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共和國之格拉古改革1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0-08-24T14:06:44+00:00

羅馬共和國是上古時代的奴隸制國家,自從公元前509年脫離王政時期,進入共和國時期以來,頻繁發生內爭和外斗。


羅馬共和國之格拉古改革1

(1)羅馬格拉古的土地改革(公元前133年)

羅馬共和國是上古時代的奴隸制國家,自從公元前509年脫離王政時期,進入共和國時期以來,頻繁發生內爭和外斗。貴族階級從一開始就獨攬大權,仗勢壓迫剝削平民和奴隸。平民階級不堪長期忍受這種極端不平等的境遇,圍繞著擔任官職和分享國有土地等問題多次掀起政治鬥爭,逐漸爭得了設立保民官和廢除債務奴隸等權利,通過了法案,對貴族富人占有國有地的數量加以限制。

羅馬國家經常對外進行戰爭。羅馬軍隊憑藉它的堅甲利兵,在公元前的三世紀初統一了義大利半島。接著又大張撻伐,歷經一百多年的海外戰爭,逐次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各國。公元前二世紀中葉羅馬滅了它的勁敵迦太基,成為地中海地區的霸主。

在羅馬統一義大利半島和向外擴張的過程中,攫取來的大片土地都落到大奴隸主手中;戰爭中俘獲的士兵和征服的平民被變賣為奴,使奴隸的人數劇增。在此基礎上大莊園制很快發展起來。小土地所有者根本無法與之競爭,紛紛破產,喪失土地。最後淪為遊民。而大地主乘機進一步兼并,加快了大莊園制的發展。

隨著越來越多的小農破產沒落,自由農民的數量銳減,最後廖廖無幾。喪失生產手段的農民大量擁入羅馬等大城市中,依靠國家救濟或富豪施捨度日。他們養成了怠惰的習性,遊手好閒,形成了遊民無產者階層。最多時羅馬街頭竟麇集了三十餘萬這樣的流浪人群,這還不包括他們的眷屬。

羅馬本是以小農立國的。現在進入了大規模使用奴隸的古典奴隸制階段,這一變化給國家帶來了厄運。羅馬法律規定擁有耕地的自由農民才有資格當兵,小農階層的日趨消失使軍隊的兵源告竭。羅馬大肆擴張的結果,使貴族階級耽於享樂,醉生夢死,不知共和國末日之將至。公元前137年,義大利南部的糧倉西西里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奴隸起義,糧食價格騰貴,下層平民怨聲載道。西西里起義後不久,羅馬爆發了平民爭取土地的社會運動。

西西里的奴隸起義震動了羅馬統治階級。土地集中和農民的破產給羅馬造成新的社會問題,而更直接的是影響了羅馬的兵源。隨著羅馬連年的對外作戰和共和國領土的空前擴大,勢必要求有更多的軍隊去出征、去駐守。然而事實上,喪失土地、淪為赤貧的公民卻越來越多,而「無產者」按例是不服兵役的。這就造成一個矛盾:當羅馬急需兵源來擴充其軍團時,有條件入伍的人數卻日漸減少,這是關係到保持羅馬國家實力的大問題。

平民的不滿與積憤醞釀著他們與貴族的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回合。但是貴族中也有少數關心民生的有識之士,他們同情貧民的遭遇,充分意識到共和國面臨危機,極力要挽救它的危亡。時勢造英雄,當此國家危急之秋,兩位傑出人物代表平民的利益,起而領導了羅馬史上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

提比留•格拉古(提貝里烏斯•塞姆普羅尼烏斯•格拉古,提比略•森普羅尼厄斯•格拉古,提比略•格拉古)出身於名門貴族,受過良好教育並長於演說,如同一般的羅馬貴族青年那樣,提比略?格拉古最初以入軍中服役來開始他的政治生涯。公元前147到146年,提比略隨同他的姊丈兼表兄小西庇阿(小斯奇庇奧)遠征非洲。他是一個戰功卓著的下級軍官,在摧毀羅馬的大敵迦太基的最後一戰中,身先士卒,登上迦太基城樓。公元前137年他任財政官職,轉戰西班牙。在從都城出發的征途中,提比略目睹了農田裡儘是大批奴隸在耕作,幾乎看不到一個從事農活的自由民。他意識到自耕農的沒落,內心十分感慨。在與西班牙部族人的交戰中,羅馬軍團兵力不足,得不到補充,這種情況使提比略十分驚愕和憂慮。他以自己的正直和家族的信譽擔保,與當地部族人訂立了休戰協定,從而挽救了一支羅馬軍隊遭到覆滅的命運。但是在小西庇阿的執意堅持下,元老院廢除了這個莊嚴的協定。提比略對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很氣憤,從此疏遠了西庇阿家族,加入了與貴族元老派對峙的民主派。以同情人民和擁護改革而在平民中間享有良好聲譽。

