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心理健康、加快「網際網路+」,鍾南山等院士在上海談疫情提到這些關鍵詞

光明網 發佈 2020-08-21T03:13:51+00:00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8月21日電「今天我們很多人坐在這裡開會,在很多地方還很難實現,但是中國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1日在上海松江G60科創大廈舉行的健康大會上說,新冠疫情發生後,他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有了更多思考。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8月21日電(龔雯 堯子璇)「今天我們很多人坐在這裡開會,在很多地方還很難實現,但是中國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1日在上海松江G60科創大廈舉行的健康大會上說,新冠疫情發生後,他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有了更多思考。

在重大傳染病疫情面前,到底是人的生命第一還是經濟發展(重啟)第一?鍾南山認為,這對各國政府來說,都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每個國家需要好好掂量這個天平。

鍾南山表示,要遵循在社區水平的預防規律,保持個人衛生,包括保持距離、佩戴口罩、認真洗手,幾乎所有傳染病的發生率都能大幅度下降。同時,這次抗疫經驗教育了我們,對慢性病的早防早診早治是關鍵,也是實現健康中國的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數據顯示,新冠疫情期間全球範圍內普通民眾精神心理健康出現了應激、焦慮、抑鬱狀態。從目前看,在全球範圍內(包括我國)對疫情的救治偏重於軀體疾病,而忽視了心理健康,從而造成疾病的惡化及諸多社會問題。

「培訓更多的心理和精神疏導及治療的醫護人員,刻不容緩。」鍾南山說。

隨著「網際網路+」的深入和滲透,鍾南山還提到,運用人工智慧預測疫情暴發、診斷新冠及預後判斷,利用5G展開遠程會診、遠程急救、無線監護等,更好地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效率等。同時,他呼籲各級政府、醫療機構共同建立一個醫療大數據平台,共享互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消化內科專家樊代明提到,隨著疫情防控趨於穩定,無論是患者還是普通老百姓的心理健康,都需要得到關注。在面對疫情時,每一個社會機構都不能單兵作戰,藉助「網際網路+」整合醫學智慧,將構建一個更完善的健康醫療體系。

張伯禮、陳君石、曾溢滔等多位院士也認為,在「網際網路+」的催化下,醫療健康發展將步入新階段,持續創新的醫療服務模式,將更好地助力百姓健康。

據悉,2014年鍾南山、樊代明等75位兩院院士共同發起成立了大專家.COM,經過6年努力,構建了一個智能綜合醫學服務平台「醫生雲」,既能幫助醫生完成知識和經驗積累,也能幫助患者精準醫療,為我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探索出一條新路徑。目前,「醫生雲」已建成百萬級醫學資料庫,合作約4000家公立醫療機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