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者並非性變態

由心品 發佈 2020-10-28T01:23:52+00:00

男同性戀者會像一個女子那樣屈服於男性的體態和心理力量,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女人,要尋求一位值得愛的男人。

某些心理學理論認為,同性戀者的性對象與正常人恰好相反。男同性戀者會像一個女子那樣屈服於男性的體態和心理力量,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女人,要尋求一位值得愛的男人。

我認為,儘管這一理論適用於許多同性戀者,並沒有充分揭示出同性戀者的普遍特徵。實際上大多數男同性戀者在心理上保持著男子漢氣質,而異性特徵很少。他們尋求的性對象也是具有女性心理特徵的人。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無法解釋下述事實:自古以來,男同性戀者喜歡的男妓,都是裝扮成女人的樣子來討好他們。

古希臘時代,同性戀者中有許多最具有男性氣質的人,他們喜歡那些男孩子,不是因為這些孩子們具有男性特徵,而是在他們身上表現的女性特點:靦腆害羞、溫柔賢惠、喜好求教和渴求幫助。這些男孩一旦長大,就不再成為男同性戀者的性對象,他們自己也許會愛上別的男孩。同性戀者的對象不是同性,而是具有雙性特徵的人。這實際上是在追求男性和追求女性兩種衝動之間的一種調和,只不過追求對象的身體必須是男性的。因此,性對象就成了主體自身雙性本質的一種反映。

目前精神分析還不能對同性戀的起源作出充分解釋,但它已經發現其心理機制,並對澄清有關問題作出了貢獻。通過對我們接觸到的所有同性戀者的考察,我們發現,在他們童年早期,都經歷過一段十分強烈地圍繞著一個女性(通常是母親)的短暫時期。此後,他們將自己認同於這一女性,並把自己當作性對象。

也就是說,這一現象的基礎是自戀,他們尋求的是跟自己一樣的年輕男子,他們愛這樣的年輕男子就像母親愛他們一樣。此外,我們常常發現,男同性戀者並非對女性不感興趣,只不過把女性激發的興奮轉移到男性身上。於是他們在其一生中不斷重複著引發性倒錯的機制,他們追求男人的衝動不過是不斷逃離女人的結果。

精神分析研究十分反對將同性戀者作為一個特殊人群從正常人中劃分出來。我們的研究發現,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將同性作為性對象,實際上在無意識中作出過這樣的選擇。里比多對同性的固附對正常心理活動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在個體的童年,在原始社會以及人類社會早期階段,選擇性對象時不分性別,既可選擇同性也可選擇異性,是更為常見的現象。此後出現對某一選擇方向的限制,才有了正常和倒錯的區別。

從精神分析角度看,男人只對女人感興趣,也是一個需要進一步闡明的問題,其互相的吸引力並非由化學反應就可以解釋清楚的。一個人的性態度直到青春期以後才能確定,並且要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我們對此還不完全了解。有時個別因素起的作用很大,影響到一個人在性方面的發展。而總的來說,影響性態度的確定的因素是多重的。在同性戀者身上,往往會發現,占優勢的是遠古時代的身體和心理特徵,表現為選擇自戀式對象以及持續的肉體滿足。

將同性戀者與正常人進行比較,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差異僅僅是量方面的。在對影響對象選擇的因素研究中,我們發現,有一種挫折經歷如早年受到的騷擾、恐嚇、性活動等等應該重視。我們的觀察表明,跟父母雙方都在一起十分重要,童年時如果見不到強有力的父親,往往會導致同性戀。

我們應該記住的是,同性戀者的性目的並不單一。男同性戀者並非總是跟肛交聯繫在一起,手淫可能是更為常見的目的。其實對性目的的限制,在同性戀中比在異性戀更為普遍。在女同性戀中,性目的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說,她們對口腔接觸更為偏好。

就目前研究的程度,我們還很難對同性戀的起源作出滿意的解釋。不過我們的研究已經有了一些新的發現,有助於這一問題的解決。我們注意到,性本能與性對象的關係並不像我們以前看待的那樣密切。有關性變態的研究表明,性本能與性對象的結合是十分鬆散的,性對象並不是性本能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性本能獨立於性對象,它的來源也不是性對象的吸引。

——性慾三論

【本文摘自《弗洛伊德自述》(黃忠晶等編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一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