公元前134年,羅馬城內要求土地改革的運動高漲起來,大街小巷、柱廊廟牆和碑石上寫滿了文告,呼籲提比留出來「為窮人恢復公地」。在平民的擁戴下,提比留在改革派的支持和平民的擁戴上,挺身而出競選公元前133年的保民官,順利當選而於公元前134年12月10日就任。就任後,他以公元前367年李錫尼——綏克斯都法為藍本提出了土地改革法案。

法案規定,(1)任何人占有土地不得超過五百猶格,另外,他的兒子中長子和次子可以各占二百五十猶格,從而限定每家占有公有地的總數不得超過一千猶格。凡超過規定數量的土地一律收歸國有。收回的土地如果已經過改良或建有房屋,則按合理價格由國家給予補償。

(2)收回的土地劃分為每塊三十猶格的份地分給無地公民。

(3)為防止兼并,法案還規定,公民分得的土地必須世案,提比留•格拉古提議由公民大會選出三人委員會,具體處理有關收回和分配土地的一切事務。

(4)將帕加馬國庫的錢分給得到一塊土地的公民,幫助他們購置設備和開墾農場之用。

提比留效法百年前弗拉米尼的先例,事先不徵詢元老院意見,而將法案徑交平民大會(Concilium Plebis)。為了爭取法案通過,提比留在平民大會上發表了誠摯動人的演說:「漫遊在義大利的野獸,個個都還有洞穴藏身;但是為義大利奮身作戰不惜一死的人,卻除了空氣陽光而外一無所有。他們無家無室,攜妻挈子到處流浪。那些身為統帥的人,鼓動士兵為保衛祖宗的墳墓和祭祠而戰,這句話不過是說謊。因為在士兵中,沒有一個人有世代相傳的祭壇,在如此眾多的羅馬人中,沒有一個人有祖先的塋穴。他們在作戰時出生入死,都只為了保全別人的豪華享樂。他們雖然被稱為世界的主人,但是沒有一寸自己的土地。」這些動人心弦、感人肺腑的言論,深合民意,民眾齊聲擁護土地法

提比留土地法本來是一項革除貪暴,糾正弊端的法案。但是,不論其內容或實施方式都是異常溫和、委曲求全的。它對於兼并公地犯法自肥的貴族,既不懲辦也不課罰,反而償付地價,其實施方案則完全是在合法範圍內以和平手段進行。即使如此,它仍然遭到貴族地主特別是元老院保守勢力的仇視和反對。

他們先是造謠惑眾,說提比留的目的是製造國家混亂,繼而拉攏提比留的同僚保民官奧克塔維烏斯,唆使他運用否決權阻止法案通過。奧克塔維烏斯本是提比留之友,但他本人占有大片公地,既重私利,又經不起權貴利誘,終於不顧民心向背和提比留的再三勸告,行使了否決權,致使公民大會被迫休會。

反對派的破壞和人民的擁護都推動提比留採取激烈和堅決的措施,即命令地主無償交出違法超占的土地。同時,頒布法令:在法案表決前禁止所有行政長官處理公務,封閉國庫所在地的薩杜爾努斯神殿,從而停止了國家機構的正常活動。

但是,到此地步,提比留仍然對反對派存有幻想,他以從自己的財產中撥付地價以彌補奧克塔維烏斯的個人損失為條件,請求奧克塔維烏斯不再堅持反對,並且在自己一方人多勢眾足以壓服對方的情況下,仍然在表決前把問題提交元老院裁決。只是在所有這些均遭拒絕後,提比留才毅然召集公民大會,提出違反人民利益的保民官能否繼續任職的問題,並付諸表決。在表決進行中,提比留仍當眾力勸奧克塔維烏斯,只是在他執迷不悟的情況下才繼續表決,結果一致罷黜奧克塔維烏斯,並通過土地法。同時,選出提比留本人、他的岳父阿庇烏斯?克勞狄烏斯和他的弟弟蓋烏斯組成三個委員會。

