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艇首次裝戰雷,開始戰備值班:華東海軍意義非凡的實力拐點

兵說 發佈 2020-08-22T16:35:33+00:00

1953年6月,我所在的快艇21大隊3中隊6艘艇的全班人馬再加上兩艘艇的人員,一同調往華東軍區海軍快艇第1大隊,以加強快艇第1大隊的作戰能力。


海戰英雄張逸民回憶錄29

1953年6月,我所在的快艇21大隊3中隊6艘艇的全班人馬再加上兩艘艇的人員,一同調往華東軍區海軍快艇第1大隊,以加強快艇第1大隊的作戰能力。

我這個人天生有一副好眼力。入伍後,這副眼力逐漸展現出優勢。在陸軍時只是行軍打仗比一般人看得更清楚、更真切,而且能過目不忘。真正評價我眼力好還是在海軍。夜間魚雷攻擊時,我總能比其他人早2、3鏈發現目標。評估敵向角時,大部分時間準確度都一度不差。這在我們這些艇長中是沒有的。夜間航行,我至少比其他人早3~5鏈發現燈浮。

我不僅視力好,記憶力又很強,看到的東西會像攝像機一般都記憶在腦子裡。所以我熟習海區、記憶航道及航法,那是絕對準確無誤。因此,我的領航能力非常強。在海軍熟悉我的同行朋友都說:「張逸民這小子真神了,眼睛瞟一眼,就像錄像機全被錄下來一般。」我的這個好天賦在後來的海戰中可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進小港,發現小港確實小了點,就這麼個巴掌大的地方。但軍港里設施很齊全。右岸是一大塊水泥平台,那上邊足夠擺放12艘快艇了。靠江邊的一面,全是用整棵細竹編成的網狀竹牆,隔斷了與外界的視線。這保密工作算做到家了。我的感受這裡是袖珍港灣,已經被圍得風雨不透,快艇被鎖進了保險箱。隨後,高東亞又陪我到碼頭的四周轉了一圈,然後問我對小港的印象。我如實地回答了高東亞:「小港確實很美、很規範。很可惜,這裡不應該是快艇的久留之地。」

我給小港概括為五句話:「大風吹不到,惡浪打不到,海水蝕不到,特務看不到,炮聲聞不到。」說小港是世外桃源,我看一點不假。可高東亞卻堅持說:「小港還是一塊風水寶地啊,這裡不僅能摩拳擦掌,還具有藏龍臥虎之效。說不定你會一生不忘。」說到這兒,我倆都會意地笑了。

「吳淞小港是塊風水寶地」,高東亞這句令我一生不忘的預言,果然被其言中。就是這塊巴掌大小的很不起眼的小地方,僅僅半年時間,就連續發生了多件令我一生難忘,甚至是對我有一生歷史拐點意義的大事。吳淞小港,堪稱是塊福地。

第一件大事,就在我們3中隊到達小港的第三天,快艇1大隊隨即召開艇長以上的幹部大會。會上由大隊馬雲倫參謀長宣讀了重新編組快艇第1大隊戰鬥序列的命令。

第1中隊,中隊長劉鴻章,指導員王守堅。

中隊下轄三個分隊:

1分隊,分隊長兼艇長高東亞;

艇長張逸民。

2分隊,分隊長兼艇長武小斯;

艇長吳文斌。

3分隊,分隊長兼艇長閆廷禎;

艇長程全茂。

第2中隊,中隊長王政祥;

政治指導員李春閣。

1分隊,分隊長兼艇長種敬義;

艇長劉春志。

2分隊,分隊長兼艇長宋尚禮;

艇長於吉水。

3分隊,分隊長兼艇長尹大法;

艇長呂清。

第3中隊,中隊長崔進喜;

政治指導員張德荷。

第3中隊實際上就是空架子,既沒快艇,也只有2條艇編制的人員。3中隊的空架子一直保存著。

這次快艇1大隊重新編組後,對我們艇長而言,是有很大意義的。這就表明,我們不僅編入了快艇1大隊,而更重要的是我們都有了自己的戰鬥序列號。我因此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戰鬥集體。也可以說從此我有了自己的戰鬥番號:我是華東海軍快艇第1大隊,第1中隊,第1分隊2號艇艇長,這就是我的軍中門牌號碼。我有了戰鬥崗位,有了真正自己的戰鬥團隊。大隊就是我的大團隊。102艇就是我的小團隊。今後就可以打起一面旗幟,為團隊榮譽而戰。

這次快艇1大隊重新編隊,說明我們從青島21大隊調進東海的3中隊,已正式與快艇1大隊完成合編。我們3中隊正式入列華東軍區海軍。我們不僅有新的序列,又進入了解放台島及沿海島嶼的戰略高地上。這是我從陸軍調到海軍後第一次進入戰略高地。這說明,我能從此出發,參加在海峽與蔣海軍的作戰了。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拐點。

第二件大事,就是更新了新的艇號,並以命令的形式予以公布。

快艇1大隊新艇號,是從「東101」艇至「東112」艇止。

1中隊的艇號為「東101」艇至「東106」艇;

2中隊的艇號為「東107」艇至「東112」艇止。

我艇從青島出發時是「144」艇,現改為「東102」艇。在中隊序列中我是2號艇。在大隊序列中,我也是2號艇。

從此,我在中隊或大隊戰鬥序列中,我均為2號艇艇長。這個2號艇艇長的身份一直保持到我被提升為1大隊參謀長後方由我的後任接替。2號艇長,看上去是個不起眼的位置,但在航行時或編隊形時,就會顯得很重要。其實這個角色很難,不能掉隊,一掉就是一件大事。要積極跟隊,還要穩穩噹噹。

