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山東博興佛造像展」於國家博物館啟幕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0-10-28T21:57:59+00:00

10月2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山東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濱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相由心生——山東博興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

10月2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山東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文物局)、山東省濱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相由心生——山東博興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

展覽系統展示了博興地區歷年來出土的石雕、金銅、白陶佛造像。作為中國古代佛造像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博興地區佛造像在藝術風格上體現出一定的包容性,造像銘文不僅展示出歷史脈絡性的連續性,也記錄了佛教中國化的歷程。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表示,博興的佛造像和青州、定州的佛造像,在手法、材質等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但每尊佛造像也有自身的特點。這些造像的神態非常動人,體現出其造型技法的精湛,與佛像搭配的雕塑也非常精緻。當然,展覽最突出的特徵是金銅小型佛造像。在展廳中,每件作品都能吸引你的視線,讓你的心靈有所觸動。通過這個展覽,可以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展廳現場 攝影:余冠辰

展廳現場 攝影:余冠辰

展廳現場 攝影:余冠辰

展廳現場 攝影:余冠辰

「相由心生——山東博興佛造像展」選取了119件(套)展品,分為博善興佛、金像流輝、金像銘願三個部分,從造像藝術特色、地域時代風格及造像銘文內涵來展示博興地區佛造像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博善興佛「單元,從「遺寺存古」和「金耀龍華」兩個方面展示了博興地區的佛寺遺址與龍華寺出土金銅佛像,介紹了博興地區佛寺文化的興盛與佛造像藝術風格融匯南北之特色。

博興地區目前已發現有龍華寺、般若寺、興國寺、高昌寺等古寺遺址30多處,其中北朝至隋代寺院遺址20多處。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寺院遺址相繼出土了金銅、石、白陶等各類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佛造像,證實了北朝、隋代這一區域寺院文化的興盛和民間造像活動的頻繁。

疃子造像碑 攝影:余冠辰

該單元展出的東魏時期的「疃子造像」出土於博興縣疃子村,這裡是北朝時期疃子寺的遺址。該像為一佛二脅侍背屏式造像,雕刻精美、細膩,線條流暢。

螺髻梵王立像 攝影:余冠辰

北齊時期的螺髻梵王立像出土於博興縣龍華寺遺址,龍華寺是北朝至隋代的寺院遺址。螺髻梵王的比例勻稱,寬肩隆胸,四肢修長,而薄衣貼體的特色是北朝時期中印佛造像藝術合璧的產物。

「金像流輝」單元從「造像規尺」和「地域神韻」兩個方面展示龍華寺出土金銅佛像的特點,凸顯博興地區佛造像飽含的歷史價值與獨特的地方特徵。

北齊天保五年(554年)的薛明陵造菩薩像製作精緻

1983年博興龍華寺遺址出土94件金銅佛造像,其中45件帶有銘文,銘文中又有35件具有確切紀年,紀年時代自北魏太和二年(478年)至隋仁壽三年(603年),歷北魏、東魏、北齊、隋四代,長達125年之久。這批金銅佛造像所跨年代之久、紀年序列之清,在區域佛造像中實屬罕見,被專家學者稱為「中國小型鎏金銅佛像斷代的標尺」,也為探討山東地區佛造像的藝術風格提供了重要依據。

馮貳郎造觀世音像 國博供圖

孔昭俤造彌勒像 國博供圖

博興金銅佛造像具有濃厚的地方特徵,一鋪三尊的組合形式、闊舟形背光、覆蓮座等呈現出鮮明的地域面貌。造像小巧但內容齊全,裝飾繁簡適宜,體現出高超的造像技藝。造像題材主要以觀音、釋迦多寶佛、彌勒為表現對象,反映了當地民眾的信仰與追求。

「金像銘願」單元通過「觀像取意」「西方凈土」和「興福造像」三個方面表現博興地區民眾對佛造像認識與理解的過程,展示出佛教傳入中國後,為適應中國社會與文化不斷進行本土化的轉型。

王上造多寶像 國博供圖

程次男造觀音像

例如,該單元展出的王上造多寶像的銘文中包含有為亡故親人追福的內容,體現了佛教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程次男造觀音像、張見造觀世音像的銘文中涉及到「皇帝陛下」「師僧」「一切眾生」等祈願對象,表現出對家庭成員以外的人員的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