土地分配開始在義大利各地,主要是在中部和南部亞平寧山脈的邊沿地區進行。但是,法案的實施困難重重,一則因為土地分配本身的複雜性:公地情況年久失查,地主們化公為私多方隱瞞;一部分農民無力置備工具、種籽等生產資料,即使分得土地也實同無有。更主要的是,以大祭司長納西卡(曾任公元138年執政官)為首的反對派多方作梗,從中破壞。他們拒絕批准給予提比留必要的經費,利用無賴之徒指控提比留廢黜奧克塔維烏斯是對保民官神聖權利的侵犯。這些都使改革派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公元前133年夏,帕加馬國王阿塔洛斯三世遺囑將其王國贈給羅馬。提比留提出法案主張把阿塔洛斯的金庫作為貧窮農民的補助資金,同時將帕加馬城的處理權交給公民大會。這當然是對一向主持外事和財政的元老院權威的挑戰。反對派乃造謠滋事,說帕加馬給提比留帶來了阿塔洛斯國王的紫袍和冕旒,誣稱提比留有稱王的野心。這種破壞,有使土地改革半途而廢的危險。

提比留不甘示弱,決定競選連任下一年度保民官,同時提出縮短兵役期限,授予人民對法官判決提出上訴之權,以及在當時只有元老才能充任的法官之外增加同等數目的騎士階層出身的法官等一系列新的法案。其主旨顯然在於削弱元老院特權和擴大改革派陣地。但舊法尚難徹底實行,新法的推行更加無望。

問題的關鍵,在於提比留能否連任保民官。但是公元前180年頒布的維里烏斯法規定同一人兩次擔任高級長民,必須有一間隔時期,即不得連續兩年選舉同一人擔任高級長官,雖然在實際上高級長官未滿間隔期即再度當選者不乏其例,而且保民官是否包括於高級長官的範圍之內也並不明確。但反對派仍然在選舉前夕以連任保民官出乎常規為藉口,大造提比留欲施暴政的輿論,並暗中策劃尋釁肇事。

與此同時,城市平民的改革積極性由於提比留擴大了改革的範圍而有所降低,農民由於忙於收穫而無暇入城開會,形勢發生了對提比留不利的變化。選舉日當天,民眾集會於卡皮托里烏姆山丘廣場準備開會,反對派混入人群造成紛擾,以致會議中斷。次日,民人在原地集會,元老院也聚會於卡皮托里烏姆山丘的忠誠女神廟。納西卡企圖脅迫執政官斯凱沃拉殺死提比留,遭到拒絕,便決定親自動手。當反對派蓄謀動武的消息傳給提比留時,他想轉告給民眾,但因人聲嘈雜無法言傳,便以手指頭示意危險臨頭。反對派竟把提比留的手勢曲解為要求王冠,並立即報告元老院。納西卡當即跳起,狂呼:「凡要挽救祖國的人跟我來」的口號,率領一群元老、門客、家奴沖入會場,操起板凳腿等做武器,動起武來。經過一場混戰,提比留及其擁護者三百餘人均遭殘殺,屍體都被拋入台伯河。

事後,反對派不顧提比留的弟弟蓋約•格拉古(蓋烏斯•格拉古)領回死難者遺體的要求,竟在夜間把提比留與其餘死難者的的屍體投入台伯河。同時,在波庇里烏斯(132年執政官)的主持下大肆迫害改革派,或放逐或處死。狄奧芬涅斯被殺。一些人甚至被關在放進毒蛇的籠子裡折磨致死。布洛西烏斯逃到小亞細亞並參加了阿里斯東尼克起義。

提比略死後,貴族派元老不敢公然廢除提比略通過的土地法。元老院對此發生了爭議,保持土地法的主張占了上風,元老院建立土地委員會繼續活動。當時提比留的弟弟蓋約•格拉古(蓋烏斯•格拉古)作為該委員會的成員年僅22歲,他和民主派一起反對納西卡。納西卡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離開義大利前往亞洲,從此沒有再回羅馬。貴族派在公元前132年設立了一個政治法庭,迫害了許多地位較低的格拉古追隨者。

與此同時,西庇阿•伊米利亞努斯剛從西班牙回到國內,立即捲入了政治鬥爭。貴族派元老把他奉為領袖,公眾卻開始唾棄和憎惡這個人物,人們把怒氣發泄在他身上,時常可以聽到人群中對著小西庇阿發出打倒暴君的口號。民眾大會的論壇和元老院裡暴力衝突不斷。某天,小西庇阿被發現僵斃在床上,沒有理由可說他不像是被暗殺的。

民主派與貴族派的政治鬥爭仍在繼續。由於年久日深,很難分清哪些是被占用的國有地,這成了貴族派元老阻礙三人委員會工作的藉口,公元前129年元老院解散了委員會,土地法被束之高閣,重新分配土地的工作也停頓下來了。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