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病理科是怎麼把標本「變成」報告的?

健康界 發佈 2020-08-25T04:56:32+00:00

作者:北京北亞骨科醫院醫院裡通常都有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科室,他們一般「不說話」,以至於很少有患者知道這個科室的存在,但是只要他們說話了(當然主要是通過紙質報告的形式),臨床醫生和患者都會非常重視,因為他們的報告經常提示了關於患者疾病的關鍵信息,甚至決定了今後疾病的走向,這個科室就

作者:北京北亞骨科醫院

醫院裡通常都有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科室,他們一般「不說話」,以至於很少有患者知道這個科室的存在,但是只要他們說話了(當然主要是通過紙質報告的形式),臨床醫生和患者都會非常重視,因為他們的報告經常提示了關於患者疾病的關鍵信息,甚至決定了今後疾病的走向,這個科室就是病理科。很多老百姓,甚至很多臨床醫生都有相同的疑問:送到病理科的標本,是怎麼「變成」病理報告的呢?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首先,臨床醫生在認真評估了患者的病情後,會跟患者溝通下一步病理檢查的方案,包括什麼時間,用什麼方法,從什麼部位取什麼樣的細胞或組織,其中有哪些風險和注意事項,有時也要簽署知情同意書。

然後,在某個時間,臨床醫生通過外科手術、穿刺技術、內鏡技術等方法把某個部位的細胞或組織提取出來,用容器裝好(多數情況下還要加固定液)送到病理科。病理科工作人員會先對標本進行8小時左右固定(大的標本還要剖開固定),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固定液滲透到組織的各個部分,使細胞和組織的形態保持不變,這樣將來通過顯微鏡看到的細胞就跟它在患者體內的時候是一樣的了。

接著,病理科會對固定好的標本進行肉眼觀察及取材,主要目的就是把標本切成統一的規格,放在包埋盒中,病理醫生會通過觀察標本的大體狀態而選取最具代表性的位置進行切割。包埋盒會放置在脫水機中,它們會經過一個晚上的脫水和浸蠟,第二天早上,標本中的水分就被神奇地置換成了石蠟。

之後,標本會經過包埋、切片、撈片、烤片等操作製作成白片,白片再經過脫蠟、脫苯、梯度至水、蘇木素-伊紅染色、封片、貼標籤等一系列的操作,一張HE染色切片才算完成!

最後的環節就該病理醫生上場了,他們會在顯微鏡下觀察切片,從細胞的形態上分析細胞有沒有什麼問題,有時還要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影像學的資料,最後病理醫生寫出病理診斷並把報告列印出來,並交到臨床醫生或者患者手上。

這樣一份沉甸甸的病理報告可謂經歷了「千辛萬苦」,看到它的人可一定要重視起來啊,裡面的每一句話甚至每個詞都要認真讀一讀,如果有任何疑問,一定要及時跟病理醫生溝通,以免貽誤病情。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