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保安山陵園「漢闕」遺址探秘

芒碭赤子 發佈 2020-10-28T22:13:34+00:00

保安山因埋葬著梁孝王劉武、王后及大臣、嬪妃而稱之為保安山陵區,陵區的四周建有陵園牆,陵園南北長約900米,東西寬約750米,東、南、北三面陵園牆保存較好,西面因開山採石而遭到破壞。

保安山位於芒碭山主峰東南約2公里,海拔約115.3米,舊稱「南嶺山」,是芒碭群山中一座面積較大的山峰。保安山因埋葬著梁孝王劉武、王后及大臣、嬪妃而稱之為保安山陵區,陵區的四周建有陵園牆,陵園南北長約900米,東西寬約750米,東、南、北三面陵園牆保存較好,西面因開山採石而遭到破壞。陵園牆牆體用黃褐土夾雜礓石夯築而成,橫截面為低寬上窄的梯形,下寬約7--10米,上寬約5--8米,高約2--3米。

陵園南牆位於柿園村後,北距梁孝王墓約250米,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地面還保存高約2.5米,長約30米的牆體,北牆位於山城集前,南距梁孝王王后墓約600米,東牆距梁孝王墓約180米。1992年對此處進行鑽探時發現陵園東門遺址,門址長方形,東西長9米,南北寬4米,門道地面鋪方形石塊,四周散落建築構建,推測當時門上應有門樓建築。

由東門向東100米,與門相對處有一圓形土堆,高約2米,南北長40米,東西寬20米,橫臥在田地里,非常醒目,當地群眾稱之為「拜台」。經文物部門鑽探證明其為夯土台基,台基東西10米,南北20米,這應是陵園東門外門闕遺址。」拜台「作為陵闕的基礎,由於夯打比較結實、堅固,歷經兩千多年雨水沖刷,依然保持著基址原貌,只是上面的石闕早已沒有了蹤影。

闕,又稱象魏或觀。在我國最早出現於先秦。《說文·門部》「闕,門觀也」。《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於邦國都鄙,乃懸治象之法於象魏。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鄭玄注引鄭司農雲。「象魏,闕也」。

闕是漢代一種顯示高貴和尊嚴的禮儀性建築,一般立於宮殿、祠堂和陵墓的前方。漢闕大都是石構建築,闕身高大宏偉,巍峨莊嚴,闕體上雕刻畫像,有的還銘刻文字。闕,在漢代為王侯和貴族所專用。

《辭海·世界史考古學》對闕的解釋是:「闕,古代宮殿、祠廟和陵墓前的高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樓觀,以兩闕之間有空缺,故名闕或雙闕」。古代對闕的使用是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的。

那麼,此處只發現一座闕基呢?

《三禮名物通釋·宮室篇》雲「天子諸侯宮門皆有台門,天子庫門之兩旁有雙闕。亦稱兩觀,懸象魏。諸侯則雉門上設一闕,亦即一觀,懸象魏」。「象,指文字,書文字於版,而懸之魏闕。太宰懸治象,司徒懸教象。司馬懸政象,司寇懸刑象」。可見闕的作用之一就是張貼法令、告示於其上,以便萬民觀覽。闕的另一個作用是「人臣將至此,則思其所闕」,是作為界標來限定宮城或陵園禁地範圍的。

保安山陵園只發現一道陵園牆,此闕則可能代表陵園外牆,起到禁止人員入陵園的作用。

當地老百姓為什麼把漢闕基址稱作「拜台」呢?拜台,顧名思義,祭拜之台。一般百姓要祭拜梁孝王是不能進入陵園的,只能在漢闕祭拜。據附近老人說,解放前拜台上還建有小廟,每年都有老百姓前去祭拜。傳說拜台挺有靈氣的,雖然在文化大革命時到處破四舊,但拜台卻沒有拆除,老百姓拉土建房子,也不敢在拜台取土,所以拜台一直保存得很好。拜台是芒碭山中唯一可以實證漢梁王陵門闕的實物見證,是漢代祭祀文化的歷史遺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