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時光」追尋紅色印記——蘭州戰役紀念館

每日甘肅網 發佈 2020-08-25T16:37:38+00:00

追尋紅色印記——蘭州戰役紀念館。2014年,在蘭州戰役勝利65周年之際,蘭州戰役紀念館以全新面貌向社會開館,並進入甘肅省首批歷史再現博物館行列。

【博物館時光】

追尋紅色印記——蘭州戰役紀念館

蘭州戰役紀念館

蘭州戰役紀念館內景

蘭州戰役紀念館展廳一角。(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

瓮志義 張馨丹

1949年8月26日中午,蘭州宣告解放。

位於蘭州市七里河區華林山的蘭州戰役紀念館,坐落在沈家嶺戰場遺址半坡的烈士陵園院內。2014年,在蘭州戰役勝利65周年之際,蘭州戰役紀念館以全新面貌向社會開館,並進入甘肅省首批歷史再現博物館行列。這裡的整體建築風格屬於中軸線對稱的中式傳統風格,最初是由建築大師任震英專家團隊規劃設計建設。

館內有兩個專業展廳作為基本展。集中陳展蘭州戰役的展廳《西北大決戰》坐擁大門通往紀念碑中軸線中央,坐西朝東。門前有可容納2000人的廣場,可舉辦各種紅色文化展演活動。1025平方米的展廳,綜合運用陳列藝術、繪畫藝術、置景藝術和當代科技,匯集珍貴資料圖片、文物、浮雕、油畫、半景畫、下沉式電子沙盤、鐵橋模型、影視資料於一體。以強烈的空間意識,獨有的符號特色,鮮明的藝術個性再現了1949年8月蘭州決戰的全過程,創造了全新的視覺感受。

展廳用7個單元350多件(套)文物和1000多張歷史資料圖片,全面而系統地反映了蘭州戰役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正確貫徹執行毛澤東主席的戰略決策,在彭德懷司令員的親自指揮下,在各地黨組織的全力配合下,在解放區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不怕犧牲、前仆後繼、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揭開了西北歷史上最具劃時代意義的宏偉篇章。

蘭州戰役紀念館珍藏有許多珍貴革命歷史文物。紀念館內珍藏有一級文物5件套(14件),三級文物4件套(12件),一般文物10件套(22件);未定級的藏品還有232件(武器30種,45件,其他187件)。另外,館內還珍藏著中央檔案館提供的34份99頁、解放軍檔案館提供的9件套珍貴的資料。

沿著歲月的年輪,循著先輩的足跡,回溯戰爭的硝煙。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蘭州戰役紀念館精選了上百張歷史圖片和作戰形勢圖表,編排有序,重點突出,撫今追昔,用珍貴資料講述歷史。除了大量採用珍貴的檔案文獻和豐富的圖片資料外,還運用雕塑、油畫、沙盤等表現手法再現了1949年8月解放蘭州的全過程,謳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將士們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大無畏英雄主義。

序廳

走進紀念館展廳,一條清晰的縱貫線貫通全館,展示著蘭州戰役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記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組大型浮雕——《突破》。

這組浮雕以高超的藝術手法、形象地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炸響黎明前的黑暗,在爆炸後的瞬間衝破硝煙殺向敵陣的雄姿;左邊雕刻的是地下黨和學生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挑起內戰的場景,右邊雕刻的是各族人民奮勇向前的場景。浮雕在橫向視覺上與兩側牆壁上三段毛主席的電文相呼應,設計結構線條流暢,有力地烘託了浮雕的莊嚴主題。

