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免疫宣告無效!多國發現新冠「二次感染」,打疫苗還有用嗎?

fx168財經網 發佈 2020-08-26T02:33:20+00:00

據多家媒體24日晚間報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一名33歲男子先後在今年3月和8月兩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據多家媒體24日晚間報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一名33歲男子先後在今年3月和8月兩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這也是全球首例被官方確認「二次感染」的病例。

全球多地發現「二次感染」

綜合無線新聞、香港01等香港媒體24日報導,被證實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為一名33歲男子,他於今年3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復出院,8月初經英國到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後接受檢測再度確診。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所以判斷為康復之後的二次感染,而不是「復陽」病例。

這次研究團隊主要人員包括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的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臨床副教授杜啟泓等。研究人員發現,患者兩次受感染的病毒基因組屬於不同的基因分支,兩次的病毒之間共有24個不同的核苷酸。同時,研究團隊在9種蛋白質中發現胺基酸的差異,包括第一次感染的病毒中發現ORF8蛋白缺少58個胺基酸。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結果顯示新冠康復病例獲得的抗體可能不足以支持四個多月,但也不能排除病毒在歐洲完成變異,使得此前產生的抗體無法提供完全保護。目前仍需要後續的研究才能判斷病毒改變的程度,以及對免疫效果的影響。

該團隊還指出,以往就有證據顯示,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抗體水平會在其感染數個月後逐步下降。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認為,此次出現的二次感染病例,說明確診新冠肺炎即使康復後,可能也並非「一世免疫」,新冠病毒或許會像流感病毒等一樣,長期在人群中存在。他還表示,二次感染病例的出現也會對疫苗的研究有所啟示。

對於這次「二次感染病例」,世衛組織流行病學家瑪麗亞·范克爾霍夫在周一的簡報會上表示,目前全球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400萬人,需要站在人口水平的角度來看待這樣的事情。

范克爾霍夫同時表示,她目前正在研究香港的案例,目前只能確認感染患者能夠產生免疫反應,但免疫反應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仍不清楚。

香港之後,荷蘭國家廣播公司NOS當地時間25日援引病毒學家的話說,荷蘭和比利時各有一名患者已被證實第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

荷蘭患者是一個免疫系統較弱的老年人。病毒學家強調說,確定是否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需要對第一次和第二次感染的病毒進行病毒基因檢測,以查明兩種病毒是否略有不同。荷蘭政府顧問庫普曼斯表示,人們預計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她說:「有人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這並不會讓我感到緊張,我們必須看看這是否是經常發生。」

報導指出,比利時患者目前有輕度症狀,但「這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表明患者在第一次感染時產生的抗體不足以防止第二次感染稍有不同的變異新冠病毒。病毒學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情況是否罕見,或者「還有更多的人在康復六個月或七個月後可能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群體免疫無效

「二次感染」意味著群體免疫宣告無效,消息一經發布就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對此,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25日在其個人微博上表示,「再感染」病例非一般意義上「復陽」,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據,包括病毒培養,需要證實是屬於核酸陽性,還是活病毒。同時徹底比較兩次感染病毒的核酸全序列。這還需要看港大進一步發表的學術論文,新聞報導級別的還不能提供充分的學術信息。

張文宏指出,「再感染」關乎免疫的持久性,也關乎未來疫苗保護的時間和重複接種疫苗的間歇時間。這次四個月後就發生再感染,還是屬於個例,這個問題應該在更大的感染後人群中觀察,全球目前有2200多萬人感染過,如果「再感染」成立,那麼在新冠高發和流行地區,再感染會成為常態。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表示,該名病人8月在歐洲感染了當地流行、帶有D614G變異的新冠病毒,返港時病毒量高、周期閾值(CT值)26.69,當時沒驗出任何抗體,直至住院5日才驗出IgG抗體。換言之,他自4月14日出院,抗體4個月內消失。

此前,《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在8周時間裡,81%的無症狀感染者體內抗體會減少,而有症狀人群中抗體減少的比例為62%。

同時,不到60天的時間裡,竟然有40%的無症狀感染者體內抗體會降低到無法檢測的水平。而即便是有症狀的確診者,也會有12.9%的患者抗體下降到無法檢測。換句話說,2個月後,就有的患者已經沒抗體了。

袁國勇認為,研究結果表明,新冠患者首次染病康復後,免疫力不足以維持超過4個半月,意味著病人感染後,免疫力未必能夠維持較長一段時間,也表明康復者未必不用接種疫苗。

抗體是一種蛋白,並不會永久存在於血液中,而是隨著時間進行會發生降解,而且產生抗體的記憶B細胞也會逐漸消失,從而降低了抗體濃度。在抗體濃度低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去接觸新的病毒,那麼極有可能會引發新的感染。

