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消失的4位關鍵人物,各個神秘,1位是曹操的仇人

文史磚家 發佈 2020-09-04T21:53:36+00:00

在《三國演義》當中有4位人物,雖然出場次數不多,但在具有轉折性的大事件當中,都起過「穿針引線」的關鍵性作用。

文|格瓦拉同志

在《三國演義》當中有4位人物,雖然出場次數不多,但在具有轉折性的大事件當中,都起過「穿針引線」的關鍵性作用。然而令人倍感蹊蹺的是,這4位關鍵人物的下落在書中並沒有交代,宛若人間蒸發一般。那麼,這4位關鍵性角色都是誰?他們有可能去了哪裡?

貂蟬。在演義中,貂蟬作為司徒王允「連環計」中最關鍵的人物,憑藉著色相和精彩的演技,成功地迷惑並離間董卓、呂布這對義父子,為王允、呂布合力誅殺董卓埋下伏筆。董卓死後,貂蟬的「出鏡率」驟降,她最後一次出場,是在呂布兵敗之前,曾勸說他不要聽從陳宮「兩面夾擊」出場的計策,結果給丈夫帶來滅頂之災。

關於貂蟬的最終去向,後世牽強附會的說法很多,歸結起來無非有「自殺」、「被殺」和「歸隱」三種,其中「被殺」說最為流行。比如,在元代著名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中便採取此說,稱貂蟬色誘關羽未果,被後者斬於燈下。其實,貂蟬在歷史上並無其人,她的原型是董卓府中的一名婢女,非但沒有那麼多的傳奇故事,甚至連姓名都沒有留下,其結局更是無人能知

徐庶。作為諸葛亮出山前劉備最倚重的謀士,徐庶在演義中被塑造成一位蓋世奇才,幫助「蝸居」在新野的劉備不斷地發展壯大,逐漸具備逐鹿天下的資本。徐庶最終之所以離開劉備,緣於他的母親被曹操扣留,無奈只好離開荊州北上。在辭別劉備之前,徐庶向他推薦諸葛亮,由此演繹出一段「三顧茅廬」的佳話。

徐庶在演義當中最後一次出場,是在赤壁之戰期間。彼時,徐庶自知曹操必敗,便是聽從龐統的建議,向曹操請求領兵防守關中,並得到後者的准許,由此成功躲過赤壁慘敗。自此以後,徐庶的行蹤在演義中便再沒有出現過,仿佛「人間蒸發」一般。

徐庶在歷史中確有其人,並且前半生事跡跟演義的描述也大致相同。不過,徐庶離開劉備的時間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即赤壁大戰當年,而此時諸葛亮已已經出山,並效力劉備1年多時間。也就是說,徐庶在推薦好友諸葛亮後,又跟他一起輔佐劉備1年多,直到曹操攻取荊州、扣押徐母后,他才被迫改換門庭。

平心而論,徐庶作為心有不甘的降將,在曹氏集團中卻並受到得到猜忌、打壓,雖然沒能大富大貴,但依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步入中高級官員行列。然而,諸葛亮卻認為徐庶有宰相之才,並為他在曹魏沒能官拜三公而深感惋惜(詳情見《三國志·諸葛亮傳》引《魏略》)。由於史料記載闕如,關於徐庶的結局我們無從得知,但想來應該得到善終

蔣干。在演義中,蔣干被塑造成一個蠢到骨子裡的小人物,在渡江勸降周瑜失敗後,又自作聰明地從周瑜營中盜取蔡瑁、張允「私通」江東的書信,使得盛怒中的曹操中了離間計,斬殺這兩位水軍統領。事後,曹操又誤信龐統的連環計,用鐵索將全部戰船都鎖在一起,結果給周瑜提供火燒赤壁的良機。總之,曹操之所以兵敗赤壁,蔣乾的愚蠢操作無疑是最初的「導火索」。

蔣干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絕非一個蠢到骨子裡的小丑,而是一個英俊瀟洒、口才極佳的名士,在江淮之間名氣非常大(「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 見《三國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按照正史記載,蔣乾的確曾作為曹操的說客去勸降周瑜,但在被婉拒後便回營復命,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行動。

關於蔣干在赤壁之戰後的行蹤,無論是演義還是正史都沒有交代,仿佛「人間蒸發」一般。但是按照蔣乾的行事風格來進行合理推測,他如果沒有在赤壁之戰中喪命的話,理應以名士的身份繼續週遊各地,繼續做他的風流之士,每日裡吟風弄月、與人辯難,並以此終老江湖

張闓。無論在演義中還是正史里,張闓都是一個絕對意義上的小人物,關於他的籍貫、生年、出身及早期的經歷,正史記載闕如,我們只知道他本是青徐黃巾軍將領,戰敗後被迫投降徐州牧陶謙,並在他的手下擔任都尉之職。雖然張闓的歷史存在感極低,但他犯下的一件兇殺案,卻給東漢末年的局勢帶來重大影響,堪稱此一時期的關鍵小角色。

這件兇殺案,發生初平四年(193年)。當時,徐州牧陶謙為討好時任兗州牧的曹操,便派部將張闓率領500名士兵,把寄居在琅琊郡的曹嵩(曹操的父親)一家護送到東郡。途中,張闓因為貪圖曹家的萬貫家財,竟然率部下殺死曹嵩一家,然後攜財率軍投奔淮南軍閥袁術。此後,張闓又以刺客的身份,幫助袁術除掉勁敵陳王劉寵。劉寵遇害後,張闓的事跡便不再見諸史冊,宛如人間蒸發一般

雖然殺害曹嵩一家的元兇是張闓,但曹操卻把陶謙視作不共戴天的仇人,並把刻骨的仇恨發泄在徐州無辜百姓的身上,前後殺戮當地民眾多達數十萬人,真可謂慘絕人寰。曹操的暴行不僅激起徐州民眾的憤慨,連他的部下張邈、陳宮都深感失望,最終選擇背叛並迎奉呂布為主公。此後,曹操與呂布長期鏖戰,三國大戲至此漸進高潮,追根溯源,張闓的關鍵作用不容忽視

史料來源:《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