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個日夜,10厘米厚的病歷!7個月早產兒「希望」終於要回家了

生活晨報 發佈 2020-08-24T00:42:36+00:00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霖 太原報導 8月22日,記者從太原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該院接診的7個月早產兒「希望」身體評估和臨床化驗指標都已達到出院標準,將於近日結束在醫院的「搶救」,回家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霖 太原報導 8月22日,記者從太原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該院接診的7個月早產兒「希望」身體評估和臨床化驗指標都已達到出院標準,將於近日結束在醫院的「搶救」,回家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5月18日凌晨,太原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接到產房通知,一名懷孕26周因宮頸機能不全行宮頸環扎術後的產婦即將生產,請求會診支援。接到通知後,新生兒科立即開啟搶救綠色通道,由高年資醫護人員組建診療小組,並制定了詳細的救治預案。預熱暖箱、呼吸機就位、準備臍動靜脈置管包……一切就緒。


2點17分孩子出生,但孩子反應差,自主呼吸微弱,全身皮膚呈透明膠凍狀,處於十分危急的狀態。容不得有半刻的遲疑,新生兒科及產科醫護人員立刻對孩子進行了有效復甦,在氣管插管氣囊正壓人工通氣下,立刻將孩子轉入新生兒科。



為了使孩子得到最有效的救治,科室集合了優質醫療資源,將孩子入住「長頸鹿」暖箱保暖,利用高頻呼吸機輔助呼吸。同時實時監測體溫、血壓、血氣、血氧、血糖等生命體徵,按需吸痰、完善相關化驗及輔助檢查。立即給予表面活性物質替代治療,臍靜脈置管供靜脈營養支持等。


「希望」是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對這個新生命的愛稱,因為他代表著孩子父母和全科醫護人員的希望。



「希望」初步搶救成功,全科醫護人員鬆了一口氣,但他們知道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希望」還需要經過更專業的治療才可以徹底脫離危險。果然,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希望」的病情出現多次反覆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風險……


很快,由於「希望」有凝血功能障礙,導致臍部出現淤斑,臍靜脈管不得不拔除,凝血功能逐漸正常後,醫護人員進行PICC置管,但因「毛黴菌」侵襲只能拔出PICC置管。在這種情況下,「希望」中心靜脈營養的路「堵死」了,只能靠外周靜脈留置針來保證靜脈營養的供給,可是「希望」外周可用的血管太少了,護理人員每次扎留置針都如同「繡花」……


之後便是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重症感染、肺出血、肺部真菌感染,使「希望」不得不用高濃度氧才能維持氧合,加之其先天肺發育不成熟,可怕的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又雪上加霜,還有撤機困難,心功能不良,血小板減少,貧血接踵而至。


為了幫助「希望」度過這道難關,新生兒醫療團隊為他制定了每日的診療計劃,並根據他的病情開展病例討論。每天精確記錄出入量及體重變化,從而計算出每日所需要的營養支持量用藥量,且不斷評估、修正治療方案,實時做出精細調整。面對如此脆弱的生命,護理團隊對呼吸道管理,暖箱溫濕度的把控,以及皮膚、口腔、臍部等任何一項護理操作都慎之又慎。


在全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希望」終於可以利用無創呼吸機維持生命,但其患早產兒視網膜病的風險極大,眼底篩查結果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當未成熟兒眼底結果出現時,大家歡呼雀躍為「希望」祝賀。


適時通過床旁頭顱超聲對腦室內出血及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的動態監測,及時床旁X光檢查,完善聽力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同時中醫理療促進肺部炎症吸收……多學科協作都在為「希望」的治療和日後的康復保駕護航!


但是,不能撤機成為「希望」自然生存的最大障礙,科室決定為他開啟綠色通道——早產兒袋鼠式護理。即讓「希望」的母親,以類似袋鼠、無尾熊等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將「希望」直立式地貼在母親的胸口,提供他所需的溫暖及安全感。


袋鼠式護理能提高母乳餵養率,穩定早產寶寶的生理狀況,減少寶寶哭泣,延長睡眠時間。媽媽和寶寶間皮膚對皮膚的接觸,還能降低媽媽的焦慮情緒,增強母嬰情感互動。袋鼠式護理,不僅可以讓早產寶寶更加健康活潑,降低感染的機率,帶給寶寶十足的安全感和親密感,對寶寶將來的性格塑造也大的幫助。


在媽媽一周兩次的親自陪伴下,「希望」的生命力也變得越來越頑強,撤掉了呼吸機,低流量間斷吸氧能夠正常呼吸——這應該就是母愛帶來的希望吧!母親關切的眼神和孩子安穩的睡容,更堅定了全科室拼盡全力創造生命奇蹟的決心!



每周兩次的特殊探視時間裡,醫護人員認真為母親普及早產兒日常護理知識,讓其學習自己換尿布,餵奶,正確抱孩子的姿勢等,為「希望」出院後的家庭護理做準備!被媽媽抱著時,「希望」的眼睛會顯得格外明亮,並盯著媽媽的臉看個不停,讓我們不禁感嘆血緣親情的神奇!


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裡,新生兒科醫護人員一路披荊斬棘,「希望」終於一步步好轉了起來。呼吸支持治療由有創到無創,再到鼻導管吸氧;吸氧參數由高濃度高流量到低濃度低流量,再到間斷吸氧;吃奶量從每次0.5ml到1ml,直到出院時的55ml;餵養方式由鼻飼到先經口後餘量鼻飼,再到完全經口餵養;體重由1080g到2680g……



94 個日夜,「希望」的病情跌宕起伏,醫護人員的心情也隨之喜憂參半。將近十厘米厚的病歷,包括100多頁重症記錄,70多頁病程記錄,300多條長期醫囑,2800條臨時醫囑……記錄了這個新生命三個月來的坎坷經歷,也見證了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努力和付出!


當「希望」每次經口自行吃奶50ml,體重達到2500g,身體評估和臨床化驗指標都已達到出院標準,但仍需一定壓力的空氣吸入才能保持氧合。經科室研究決定,建議家長購買一台家庭制氧機,由科室提供心電監護,讓「希望」出院回家後繼續氧療恢復,其主管醫生將定期關注隨時指導。


8月19日,在全國第三個「醫師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希望」體重已達2680克,每三小時奶量55ml,一切準備就緒等待出院。已連續陰雨了好幾天的天空竟然放晴了,仿佛也在迎接「希望」回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