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如何在短短几十年內,就富有到幾乎沒有王朝可以比肩?

齋晗 發佈 2020-09-04T21:41:33+00:00

《通典·食貨典》上曾這樣描述過隋朝的富有,那就是"隋代儲資遍天下",大概意思就是隋代的時候,各地的儲備物資都有非常大量的儲備,即使發生什麼災禍,這樣大量的儲備物資也可以減少百姓的傷亡。

《通典·食貨典》上曾這樣描述過隋朝的富有,那就是"隋代儲資遍天下",大概意思就是隋代的時候,各地的儲備物資都有非常大量的儲備,即使發生什麼災禍,這樣大量的儲備物資也可以減少百姓的傷亡。

如此看,隋朝確實是很富有的,但是隋朝一共才經歷了三位皇帝的統治,這其中的統治者不乏暴政,那隋朝到底是如何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就富有到幾乎沒有王朝可以比肩的呢?本文將從財政制度的繼承和創新方面,淺析隋朝為何能夠出現"國計之富"。

1、 承前朝先進均田制,穩國家財政之基礎

中國自古以來就一個農業大國,所以土地就是國家財產的基礎,穩固了土地的發展,就在一定程度上穩固了國家的財政,隋朝的皇帝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選擇了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先進土地制度,那就是均田制。

因此,我認為隋朝均田制的徹底施行,是隋朝能夠擁有這麼大量財富的重要原因之一。

均田制雖然是魏晉南北朝的產物,但是基於魏晉南北朝的混亂分裂,均田制施行的並不徹底,因此也就不能把均田制的優勢給表現出來,而在統一的隋朝里就可以將均田制徹底實施

在開皇元年,隋文帝就頒布了均田令,其內容在《隋書》中有所記載,大致意思就是每一個成年男性都會得到國家分配的八十畝田地來種植莊稼,而每一個婦女則會得到四十畝的田地來種植莊稼。

當然隋文帝還考慮到家裡沒有年輕壯勞力的情況,就以一頭耕牛風雷六十畝的田地來算,四頭耕牛就達到了上限,但是這些土地的所有權仍然是歸國家所有,百姓們只有使用權,所以到達一定年限後會被國家收回。

有收回的土地就有不收回的土地,國家會給每個成年男性分配二十畝的桑樹田,這二十畝就不需要歸還了。

有了明確的土地分配數量規定,並且統一的環境讓這種措施可以徹底施行,就保證了每個農民都有土地可以耕種,既然能夠耕種,就可以有金錢,就能交上國家規定的賦稅,這種現狀越穩定,國家的賦稅收入就會越多

除了百姓的土地得到了規定數量,官員所擁有的的土地數量也有了規定,隋文帝將官員所授予的土地數量規定為最低為四十頃,最高為一百頃,這樣就有效地遏制了官員土地兼并的現象,讓更多的土地可以分配給農民耕種。

有了土地,就有了收入,所以說隋朝均田制的徹底施行,是穩固了國家財政基礎

隋朝繼承了前朝先進的均田制,並且在隋朝統一的社會環境下,將均田制徹底實施完成,均田制的優點自然就顯現出來,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農民都有了生活來源,就可以交上國家規定的賦稅,國家的財政收入就有了源頭,因而隋朝均田制的實施,是隋朝能夠實現歷史之最富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創新人口普查方式,增加納稅人口數量

國家要想得到的財政收入越多,就必須在賦稅上下功夫,而增加賦稅只是治標不治本,所以除了要給百姓們分配適量的土地,也就是生活來源,政府還要進行人口普查,以便增加可以納稅的人口數量。

所以我認為隋朝創新的人口普查方式,大大地增加了可以納稅的人口數量,可以納稅的人口基數大,即使賦稅標準有所降低,國家的財政收入還是有增不減的,這是隋朝能夠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財富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了增加可以納稅的人口數量,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在開皇三年的時候,隋文帝就進行了全國性的人口普查,並且還創新地採納了兩種新的人口普查方式,那就是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

大索貌閱就是各地官員再對人口進行查驗的時候,要將每家每戶的人的長相特定,年齡等等記錄下來,以便下次查驗的時候可以根據這些數據來判定這些人有沒有說謊。

通過此次核查,就發展了大量被漏報、少報的人口,數量之多可以參考歷史上的這段記載:"大功已下,兼令折籍,各為戶頭,以防容隱。於是計帳進四十四萬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萬一千五百口",足以見從前漏報、少報的有多少人,這些人上了國家的戶籍,就得為國家納稅, 如此大的人口基數,稅收增加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輸籍定樣是在大索貌閱之後,針對各戶的等級寫成一個定簿,在根據等級給各戶規定賦役的數量,這樣既不會給百姓造成巨大的賦稅負擔,也不會減少國家的財政收入。