第三件大事,華東軍區海軍於1954年5月1日上午在小港正式宣布命令:「張逸民為戰鬥艇長。」

作為魚雷艇長,能早日成為戰鬥艇長,那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精神追求。「戰鬥艇長」這金光閃閃的四個大字,在我心靈上這是一份超出局外人想像的大事。「戰鬥艇長」就是使命、榮譽、資歷以及快艇技術、戰術水平集於一身的體現或稱謂。形象點說,「戰鬥艇長」這四個字,就等於說我作為魚雷艇艇長,已經拿到了一支打頭陣的令箭。

也許這是局外人永遠難以明白的,而我們這些魚雷艇長們為達到成為一名「戰鬥艇長」的稱謂,要付出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啊。也可以這麼說,就為實現這個稱謂,我是將自己百分之百的精力全部都集中在自己操艇的舵輪上了。當我聽到宣布張逸民為「戰鬥艇長」時,我的淚水再也無法控制而「涮涮」流下。在我心裡,「戰鬥艇長」絕非單單只是個稱謂,也非是單純的榮譽。它是艇長的最高榮譽,是艇長綜合戰鬥能力的最高境界。此時,我真的很驕傲,也很自豪。

而我感到我從陸軍「鐵軍」來到海軍後,只用了兩年又九個月的有限時間便成為了一名「戰鬥艇長」,那是何等的不易啊!俗話說,拜師學武還得下三年工夫嘛,我還不到三年便出師了,我真的感到很自豪。想當年,蔣海軍的大頭目桂永清曾用鼻子哼過我們這些一窮二白的海軍。今天,我們已經能橫刀立馬東海了,也敢叫板美蔣海軍了。我們面對海峽豪氣沖天,威風八面。桂永清口出狂言,也不過三年吧,如今人民海軍已今非昔比,等待桂永清的將是他要付出血的代價。

第四件大事,1954年4月30日,我和高東亞二條魚雷快艇第一次裝上戰雷,開始擔任華東軍區海軍節日戰備值班。

我說裝上戰雷是件大事,或許會有人不以為然,甚至會說大驚小怪。但是若從歷史角度看就完全不同了。此刻裝雷時,我們偌大的中國尚不能自行製造魚雷,我們所用的魚雷全是舶來品。單從人民海軍魚雷艇部隊誕生也才剛剛四個年頭。中國海軍準備抗美援朝時,雖說成立了快艇總隊,當時準備上前線打仗的只有快艇31大隊的1個中隊。那時節他們裝沒裝過戰雷,何時裝過戰雷,我不清楚。但我們華東軍區海軍快艇部隊成立以來第一次裝戰雷,是1954年4月30日。

這是一個值得記憶的日子。說裝戰雷是大事,那是再確切不過了。裝上戰雷擔任華東軍區海軍的戰鬥值班,這在華東軍區海軍快艇部隊來說也是第一次。其意義重大,這等於宣布:我們可以用魚雷快艇戰備值班了。戰雷是什麼?是一種進攻性武器。它在當時的戰略意義遠遠大於武器本身,誰能說這不是頭等大事呢?這次是分隊級值班,只有「東101」艇、「東102」艇兩艘魚雷快艇裝上戰雷,擔任值班,是最小規模了。

因為戰雷是軍中的重要兵器,快艇裝戰雷是有許多規矩的,不是隨隨便便能進行的事。首先裝雷是在專門碼頭上進行的。裝雷時,碼頭上只能是裝雷艇單獨靠碼頭進行。裝雷前,艇上要升起一面紅色的信號旗,表示我艇正裝載危險品,警示過往船隻要遠離我,要小心,更不可干擾我。魚雷快艇按要求要實施裝雷部署,事先要檢查碼頭是否安全等。一切就緒後,方可裝載。裝載前一小時,艇長帶著魚雷手並持有大隊開具的魚雷檢查的授權書到檢查所接收魚雷。

在魚雷檢查所內,要對魚雷進行一項一項地檢查。有的項目是檢查號碼是否相符,有的項目要檢查是否裝滿,有的項目要檢查器械是否靈活。只有檢查一一合格後,由檢查所人員現場將啟爆器裝入戰雷頭內,啟爆器的安全插銷取下後交給艇長,檢查所的工作始算完成。從此刻起,魚雷的全部責任就全由艇長負責了。

全艇同志此時迅速將戰雷拖入魚雷發射管內。魚雷手將發射管後蓋蓋好,然後裝好送藥,並將後蓋關合緊。此刻,水手長立即將「J」字旗升上主桅。「J」旗是信號旗語中,代表我艇裝有戰雷,代表危險的含義。魚雷快艇只有升起「J」旗後,那便是這艘快艇最高等級的戰備雄姿。如果快艇沒有機會裝載上戰雷,那它就永遠只是艘快艇而稱不上魚雷快艇。也只有裝載上戰雷的魚雷艇艇長,才有資格稱呼自己的愛艇是戰艇。這次我們兩條快艇裝上戰雷擔任節日作戰值班,這可以稱作是華東軍區海軍一次意義非凡的實力拐點。

伴隨時光的流逝,吳淞小港也好,快艇第1大隊也好,如今這些故事都成了歷史的煙雲。但有一點不會被淹沒,曾駐泊於此的快艇第1大隊,曾創造了許多我軍優異戰績:擊沉敵艦最多、出身於快艇1大隊的師以幹部最多。這支部隊南征北戰,叱吒台海,浴血海疆,戰功卓著。高東亞曾說過的吳淞小港是塊藏龍臥虎的寶地,今天看來那是十分確切的比喻。它的歷史價值很凝重,尤其在我們這些老兵心中,吳淞小港就是一座歷史豐碑。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