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電話營銷依賴」,是一種「升維發展」

新京報 發佈 2020-10-28T19:45:29+00:00

「你好,最近考慮買房嗎」「我們針對3-5歲孩子推出了全新培訓課程,你要帶孩子來看看嗎」……對很多人來說,比「空氣突然安靜」更可怕的,是來自教育培訓、金融理財、房產中介、保險銷售等行業人員「猝不及防的關心」。

「你好,最近考慮買房嗎」「我們針對3-5歲孩子推出了全新培訓課程,你要帶孩子來看看嗎」……對很多人來說,比「空氣突然安靜」更可怕的,是來自教育培訓、金融理財、房產中介、保險銷售等行業人員「猝不及防的關心」。

但令人欣慰的是,有企業已經率先拋棄了這種落後的營銷模式。

據媒體報導,10月27日,北京鏈家放出了「電話營銷,擾一賠百」的大招——按照其服務承諾,自2020年11月12日起,北京鏈家在職經紀人未經客戶同意,禁止對客戶進行電話營銷,否則每個來電號碼賠償100元。

頻密電話營銷已招致普遍反感

「擾一賠百」,無疑是對「動真格」態度的直觀闡釋。「免電話營銷」的前置條件從「客戶需主動開通功能」變成「未經用戶同意」,也彰顯了變革行業傳統作業方式的堅決……作為國內最大的綜合性房產服務平台,鏈家帶頭向「電話營銷依賴」說不,展現了頭部平台的發展理性與價值自覺。

在當下,無論是從行業發展角度還是從民眾權益保障層面看,行業領先的平台主動遏制電話騷擾,都有其標杆性意義。這理應成為銷售行業向電話騷擾說不的序曲。

就拿教育培訓和房產中介來說,長期以來,這兩個行業都是靠「廣撒網」策略與「地毯式搜索」辦法發掘客源。在人流密集區域派傳單、搞地推,在部分社區小區洗樓、貼紙條,都是早期典型的獲客拓客手段。到了後來,隨著電話營銷成本的不斷攤薄及AI智慧型電話的出現,電話銷售成了該行業許多企業最依賴的洗客拓客路徑。

可近年來,因為被用得過多過濫,這類電話營銷已備受詬病。再加上詐騙電話與其他類型騷擾電話「聯袂轟炸」的疊加效應,這更讓人不堪其擾。在公眾對信息泄露、電話騷擾敏感度日益提升的語境中,這已招致民眾的普遍反感。

與之對應的,是電話營銷效用的降低。由於客戶體驗被拉低,這還可能產生逆反效果,讓企業口碑與品牌形象受損,也將潛在客戶趕跑。非但如此,高拒接率與強烈的負向反饋,也會凸顯前端營銷工作的無意義感,降低銷售者的職業認同感。

針對電話騷擾問題,從主管部門到運營商,都採取了很多防治性動作:2018年7月,工信部、最高法等13個部門發布《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今年8月31日,工信部又在其官網上公布了《通信簡訊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任何組織或個人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或者用戶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簡訊息或撥打商業性電話。用戶未明確同意的,視為拒絕。

在此背景下,房產經紀行業「領頭羊」先行告別「電話銷售依賴症」,是順勢而行,也是主動而為。

某種程度上,這是秉持「長期算法」,而非只看重「短期利益」:摒棄了電話營銷拓客方式的「舍」,是為了長遠的「得」——得到了民眾認可,方能得未來。

眼下「升維思考,降維打擊」的商業理論很火。「升維思考」的意思,就是要站在更高的維度上考慮問題。而擺脫「電銷依賴」,正是一種「升維發展」。

To C銷售行業該轉變營銷方式

擺脫對電話營銷的依賴,不是說房產中介及教育培訓、金融理財、保險銷售等行業以後就只能「等客上門」,甚至跟客源「斷連」,而是要求這些行業儘早除弊布新,轉變營銷方式。

電話營銷的負面效應,決定了其效用的難以持久。鑒於此,與其飲鴆止渴,在「電話營銷依賴」的死胡同里打轉轉,不如順應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態勢,實現獲客路徑上的疊代。

既要因時而變,也要因勢而新。比起「廣撒網」式營銷,這些To C銷售行業的企業完全可以藉助新技術新模式實現精準獲客。

比如,利用好自身官網與各自媒體渠道,豐富線上埠與諮詢入口;進行用戶分類,發掘私域流量,實現用戶運營;深耕客群,發掘存量潛力。

北京鏈家放棄電話營銷的底氣,就在於解鎖了多樣化的獲客渠道:無論是PC、手機端埠的流量加持,IM溝通工具的引流作用,還是經紀人的線上帶看房評展位、VR講房人展位等,都能增強平台的線上獲客能力。在此之外,鏈家還持續提升服務品質,憑著免費列印複印、代收快遞、社區連接等公益服務與線下社區保持強黏性,都積累了很多潛在客群。

說到底,如今,包括房產中介在內的許多行業,已從傳統意義上的「中間商」變成「服務方」,「服務」正取代「銷售」成為其新業務標籤。以更多的服務意識去攢口碑、引客流,比電話騷擾更合乎長遠發展思路。

而今,在反電話騷擾上,已有房產服務平台率先邁步,希望此舉的標杆效應能輻射同業,並推動更多行業的規範化發展。到頭來,「免電話營銷」未必會拽著這些行業後退,反而會成為行業進化升級的機遇。

□子衿(媒體人)

編輯 思凝 校對 劉軍

來源:新京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