並且這樣的政策,使得很多百姓都大量地離開地主,向政府來申報戶口,成為國家的納稅對象,所這樣一來,又可以增加很多可以納稅的人口,國家的財政收入也會不斷增加。

創新的人口普查方式,大大增加了可以納稅的人口數量,總人口數量階級攀升,並且新的方式還吸引了很多農民自覺申報戶口,人口數量持續增加,可以給國家納稅的人多了,國家財政收入自然就多了,隋朝的富有是絕對離不開創新的人口普查方式的

3、 減輕百姓賦稅負擔,促進農業發展生產

正常來說,減輕百勝的賦稅徭役,短時間內是不會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的,但是隋文帝不愧是一個有遠見的皇帝,他知道減輕賦稅徭役只會造成一時的賦稅下降,在長期看來,這是一項非常有潛力的政策,所以我認為隋朝的富有離不開隋文帝減輕百姓的負擔,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的。

在《隋書》中有過這樣的記載,"初令軍人以二十一成丁,減十二番每歲為二十日役。"大概意思就是說隋朝將成年的時間又增加了一歲,還減少了服從徭役的時間,從當下這是一項非常划不來的措施,但從長遠看,如此一來,讓百姓有了足夠的時間去發展農業生產,生產量上去了,農民收入就多了,農民收入多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也就上去了。

隋朝這樣的做法其實就是在將百姓這個羊養肥、養壯,如果在羊瘦弱的時候,就讓羊累死了,就不能一直得到源源不斷的收入了,百姓也是如此。

把賦稅徭役減輕,為的就是給百姓足夠的時間來發展生產,並且在上文已經提到了因為人口普查方式的創新,很多漏報的人口被補上了,所以即使賦稅減少了,隋朝的財政收入還是呈上升趨勢。

減輕百姓的賦稅徭役,就是在為百姓發展農業生產爭取時間,等到農業生產都上了正軌之後,再加上如此的人口基數,即使賦稅偏低,隋朝還是可以一段時間內就獲得大量的財富,所以我認為隋朝減輕百姓的負擔來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是隋朝成為歷史第一富的重要原因。

4、 革新財政管理制度,提高官員辦事效率

隋朝對於後代有一項非常有價值的財政管理制度也是中央官員制度,那就是三省六部制,這不僅僅是在改變隋朝官員的制度,還是在改變隋朝的財政制度,所以隋朝革新了財政管理制度,提高了官員辦事效率,是隋朝能夠獲得財富的重要原因。

三省六部制,將每個部門所要幹的事情都規劃清楚了,例如中書省起草政令,門下省審核政令,尚書省管理政令,每個部分是在各司其職,所以工作效率也在大大提高,也就能更快對財政有新的且有效的措施被執行。

所以我認為革新後的中央財政管理制度,提高了官員的辦事效率,是隋朝能夠過得大量的財富的原因之一。

5、 完善各地交通路線,完備各地運儲體系

有了財富的生產,就必須得有財富的運輸和儲備,所以隋朝皇帝也非常有遠見地在完善各地的運輸儲備體系,這也是為什麼隋朝能夠獲得大量財富的原因之一。

隋朝在建國之初就有這樣的覺悟,所以在實施均田制、發展農業上產,革新人口普查方式的同時,還在各地修建了倉廩、修建了道路,陸路和水路同時開展,運輸路線很快就修得四通八達,糧倉也修建的非常多。

在《隋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又於衛州置黎陽倉,洛州置河陽倉,陝州置常平倉",幾乎在重要的城市都設置了糧倉,以保證糧食的儲備,強大的運輸體系和倉儲體系也成為了隋朝富有的原因

6、 結語

隋朝的皇帝非常地有遠見,首先就是繼承前朝的先進位度,在統一的社會環境中,將土地分配給百姓耕種,百姓就有了生活來源,國家的賦稅就有了來源。

其次,革新的人口普查方式,大大增加了可以納稅的人口數量,所以即使皇帝在減輕百姓負擔,促進農業生產的情況下,隋朝的財政收入依然可以有增無減。

再加上中央財政制度的效率不斷提高,各地的運輸體系和倉儲體系的完善,隋朝就在這樣的狀態下,逐漸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成為歷史上極其富有的王朝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