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廳「重歸」:修繕前先搭建了一座「虛擬音樂廳」

新民網 發佈 2020-09-02T20:44:16+00:00

今天下午,尚未正式對外的上海音樂廳開放媒體探班。記者看到,上海音樂廳修繕後,保持了「修舊如舊」的風貌,但在許多看不見的細節上進行提升。

圖說:音樂廳北廳內,16根氣度非凡的羅馬式裝飾柱由內至外逐一按原材料、原工藝、原風格進行全面修復。陳夢澤攝影(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經歷一年半的修繕後,有著90年歷史的上海音樂廳將於9月6日重新開業。今天下午,尚未正式對外的上海音樂廳開放媒體探班。記者看到,上海音樂廳修繕後,保持了「修舊如舊」的風貌,但在許多看不見的細節上進行提升。

圖說:上海音樂廳觀眾廳

觀眾廳穹頂有19種塗料色樣

熟悉上海音樂廳的觀眾都知道,觀眾廳上方的海上藍雕花穹頂鑲嵌著金色雕花,十分引人注目。在此次修繕過程中,在檢測單位評估大穹頂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對大穹頂裝飾層進行花形缺陷修補、開裂部位修復等。

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上海音樂廳修繕工程技術總監谷志旺告訴記者,修繕前,項目團隊對大穹頂及其周邊圖案色彩現場取樣,通過電腦比對配色確定不同區域的19種塗料色樣,再分區描繪、逐個上色、匠心細作,保證大穹頂修繕前後飾面光彩一致。

圖說:東廳水磨石地面「修舊如故」

東廳水磨石地面「修舊如故」

「音樂廳二樓東側的休息廊,在2002年前是一個排練廳,此次修繕的時候,施工人員在鋪設的亞麻油地板下方,發現了一塊1930年殘缺的水磨石。」谷志旺告訴記者,這可以說明鋪設的亞麻油地板並非歷史原物,而是2004年修繕時新做的飾面部分。考慮到與相鄰保護空間的整體協調,施工團隊決定進行「修舊如故」的復原,按照水磨石歷史地面恢復。

施工團隊發現,這塊水磨石的樣式與北廳的水磨石一致。為此,施工團隊根據北廳水磨石的樣式,通過4次比選,進行原材料、原工藝復原。「水磨石工藝非常複雜,講究色彩、花紋的配比。我們做了很多次適配小樣,才成功恢復了富有音樂廳歷史特色的水磨石拼花地面。」 谷志旺說。

圖說:觀眾廳穹頂

修繕前先搭建「虛擬音樂廳」

做優秀歷史建築的修繕,遵循的是原材料、原工藝。因此,最難的就是原來資料、圖紙的缺失。修繕前,項目團隊到檔案館尋找資料、報刊,向老業主尋找以前的歷史照片,把所有搜集到的資料都在電腦中建立了「電子檔案」,還對上海音樂廳進行了三維雷射掃描、無人機航拍、近景測量等,在電腦里先搭建了一個「虛擬音樂廳」。

記者獲悉,這套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團首次研發的基於5G+BIM的歷史建築全生命期數字孿生平台,後續還能對上海音樂廳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測和預警,實現劇場智慧運維管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