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伊朗核設施的爆炸是人為破壞的結果

走進伊拉克 發佈 2020-08-24T09:52:23+00:00

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貝魯茲·卡馬爾瓦迪說,根據調查結果,7月2日納坦茲核設施發生爆炸和火災是人為蓄意破壞的結果。

7月2日,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的納坦茲鈾濃縮設施發生重大爆炸。此後,德黑蘭排除了飛彈或無人機襲擊該設施的可能性,但也警告說,如果發現外國參與,「後果」將非常嚴重。

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貝魯茲·卡馬爾瓦迪說,根據調查結果,7月2日納坦茲核設施發生爆炸和火災是人為蓄意破壞的結果。

卡馬爾瓦迪在星期天的一次採訪中對阿拉姆電視台說:「納坦茲核設施的爆炸是破壞行動的結果,安全當局將在適當的時候透露爆炸背後的原因。」

伊朗調查人員說,他們在7月4日事發兩天後已經確定了爆炸的「主要原因」,但補充說,「出於安全考慮」,有必要在晚些時候披露有關事件「原因和性質」的細節。

美國和阿拉伯媒體猜測,爆炸是炸彈爆炸、網絡攻擊,甚至是以色列F-35噴氣式飛機攻擊的結果。以色列國防部長本尼·甘茨駁斥了以色列參與的說法,稱「並非伊朗發生的所有事件都與我們有關」。

伊朗媒體也對美國或以色列參與的指稱進行了猜測,但當局迄今沒有做出任何正式指控,只是警告說,如果發現外國參與,將會有「嚴重後果」。

7月下旬,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員會主席莫伊塔巴·宗努爾說,爆炸是「內部因素」造成的,無人機和飛彈沒有參與。他沒有詳細說明這些「內部因素」的性質。

一個鮮為人知的自稱「祖國豹」的組織聲稱對7月2日的爆炸事件負責。

伊朗的鈾濃縮活動

納坦茲核設施位於納坦茲鎮外約30公里處,是伊朗最大的鈾濃縮設施。該工廠在2010年遭受了一次重大的網絡攻擊,據稱一名摩薩德間諜在中情局和荷蘭情報部門支持的破壞性攻擊中,將臭名昭著的Stuxnet惡意軟體程序安裝到其電腦中。

伊朗從2019年5月開始逐步增加核濃縮活動,一年前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嚴厲的能源和銀行制裁。從那時起,該國已將濃縮鈾從核協議規定的純度3.67%提高到約4.5%。德黑蘭堅稱,它無意發展核武器。其目前的濃縮水平仍遠低於製造核裝置所需的80-90水平。在2015年簽署核協議之前,伊朗的濃縮鈾含量已接近2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