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不僅僅是情緒低落那麼簡單

蝌蚪五線譜 發佈 2020-10-28T19:38:05+00:00

自古逢秋悲寂寥,對有些心理疾病患者而言,秋季可能是病情波動的敏感時期,尤其是抑鬱症患者。2020年10月13日,凌晨兩點,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實驗室,一名研究生自縊而亡,將遺書發布上網絡,說來生想做一隻貓。

識別常見抑鬱症誤區!

本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高品進行科學性把關

自古逢秋悲寂寥,對有些心理疾病患者而言,秋季可能是病情波動的敏感時期,尤其是抑鬱症患者。

2020年10月13日,凌晨兩點,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實驗室,一名研究生自縊而亡,將遺書發布上網絡,說來生想做一隻貓。

△紅燒土豆葉最後一篇微博

人越長大面臨的問題就越來越多,很多時候成年人的負面情緒都是一點點積壓,直至崩潰,再也無力承擔。

2020年10月15日,是喬任梁33歲冥誕。

這天喬任梁的母親發文,訴說著對兒子的想念,她說:

媽媽沒有一天不在想你,即使大風大雨,媽媽也會如約而至。是我沒有照顧好你,你是媽媽永遠的驕傲。

喬任梁因抑鬱症去世,離開後再也沒更新過微博。但四年來,他的微博下面成了無數人講述心事的「樹洞」。

隨著健康知識的廣泛普及,大眾對抑鬱症已不再陌生,但認知上的誤區還有很多。

誤區一:抑鬱症的發病率很低

實際上,抑鬱症的發病率較高,並且近年來,精神障礙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截至2018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近600萬。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3.5億抑鬱症患者,是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殺手」。

但抑鬱症的就診率遠遠落後於其他疾病,有90%以上的患者沒有得到有效的診斷和治療。

誤區二:抑鬱症就是情緒低落

情緒低落是抑鬱症最典型的表現之一,不過,抑鬱症不僅僅是情緒低落那麼簡單。

首先,普通人的情緒低落往往是有原因的、單向的、一過性的。比如看到悲傷的電影,這種情緒可能只持續一會,也許走出電影院,就走出故事情境了。

抑鬱症患者卻不然,他們的情緒低落未必有原因。早晨起來不知道為什麼便鬱鬱寡歡;通常會反覆,到晚上稍微緩解,第二天早晨再次出現——幾乎每天如此。

△圖片來源:pixabay

抑鬱症患者,還會出現認知異常、思維緩慢、記憶力下降、不願意跟人打交道。嚴重時,甚至會不吃、不動、不說話,像個木偶一般。

△抑鬱症的症狀

誤區三:抑鬱症可以自我診斷、自我治療

網上常常有人轉發抑鬱症測試,不過這些測試,多數不怎麼靠譜。

△網上流傳的抑鬱症測試(圖片來源見LOGO)

一方面,抑鬱症的症狀要從情緒、軀體、認知三個層面來整體判斷,需要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精神檢查等多種不同的手段。而網絡上流傳的測試,往往只關注情緒。舉個極端點的例子,存在妄想的患者,怎麼可能自我診斷呢,如果自己能覺察到,還叫什麼妄想?

另一方面,這些測試通常沒有經歷過嚴格檢驗,可靠性存疑。

那抑鬱症一般怎麼診斷?

臨床上對抑鬱症的診斷,包括定性與定量兩個項目。定性上,除了上面提到的檢查之外,主要依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進行症狀鑑別;定量上,常常使用量表,其中最常用的,是漢密爾頓抑鬱量表和抑鬱自評量表。

漢密爾頓抑鬱量表屬於他評量表。也就是不能自己給自己打分;而是由醫生通過對病人的觀察,進行判斷、核算總分、評估患者的抑鬱程度。半個世紀以來,漢密爾頓抑鬱量表經受住了重重考驗,尤其是判斷治療結果方面,被認為是最佳評定工具。

抑鬱自評量表,屬於自評量表,醫生向患者解釋每個條目的含義,由患者自行打分。優點是使用容易、記分簡單;缺點是對於某些患者,可能準確度不佳。主要用於住院患者的測量,如果是非住院患者,要十分慎重——不能用評分代替精神科診斷。

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必須嚴肅對待。如果懷疑自己有抑鬱症,務必儘快主動到正規醫院檢測和求醫。

△抑鬱症的應對(圖片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抑鬱症已經成為了一個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的疾病,但只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其是要早期識別出這些患者,可以幫助他們走出心靈困境,甚至挽救他們的生命。權威專家呼籲,所有人都要重視抑鬱症,尤其是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等重點人群,加強預防和篩查刻不容緩

也希望情緒低落的你,多出來走走看看,和知心的朋友多聊聊天,或許就發現人生沒那麼艱難。


參考文獻:

[1] 四類人加大抑鬱篩查[EB/OL]人民健康網,2020-10-15.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1015/c14739-31893216.html

[2]抑鬱症[EB/OL].世界衛生組織.2019-12-4.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3] 馬愛平.專家:「一高三低」映射抑鬱症現狀 應儘早規範治療[EB/OL].人民健康網,2020-10-15.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1015/c14739-31893216.html

[4]李凌江, 馬辛. 中國抑鬱障礙防治指南[M].北京: 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2015.

[5]郝偉,于欣.精神病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6]郭文斌, 姚樹橋, 盧永紅等. 抑鬱症患者生活事件及社會支持特徵的研究[J].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2003, 17(10): 693–69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