第一單元:戰前形勢

主要展示了蘭州戰役前的形勢。首先交代了中國共產黨和平建國的主張和蔣介石依仗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國民黨一心獨裁,並在蔣介石的全面策動下爆發內戰。戰前,國民黨製造了一系列針對中國共產黨人以及民主愛國人士和青年學生的慘案,在蘭州就殺害了70多名共產黨人和民主進步人士。在第2個藝術展區「童年囚歌」中,展出了慘遭國民黨殺害的甘工委副書記羅雲鵬的女兒羅力立和他的妻子樊桂英原型人物。同時展示了這一時期,在甘肅這片土地上,共產黨的各級地下組織紛紛開展以蘭州為中心的愛國運動,展示了共產黨人雖屢遭壓迫,但從未停止反抗鬥爭,積極發展力量,為之後蘭州戰役的勝利打下基礎。

第二單元:千里追擊

主要展示了蘭州戰役前西北戰場形勢。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國民黨不甘心在大陸的徹底失敗,遂企圖盤踞西南,連接西北,並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了西北地區胡宗南、馬步芳和馬鴻逵的40多萬軍隊上。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解放大西北的戰略部署和先鉗「馬」打「胡」,後鉗「胡」打「馬」的戰略方針,與敵軍進行了兩次交戰。在扶眉戰役和隴東千里追擊戰中,重創國民黨軍,第一野戰軍一舉奪取西北戰場的主動權,深入甘肅腹地,快速向蘭州推進,並使二馬分割開來,為之後集中力量各個殲滅提供了有利條件。在第3個藝術展區可以看到,進入甘肅後的第一野戰軍特別重視民族政策,千里追擊戰期間,西北軍區政委習仲勛組織15萬新老解放區各族人民支援前線,揭示了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的道理。

第三單元:初攻南山

藝術展區以1:4800的下沉式4D列印手工製作沙盤集中展示了蘭州「兩山夾一河」,易守難攻的地勢特點。國民黨馬家軍占領的是南山一線的制高點,全民族抗戰時期,國民黨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就在蘭州修築了永久性國防工事,隨後,國民黨軍馬步芳部又對其進行了不斷加固。主要陣地有鋼筋水泥碉堡群,盤山公路直通主峰,與駐守的八十二軍所屬的一〇〇師、一九〇師、二四八師構成完備的防禦體系。1949年8月21日,彭德懷司令員以九個團的兵力向敵人陣地發起試攻,然而由於戰前準備不足,導致無法攻破馬家軍防線,只能停止進攻。隨後彭德懷司令員總結了失敗的教訓,調整了戰役部署,於8月25日發起總攻。

第四單元:聚殲青馬

主要展示了蘭州戰役中五大陣地的戰場情況。第一野戰軍發起總攻,經過63軍砸開竇家山,打開蘭州東大門;65軍劍指東南,血染古城嶺;6軍激戰營盤嶺,紅旗七升七落;4軍惡戰沈家嶺,攻打狗娃山以及3軍飛奪黃河鐵橋,夜戰蘭州城,至8月26日中午將勝利的紅旗插上了白塔山,宣告蘭州解放。這一單元在第5個藝術展區「黃河鐵橋」和第6個藝術展區大型半景畫,生動形象地還原了蘭州戰役中五大陣地激烈的戰鬥場景,黃河鐵橋也是整個決戰蘭州的最後一戰,國民黨的潰敗之軍就是從鐵橋上倉皇出逃。整個戰役,第一野戰軍以傷亡8700餘人的代價,殲滅馬步芳主力2.7萬餘人。蘭州戰役的勝利,使西北其他反動軍隊完全陷入分散、孤立的境地,徹底粉碎了國民黨東山再起的企圖。

第五單元:決勝西北

蘭州決戰勝利後,第一野戰軍相繼解放青海、寧夏、河西走廊以及新疆等地區。蘭州戰役一戰定四省的戰果,為新中國成立作出了巨大貢獻。本單元以一幅8月30日解放軍在蘭州舉行入城儀式的大型油畫藝術展區為結尾,展現了蘭州解放後,各族人民紛紛湧上街頭載歌載舞歡慶蘭州解放的場景,同時也標誌著蘭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迎來了充滿光明的未來。

(作者單位:蘭州戰役紀念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