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與土耳其衝突及「北約腦死亡」

歐洲時報 發佈 2020-09-04T03:16:22+00:00

起因是土耳其宣布在東地中海爭議水域進行天然氣勘探,賽普勒斯和希臘提出抗議並要求歐盟干預,雙方互不相讓並進行軍演。

8月下旬以來,以土耳其為一方,歐盟國家希臘賽普勒斯法國義大利為另一方,相繼在地中海舉行針對性軍事演習。起因是土耳其宣布在東地中海爭議水域進行天然氣勘探,賽普勒斯和希臘提出抗議並要求歐盟干預,雙方互不相讓並進行軍演。法意作為「事件相關方」和為顯示與希塞團結而參與軍演,美國在地中海游弋的軍艦先是與希臘海軍舉行聯演,後又與土海軍聯演,表面上沒有傾向性內心卻向著土耳其。雖然土耳其與賽普勒斯和希臘陸海爭端已延續了數十年之久,1996年土希因愛琴海兩個無人島主權之爭險些爆發戰爭,但同為北約成員的國家在地中海舉行對抗性軍演,土耳其的F-16戰機起飛攔截希臘的F-16戰機,都是美式裝備,法意兩個西歐大國參與,雙方都是滿腔怒火,卻是有史以來的首次。土總統埃爾多安發出警告,希臘的任何錯誤都可能使之成為「廢墟」。

美國地理委員會2010年報告指出,東地中海盆地的天然氣儲藏量達57650億立方米。2019年11月,土與聯合國承認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簽署海上分界線協議,把這一地區劃歸土專屬經濟區,同時宣布賽普勒斯土族占領區的海域也屬於土專屬經濟區。希塞和以色列在東地中海鋪設的天然氣管道因之受到影響。2020年8月,希臘與埃及簽署類似協議,共同開發專屬經濟區的油氣資源,按比例分成。歐盟輿論認為,土近年來自恃力量上升而不斷向鄰國示強,希圖造成即成事實迫使國際社會接受。希臘和賽普勒斯是在土挑釁下做出反應的,土是東地中海局勢緊張的根源,法國參與軍演則是法土近年來爭執的組成部分。

法國防長帕利女士在宣布法國參加聯演時向土提出警告:東地中海是共同財富,不應成為「展示民族主義雄心的地域」,遵守國際法和海洋法不能有例外。土指責法國參加聯演是火上澆油,「不可能得到任何東西」。德國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默克爾總理不好公開表態,只要求雙方通過對話解決爭端。德國外長馬斯說:「任何小火星都將導致災難」。

歐盟8月27-28日外長會議就東地中海局勢表態,要求土停止在爭議水域「非法勘探」,不允許土船隻進入歐盟國家港口獲取補給和裝備,甚至提出沒收土油氣勘探船隻。若土不為局勢降溫就將實施制裁,可能會把土有關官員列入黑名單。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博雷利希望創造對話的機會,使局勢降溫,同時認為土的行為已造成較大傷害,歐盟「堅持對話和顯示集體力量」雙管齊下, 「決心保護自身利益,與希塞團結」。土外交部發言人稱「歐盟威脅制裁無助於解決問題」,「歐盟外交負責人的講話改變不了土立場」。土宣布於8月29日-9月11日在塞西北部海域進行射擊和軍事演習。

8月29日,土耳其副總統福阿德·奧克塔伊威脅「占領」希臘的愛琴海島嶼,希臘迅即做出反應,向距離土海岸不足2公里的愛琴海邁伊斯蒂島派駐部隊,「回應土耳其的武力威脅」,土方當即對這一「挑釁」行為提出抗議,要求該島繼續「非軍事化」。土希軍事對抗升級,地中海局勢驟緊,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8月2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新冠疫情後首次出訪,應馬克龍之邀到訪法國總統度假地布雷岡松堡, 就歐盟對土政策協調立場。默克爾作為歐盟輪值主席,表面中立而內心與法國一致。馬克龍稱土仍是歐盟的夥伴,但土耳其「近年的戰略已不像一個北約盟國」,「必須重建對話和信任機制」,「法國沒有在東地中海部署艦隊,土部署艦隊即是挑釁」。歐盟定於9月24-25日舉行峰會,屆時若土仍未停止「非法活動」,將追加制裁。土稱將誓死捍衛自身利益。

