑雲、劉玉華。7月22日到達柏林。7月底武術隊在漢堡街頭和漢堡大劇院表演兩場。武術隊的精彩表演受到漢堡市民的熱烈歡迎,尤其是空手奪槍,每次表演都要重演五六次。8月11日奧運會的表演項目正式開始,在可容納3萬人的露天劇場進行。表演項目有:太極拳、各種拳術、對練及飛叉等20多項。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表演,博得觀眾交口稱讚。武術隊還應邀到法蘭克福和慕尼黑進行表演。每次表演後,都被熱情的觀眾簇擁著,要求籤名留念。中國武術隊的表演,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增添了光彩,也向世界體壇展示了中國武術的風采,這可視為中國武術走向世界的開端。

武術研究逐步開展20世紀20~30年代,由於西方體育的強烈衝擊,急劇改變著中國傳統體育的歷史面貌和思想觀念,人們對武術的認識不斷深化,開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我國傳統的武術,一些有價值的武術論著先後出現,武術研究工作逐步開展。

早在20年代,武術史學家唐豪就積極倡導武術的科學化,對武術界的宗派門戶之風以及牽強附會武術歷史淵源的謬說進行了批判。他廣泛查錄文獻,收集民間武術資料,深入實地考察,先後撰寫了《太極拳與內家拳》、《少林武當考》、《行健齋隨筆》、《內家拳》、《中國武藝圖籍考》等論著,這些論著材料翔實,推理細密,結論公允,為武壇揚棄附會玄虛的種種傳說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據。唐豪的開拓性研究,奠定了現代中國武術史學的科學基礎。民國時期,對武術歷史研究有重要貢獻的還有徐哲東,著有《國技論略》、《太極拳考信錄》等。

這一時期,武術家們整理的傳統拳械論著頗多。姜容樵編著了20多種。其中包括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少林拳以及刀、劍、棍、槍等兵械的練法。其他還有孫祿堂《八卦掌學》、《太極拳學》、《拳意述真》,劉殿操《形意拳術扶微》,吳志青《教門彈腿圖說》,許厚《太極拳勢圖解》,陳微明《太極拳術》,徐致一《太極拳淺說》等。這些著作包括拳械源流、基本動作和技法,以及套路動作圖解,保留了前代流傳的拳械技術和技法。有的書中還增加作者體會,編入技法歌訣等。這些整理、總結和分析,無疑是對傳統武術的再認識。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著作中開始用現代自然科學作為理論依據,從心理學、生理學等角度對武術進行研究。如《太極拳淺說》中有「太極拳與心理學之關係」、「太極拳與生理學之關係」、「太極拳與力學之關係」等內容,開始用現代科學的觀點認識研究武術。

民國時期,武術組織出版了一些武術刊物,如中央國術館的《國術周刊》、《國術季刊》、《國術特刊》,北京體育研究社的《體育季刊》,上海中華武術會《武術會月刊》等。刊物上發表了諸多有關武術研究的文章,在研究武術,宣傳武術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原標題:民國時期武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