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深入研究抗戰時期中共精兵簡政的力作

光明日報 發佈 2020-10-28T15:46:01+00:00

全面抗戰時期是中共力量由弱變強、發展壯大的重要歷史時期,但其過程是極為艱苦的。隨著敵後根據地不斷壯大,軍隊、政府人員和經濟、財力供給之間始終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在20世紀40年代初更是達到非常尖銳的地步。

【圖書評介】

全面抗戰時期是中共力量由弱變強、發展壯大的重要歷史時期,但其過程是極為艱苦的。隨著敵後根據地不斷壯大,軍隊、政府人員和經濟、財力供給之間始終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在20世紀40年代初更是達到非常尖銳的地步。1941—1942年,中國共產黨果斷實行精兵簡政政策,對根據地渡過難關、繼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成為中共黨史、革命史上一次堪稱典範的軍政建設改革。把增強研究員搜集大量檔案、報刊等資料,運用多學科理論和方法,對此進行了專門研究,其最新成果《困局與應對:抗戰時期中共精兵簡政研究》一書,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全面深入研究抗戰時期中共精兵簡政歷史的專著,對中共黨史、中共革命史以及中國制度史研究作出了貢獻。

該書將歷史演變和橫向問題結合起來,全面深入地呈現了抗戰時期中共精兵簡政政策的提出與推廣,精兵簡政之初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軍隊系統精兵建設的貫徹與實施,精兵建設與榮退軍人的安撫,政權系統的全面緊縮、局部調整、重點加強和有效安置等,由此反映了精兵簡政工作的核心內容。精兵簡政政策的實行,無論是裁員還是轉崗,都牽涉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人群的複雜利益關係,開展難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更為重要的是,精兵簡政不是簡單的減少人數,而是在減少人數的同時,還要保持部隊旺盛的戰鬥力和政權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因此更加提高了貫徹的難度。雖然這一過程充滿了艱難和曲折,中國共產黨仍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智慧克服了困難。歷史學者的職責就是儘可能地還原歷史過程,充分展現歷史細節,求真求實,提供歷史的啟示與借鑑。然而,以往有關精兵簡政的著述,其實也包括一些革命史問題研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比較簡單的「政策—效果」思維模式,一方面是政策,另一方面是結果,省略了政策實施的具體過程,尤其是其中的艱難、曲折和複雜。該書突破了這一思維定勢,既注重還原歷史過程,注重敘述歷史細節,也不迴避精兵簡政貫徹過程中的困難,努力挖掘和重現被精簡當事主體的聲音,由此揭示了不同主體之間的複雜關係。

精兵簡政推行之初的情況突出地反映了上述問題。對於精兵簡政政策,根據地軍政系統的認識並不完全一致,無論是執行精簡者還是被精簡者,均有一部分人員包括幹部表示疑惑乃至背離。在執行精簡者一方,有的堅持「人多力量大」「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傳統認識,認為一旦人員減少了,工作就無法進行了;有的強調自己所在地區的機構臃腫的現象不嚴重,可以照舊維持;還有的強調自己部門的特殊性,不願意取消,也不願意合併。在被精簡者一方,有的認為自己的利益受損,對未來的出路迷茫,因此對精兵簡政產生了牴觸情緒,傳播「不要我了」「吃不開了」「沒地位了」言論。結果,有的地區、有的部隊對精兵簡政政策的執行就打了折扣。對以上偏向及其產生的問題,當時的領導人其實是有充分的觀察和認識的。毛澤東針對陝甘寧邊區存在的問題指出,「現在有16000人沒有領糧食了,但聽說人卻是一個也沒有減,從前16000人領糧食,是各機關冒空名額領的,現在沒有冒領的了,但對原來的人卻一概未動」。甚至一度指出邊區的精兵簡政是「小的勝利,大的失敗」。可見,對於精兵簡政過程的艱難、曲折和複雜,黨中央是有相當清醒的認識的。但後來的一些研究恰恰忽略了這一清醒認識,甚至為了突出精簡「效果」而忽略了複雜的歷史細節,使本來真實的歷史乾癟化。

其實,恰恰是在上述困難的情況下,我們黨對症下藥,採取了積極而穩妥的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該書著墨最多的正在於此。對於一些人的認識偏向及時發動社會各界人士對精兵簡政政策予以闡釋、解讀,破除傳統思維、本位主義和地方觀念。與此同時,注重調查研究,開展節約動員,制定具有操作性的規章制度,由此形成一場主動性強、目標明確、效果顯著的軍政變革。通過精兵簡政,根據地的人力、畜力、物力、財力等負擔明顯減輕,政府財政狀況有一定好轉,部隊戰鬥力和政府行政效率也有所提升。精兵簡政的歷史,成了一部解決困難、走向成功的歷史。

(作者:李金錚,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