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藝人楊光賓:把苗族銀飾鍛制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多彩貴州網 發佈 2020-10-28T22:12:31+00:00

10月17日至25日,中國丹寨非遺周在丹寨縣萬達小鎮舉行,「黔地守藝」傳統手工藝作品展覽分區展示了貴州不同地方的代表性非遺。

塗林念

楊光賓總是帶著笑,眼睛笑成一條線。

10月17日至25日,中國丹寨非遺周在丹寨縣萬達小鎮舉行,「黔地守藝」傳統手工藝作品展覽分區展示了貴州不同地方的代表性非遺。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楊光賓受邀帶著作品參加展覽,他的展位在第一個。展廳的進門處陳列著十多件他的銀飾作品,精美絕倫,吸引了眾多遊客觀賞。

楊光賓穿著藍色的民族服飾,端坐在桌子前,有客人的時候他就笑盈盈地接待,耐心指導體驗的遊客,詳細介紹參展的展品,空閒時他就專注地編織銀線。遇到亂砍價的客人,他也不生氣,樂呵呵地和客人討價還價,臉上掛滿了笑容。

「黔地守藝」傳統手工藝作品展覽會上,楊光賓(右)指導記者(左)體驗銀飾鍛造技藝中的的填絲工藝

1963年,楊光賓出生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有名的「銀匠村」——控拜村,這個村已有三百多年的銀飾鍛制歷史。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村民的銀飾鍛制技藝「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家家戶戶的男子都會做銀飾,而家家戶戶的女子都有銀飾。

楊光賓介紹,苗家人會把房子、土地留給兒子,所以自女兒出生起,父母就要開始為女兒製作銀飾,一年存一點,直到女兒出嫁,也能有一身銀飾穿戴著出嫁。

身為父親,女兒兩歲時,楊光賓開始為女兒製作銀飾,直到女兒十八歲,才做好一整套嫁衣。

儘管銀飾嫁妝是父母為女兒傍身而準備,但不到萬不得已,苗家女子不會輕易變賣嫁妝。銀飾是苗家的傳家寶,通常由母親傳給女兒,如果家中沒有女兒的,就傳給兒子兒媳,就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

童年與父親走村串寨

楊光賓是家族銀飾鍛制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

從六七歲開始,楊光賓就在火塘邊看父親楊文剛做銀飾,幫著拉風箱,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雜事。

那時候,銀匠主要的謀生方式挑著擔子沿村吆喝,有需要製作銀飾的人家把銀塊或銀元稱重後交給銀匠帶回家製作,交付定金並約定交貨時間,銀匠再把成品送回客戶家中。這叫走村串寨或走村游寨。

1973年,楊光賓十歲,楊文剛開始帶著他走村串寨。從控拜村出發,沿著路往前走。走到哪裡算哪裡,走累了再返程。

楊光賓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跟著父親楊文剛走村串寨的點滴。出發第一天,他們從控拜走到了雷山縣城,六十公里的路程他們從早上6點走到晚上6點,年幼的楊光賓又餓又渴,走到半路就哭了,哭夠了又繼續往前走。當天晚上他們寄宿在雷山縣城的舅舅家。

第二天天亮繼續出發,楊光賓看著楊文剛挑著沉重的擔子,儘管自己很累,還是咬牙堅持。中午時分,他們走到一個深山之中,前不挨村後不挨店,楊光賓很害怕,帶著這種害怕繼續跟著楊文剛的腳步往前走。

天快黑了,他們走到了雷山和丹寨交界的一個苗族村寨。

走到村口,楊文剛把擔子往地上一放,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告訴楊光賓:「你去借宿和找吃的,找不到就不要回來了。」

楊光賓既害怕又緊張,心都快跳出來了。但看到楊文剛堅決的眼神,他只能硬著頭皮走進村。

他戰戰兢兢敲了第一家門,開門的是一位年輕的婦女,楊光賓向她說明來意,婦女看著一個小孩子來敲門,擔心他們是壞人,婉拒了他。

第一次吃了閉門羹的楊光賓受到了挫折,心裡更加害怕和緊張了。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去下一家……

一連找了八家都被拒絕了,楊光賓急得哇哇大哭。

天已經黑了,楊光賓哭著走向第九家,他知道,他不能完成任務,他和楊文剛就要挨餓受凍。

一位老爺爺開了門,楊光賓哭著向他說明了來意,並緊張地表示,只要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可以,哪怕沒有被子都行。

楊光賓說:「當時大家都很窮,有很多人家一家人只有一床被子,一間房,吃食也是大米加上紅薯、玉米才能勉強吃飽,人家不借宿不借吃的也是能理解的。」

老爺爺答應了他,並詢問他父親的名字。原來這條路線楊文剛已經走過很多次,老爺爺和楊文剛早已相識。楊光賓才恍然大悟,父親是為了鍛鍊他,讓他更加真切體味生活的艱辛。

那一趟,楊光賓跟著楊文剛走了兩個多月,從雷山出發,走到了黎平、榕江、從江、廣西等地,掙到了80塊錢。

在當時,80塊錢不是一筆小數目。

當時還沒有下戶,楊文剛走村串寨耽誤了工分,要交錢給生產隊才能分到糧食。他和對里商定,每天交5毛錢。兩個月下來,除開交給生產隊的30元錢,他們自己還能有50元。楊文剛就是靠著這門手藝把他們兄弟姐妹5人養大成人。

