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境問題上,一次性塑料真的「十惡不赦」嗎?

科技工作者 發佈 2020-10-28T20:31:21+00:00

《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當地時間10月26日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Shelie Miller。表示:事實上,包括軟飲料在內的眾多消費品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在於產品本身,其包裝只是「全額替罪羊」——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包裝,它的生產和處理產生的環境影響通常只占產品生命周期內對環境總體影響的一小部分。


站在超市裡的汽水售賣區,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排排色彩鮮艷的塑料瓶子和金屬罐子。你可能很容易得出結論:這裡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一次性容器太多了!如果能回收更多的一次性容器,人類就能有效減少相關環境污染。

《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當地時間10月26日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Shelie Miller

表示:事實上,包括軟飲料在內的眾多消費品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在於產品本身,其包裝只是「全額替罪羊」——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包裝,它的生產和處理產生的環境影響通常只占產品生命周期內對環境總體影響的一小部分。

Miller說:「過度強調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並加大回收力度,可能會分散人們對更具破壞性的環境影響的注意力,比如說能源利用和資源開採。我們需要用更全面的視角看待更大的環境問題。我並不是試圖淡化與塑料有關的環境問題,而是希望把塑料垃圾問題放在適當的背景下,檢視產品在生命期內每個階段造成的環境影響。」

Miller在文中指出了消費者關於一次性塑料對環境影響的五大誤解:

(1) 塑料包裝是產品對環境影響的最大貢獻者。事實上,包裝內的產品通常對環境有更大影響。

(2) 塑料對環境的影響比任何其他包裝材料都大。事實上,綜合來看,塑料對環境的總體影響通常低於一次性玻璃或金屬。

(3) 可重複使用的產品總是比一次性產品好。其實,只有當回收使用次數足夠多時,可重複使用的產品才能抵消其製造過程中消耗的材料和能源帶來的影響。

(4) 回收和堆肥應該是最優先考慮的解決方案。事實上,與減少整體消耗相比,回收和堆肥對環境的益處往往很小。

(5)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能夠有效減少產品對環境的影響。事實上,減少浪費以及謹慎消費(包括對消費產品的種類和數量的仔細考量)對於環境的「減壓」更有效。

生命周期評估(LCA)是Miller等用於量化產品使用期內對環境的不同影響的工具,包括氣候變化和能源使用、水和資源枯竭、生物多樣性喪失、固體廢物產生以及人類和生態毒性。消費者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包裝垃圾上,因為他們每天都能看到盒子、瓶子和易拉罐,而其他各種環境影響對他們來說基本「隱形」。

LCA分析系統地評估了整個供應鏈,衡量了可能被忽略的影響,例如:包裝食品的無形影響包括集約化農業生產、能源生產、冷藏和整個供應鏈的運輸,以及與食品及其包裝相關的製造和加工。

為向消費者提供一個易於記憶的層次結構,「減少使用、重複使用、循環回收」這句老話通常被簡稱為3Rs。然而,大多數環境信息並沒有強調3Rs的內核——「減少使用」和「重複使用」是被列在「循環回收」之前的。

Miller說:「不可否認,一次性塑料的確造成了一些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然而,即使塑料垃圾大大減少,這個消費者主導的社會也會產生許多上游環境問題。因此,消費者減少浪費、謹慎消費可能會對解決環境問題更成效。」

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環境科學與技術》

期刊編號:0013-936X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0-mythbusting-common-misperceptions-environmental-impacts.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