馬克龍在希土衝突中的反土立場並非偶然,屬於法國對土中東政策持全面批評態度的一部分。法國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近年來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強烈不滿。埃爾多安通過憲法改革成為全權總統,先是為討好美國和以色列擊落俄戰機,後又為向歐美討價還價與俄和好,並不顧美強烈反對購買俄S-400反導系統,又與俄疏遠向美靠攏,利用難民問題向歐盟施壓爭取更多援助,出兵敘利亞開闢安全區,向庫德族武裝發起強勢進攻,與「伊斯蘭國」暗通款曲收購石油,都使法國和歐盟輿論極感不悅,馬克龍總統則明確提出批評。

美國川普政府為拉住土耳其,對土在敘行為雖然時而有所批評,但大多裝聾作啞。馬克龍指出,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是中東反恐同盟軍,土耳其攻打庫爾德只為一己之私而置反恐事業於不顧,難以容忍。馬克龍在201911月7日在接受《經濟學人》雜誌採訪時語出驚人,提出有關「北約腦死亡」的論斷,即由土耳其在中東的單方面軍事行動,以及美國不與盟國協調的單邊軍事行為及後果引申而來,與他在使節會議上有關西方霸權終結的說法相互呼應,後又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和美國政府以及德國總理默克爾都提出不同意見,並要求馬克龍收回有關言論,馬克龍回稱既不會收回更不會道歉,因為是對北約「必要的警鐘」。

馬克龍反覆強調當前最大的威脅仍是國際恐怖主義,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做法則是在幫助恐怖主義。若好戰的土耳其向某個國家發起軍事行動遭到反擊,迫使對方進行「正當防衛」,北約盟國是否需要按照「共同防禦」原則幫助土耳其?美國在中東問題上的單邊行動令盟國不安,既無協商更無協調,而且不顧後果,不時放出口風要從中東撤軍,又用無人機暗殺伊朗高級軍事領導人蘇萊曼尼,在非洲反恐形勢日益惡化的形勢下撤離在非反恐力量,退出反導條約嚴重影響歐洲盟國安全。川普執政以來的唯一成功之處,便是為了討好猶太群體爭取選票而採取的親以色列政策,卻與包括歐洲盟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意願背道而馳。

利比亞戰場上,美國土耳其卡達支持薩拉傑領導的民族團結政府,法德俄沙特埃及支持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埃爾多安稱土應利方要求派兵是為了穩定局勢,歐盟反稱是在為利內戰火上澆油。馬克龍直接批評土對利政策就是為了攫取石油利益。2020年4月,土耳其違反聯合國決議向利政府軍運送軍火,法國軍艦以執行聯合國決議為名在地中海予以攔截,土護衛艦稱已接到命令若法國不放行就將開火,法軍艦為求安全只能避讓。馬克龍和埃爾多安相互指責對方「無理」和深感「憤怒」。

馬克龍有關「北約腦死亡」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土希爭端已擴大為歐盟與土耳其之間的爭執,雖然尚不至於發生直接對抗,但肯定還會持續相當時間。土耳其與歐盟的關係和矛盾盤根錯節,「剪不斷,理還亂」,還希望從歐盟得到援助,雙方在互有需要的前提下都會有所節制。新冠疫情和世界亂象「雙常態化」已使全球所有國家深受其害,美國作為新冠疫情「震中」和世界亂象源頭,也已成為「雙常態化」的最大受害者。世界向何處去?世界各國都處在同一條船上,得出的答案卻不盡相同。

(本文作者為孫海潮)

(本欄目文章為一家之言,不代表本報立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