回到家後,楊光賓再也不想走村串寨。

「黔地守藝」傳統手工藝作品展覽區展示楊光賓的作品「蓮花銀壺」。底座是由掐絲、填絲等工藝製成的蓮花,上面是帶著精美圖案的銀壺。

傳統技藝隨著時代變遷

楊文剛開始教他打銀飾,從練就銀匠基本功的六方手鐲開始,楊光賓花了幾天的時間才勉強打成形。他覺得太難了,想放棄這門手藝。

楊文剛把他大罵了一頓:「你沒有手藝以後靠什麼吃飯?有手藝起碼不會餓飯,等你做好了自然有路可以走……」楊光賓到現在都記得楊文剛當時說的話。

楊光賓跟著楊文剛踏踏實實學打銀飾。15歲時,能獨立完成銀飾的製作。16歲時,他開始帶著徒弟一起走村串寨。

改革開放後,全國各地掀起了「打工潮」,控拜村有很多銀匠放棄了這門手藝到沿海打工,楊光賓選擇留在家鄉繼續製作銀飾。

80年代,楊光賓家安裝了電話,他不再去走村串寨,在走過的村寨他有了一定的名聲,大家需要製作銀飾就通過電話和他聯繫。

「看著他們打工回來在腰上別上了BB機,我還是很羨慕的。」楊光賓笑著說。「當時我的兩位哥哥去當兵了都沒有做這門手藝,如果我再不做,這門家傳手藝就失傳了。」楊光賓不想讓父親失望。

隨著工業化水平的發展,很多人開始用機器製作銀飾,手工匠人需要幾天完成的工作,機器幾分鐘就完成了,效率上去了,經濟收入也多了。

儘管手工做銀飾受到很多局限,比如,量大的訂單接不了,急用的訂單接不了……但楊光賓堅持用傳統的手藝做銀飾。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內不傳外」的鐵律早已被打破了,直到目前,楊光賓收了近60名徒弟。

「跟我學打銀飾,就得從拉風箱開始。」楊光賓教授給徒弟的也是傳統的銀飾鍛制技藝。

在農村,師父收徒弟沒有那麼隆重的儀式,師父願意收,徒弟願意學,師徒關係就算開始了。在楊光賓看來,徒弟對師父最好的回報就是將這門傳統手藝傳承下去。

2007年,43歲的楊光賓被評為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成為全國226位首批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最年輕的一位。

2010年,楊光賓到雷山縣城成立了楊光賓苗族銀飾傳承工作室。

2013年,為了讓更多人看到苗族銀飾,楊光賓在雷山縣博物館開辦了工作室,他和徒弟們在工作室堅持用傳統技藝製作銀飾。

在他的工作室里,只有炭爐和桌子。

楊光賓說,苗族銀飾不僅僅是裝飾品,更是苗族文化。苗族沒有文字,用服裝和銀飾記事,靠著祖祖輩輩口傳心授延續至今。苗族有很多支系,每個支系的圖案和紋樣都不一樣,銀飾上的每一個符號都有他特殊的寓意。比如苗家姑娘身上叮叮噹噹的銀鈴,那是「多子多福」的美好祝願。比如苗家姑娘銀帽上的蝴蝶紋和牛紋,都有深厚的寓意。

楊光賓不僅教授徒弟們技藝,還喜歡給他們講述圖案和紋樣背後的每一個故事。他希望這些文化能繼續往下傳。

楊光賓的作品「青蛙王子」。作品靈感來自於苗族故事,中間是太陽,第二圈是青蛙,第三圈是蝴蝶以及石榴等寓意吉祥的圖案。楊光賓花費兩個月製作而成。

要把銀飾鍛制技藝傳承下去

楊光賓高超的技藝以及對傳統手工藝的堅持讓他受到了很多榮譽:

2009年成為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2010年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聘為銀匠師;

2011年被評為貴州省工藝美術大師;

2014年被評為貴州省高級工藝美術大師;

2019年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近年來,「非遺進校園」讓楊光賓成為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凱里學院、貴州民族大學等高校的實訓教授,楊光賓很高興,他認為,這樣能讓更多人了解苗族銀飾以及苗族文化。除了高校,楊光賓還經常受邀外出交流。

更讓楊光賓高興的是,他的兒子楊昌傑大學畢業後,主動回到家鄉跟著他學習銀飾技藝。今年,楊光賓學著父親楊文剛的教育方式,逼著兒子楊昌傑自立門戶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楊光賓相信,受過高等教育的兒子能接過他手中的接力棒,更好把銀飾鍛制技藝傳承下去。

楊光賓說:「非遺的傳承,最重要的是傳統的手工藝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必須有人堅持,才能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一審:羅亞楠

二審:李柏杉

三審:王幸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