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衛星:30年來地球湖泊數量激增53%,但這是個壞消息

歆琳科普 發佈 2020-09-03T21:22:36+00:00

而人類生活只能依靠淡水,雖說地球的水資源無時無刻都在循環,海水在太陽能的作用下蒸發、對流、凝聚、降水,貌似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地球上的水很多,71%的面積都被海水覆蓋,但是淡水資源卻占比很少只有約2.53%,總量14億立方千米。

而人類生活只能依靠淡水,雖說地球的水資源無時無刻都在循環,海水在太陽能的作用下蒸發、對流、凝聚、降水,貌似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但是人類消耗淡水資源的速度要是快於這個循環速度,就會造成淡水資源的緊缺。因此早年說的節約用水雖然現在近些年來不怎麼提了,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刻意去浪費水資源。

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們常聽說,由於生態環境被人類生產、生活所破壞,導致局部地區氣候反常於以往,因此以前很多的淡水湖泊都在不停的消退、縮減甚至是直接消失了。

不過最近科學家根據衛星提供的數據發現,全球範圍內的湖泊數量在短短的30年內就激增了53%,而且所有的湖泊面積總體上來說加大了51%,且整體的水量增加了48%。

湖泊增多了,氣候更加濕潤了,內陸也不再乾旱了,看起來是個好消息,其實不然。這些湖泊的出現反而是因為氣候異常造成的,並不是因為全球降雨的增多、生態的好轉自然出現的。

上圖是青色線的區域是位於珠穆朗瑪峰附近的伊姆加湖,在1989年的時候它的大小是上圖的樣子。

但是到了2019年,它的面積幾乎比1989年增加了3倍,整體水量也跟著大幅增加。整個變化過程在30年間看起來是這樣的:

像是上圖中的湖泊,在過去還有很多。有些是新出現的,有些是在原有的面積上增大了許多。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湖泊的位置都緊鄰高聳的山脈或者是冰川。而湖泊的形成、水量的增加正是由於全球氣候升溫導致的冰川退化造成的。

科學家估計自從1994年到2017年,全球範圍內的冰川,包括南北極冰蓋,尤其是高山山脈的冰川退化,損失的質量超過了6.5億噸。

以前我們認識這些水大部分已經匯入了海洋,在導致海平面升高的因素中冰川融化占到了35%,另外還又因為氣溫升高,熱脹冷縮的原因,導致海水膨脹,使得海平面升高。

但現在看來冰川融化的水其實有一部分儲存到了冰川湖泊或者地下水系中,目前還無法準確的估計出這些水量到底有多少。

這次的發現是研究人員通過對過去30年間,從1990年到2018年由NASA衛星拍攝的25萬張地球照片分析得出來的地球冰川湖變化的數據。

研究結果發布在了《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

那為什麼說這是個壞消息呢?

這次的發現以及對全球冰川湖的數據分析,可以讓我們往後準確的預測出地球海平面上升更為準確的速度。

這也說明了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冰川退化速度要比我們以往認識到的快一些。而更快的冰川退化速度也就加快地球環境的惡化。

首先是淡水資源會受到威脅。地球內陸地區的河流、湖泊的水資源除了降水匯集以外,其實大部分起源於高山山脈的冰川。

如果冰川隨著季節性的形成融化一直處在一個大致平衡的狀態,那麼我們生活賴以生存的淡水資源就會源源不斷。

但現在的事實是,這些冰川的退化速度遠遠超過了形成的速度,這就相當於我們在提前消費我們未來的水資源。

如果這些冰川在短時間內消失,未來節約用水可能就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的。

其次就是冰川的融化會加快氣候變暖,氣候變暖又加快冰川融化,以及北極地區的凍土層。這是個惡性循環。

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肯定是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但冰川的融化又會降低地球對太陽光的反照率,因此地球表面吸收的熱量會越來越強,這樣就會加劇氣溫的升高。

最後就是近幾十年來增加的冰川湖對我們來說用處不是很大,因為它所處的地方都是人跡罕至的位置。

但是冰川湖的數量、水量的增加卻直接威脅著數百萬、甚至是數千萬人的生命安全。

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普通湖泊相比,冰川湖所在的地方地勢往往較高,而且這些冰川湖主要是依靠一些冰或者是鬆散的岩石堆積形成的壩,被暫時的阻擋住。

就類似於地震時形成的堰塞湖一樣,隨著水量的增加,某一天就會沖開堤壩,短時間內大量的水傾瀉而下,會給下游造成大規模的洪水災害。

論文作者也提到了在上世紀,這種冰川湖的爆發也曾造成過下游村莊、基礎設施被損壞,以及數千人的傷亡。

根據估計目前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已經形成了大大小小3000多個冰川湖,其中33個冰川湖已經對下游將近700萬的人口造成了威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