以往大多數新冠康復者都有血清中和抗體,因此普遍認為他們康復後不會受感染。但研究團隊發現,有證據顯示部分患者的抗體水平可在數月後「逐漸下降」;個別患者在康復期間,呼吸道分泌物內的病毒RNA數量水平仍然高,屬可驗出陽性結果的水平,這種情況可以長達3個月。

除了抗體會隨著時間迅速減少,病毒變異也令寄希望於群體免疫的國家防不勝防。

最新一例引發關注的病毒變異情況來自馬來西亞:8月16日,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稱,在現有確診病例中,確認了4例D614G變異毒株。

據報導,馬來西亞官員在公布確認4例D614G變異毒株時,指出突變毒株「具有10倍的傳染性」,引發廣泛討論。

8月15日,印媒報導稱,印度研究人員在東部奧里薩邦,發現了73種新冠病毒毒株的變種。首席研究員達斯博士稱,研究人員對包括752個臨床樣本在內的1536個樣本測序,最終首次在印度報告了兩個新的病毒譜系。

俄羅斯6月底也表示,在俄境內傳播的新冠病毒發生突變,但專家認為突變未導致病毒性狀發生重大變化。

日本專家8月9日指出,日本流行毒株發生少量鹼基變異,或自6月下旬起從東京擴散;一天後,韓國通報從境外輸入病例中,發現3種影響傳染的「突刺蛋白」變異事例……

此外,越南、冰島等國均傳出發現新冠病毒變異的情況。

疫苗還有用嗎?

說到這,可能就有人有疑問了,「如果連康復者都不能免於二次感染,那麼我們還有必要研發疫苗嗎?畢竟疫苗的作用也是讓人體產生抗體。」

對此,世衛組織曾表示,要對抗新冠病毒,人體可不是只靠抗體,需要以抗體為主的體液免疫和以效應細胞為主的細胞免疫雙雙出擊!

正因為如此,才需要研發疫苗,通過疫苗持續讓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同時激活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而且會進行多次的疫苗接種,從而不斷強化特異性免疫。

據科普中國報導,疫苗能夠同時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並通過多次接種強化免疫,可以說是對抗感染的重要策略。

對於病毒變異問題,上海交大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教授、上海市免疫學會副理事長王穎表示,公眾其實不必對新冠病毒的變異感到恐慌,這些變異造成目前研發疫苗失敗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一方面,在研新冠疫苗有足夠多的位點,可以產生免疫保護作用,很多基因位點的突變,不一定會讓疫苗失效。

另一方面,新冠病毒變異再快,也在冠狀病毒的大類里,目前大數據研究發展迅速,一旦有新變異出現,可以快速指導疫苗的改良。

研究人員也表示,除非患有慢性疾病,否則二次感染病例的症狀都不會太嚴重,估計死亡率等數據有可能下降。

事實上,新聞上已經報導過多起二次感染或者康復後復發的情況。而在動物實驗中也觀察到了類似的情況。比如,一篇在恆河猴身上的實驗就證實,在恆河猴感染28天後,繼續讓其接觸新冠病毒,結果猴子發生了二次感染。

比較讓人欣慰的是,恆河猴二次感染後痊癒時間要比初次感染更快,感染的影響也相對小些,這也讓研究人員推測,人類是不是也會有相似的情況,如果發生二次感染,可能症狀就沒有初次感染那麼重了。

據金融時報報導,其他研究人員從香港這起病例得出令人欣慰的結論,因為這起二次感染是無症狀的——似乎表明患者的免疫系統可能阻止了疾病發展,儘管沒能阻止病毒進入其體內。

「很難從一次觀察作出任何有力推斷。」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 COVID-19基因組項目的傑弗里•巴雷特(Jeffrey Barrett)表示。「情況或許是這樣:當二次感染確實發生時,症狀不很嚴重,儘管我們不了解這名患者被再次感染後是否具有傳染性。」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微生物發病學教授布蘭登•雷恩(Brendan Wren)表示:「病毒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變異是可以預料的。這是一例非常罕見的二次感染病例,它不應否定全球開發COVID-19疫苗的努力。」

不過,這起病例說明了新冠病毒可能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在人群中長期存在,此前痊癒的患者也需要注意保持社交距離以及接種疫苗。

為儘快控制疫情蔓延,全球多國加快疫苗研發步伐。俄羅斯已註冊首款新冠疫苗「衛星V」。印度總理稱該國將大規模生產本土新冠疫苗;南非17日啟動第二個疫苗臨床試驗;古巴國產疫苗即將投入臨床測試。

儘管疫苗研發的捷報頻傳,但在疫苗正式投入使用前,專家警告稱,民眾仍應保持警惕,遵守防疫規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