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秦兵馬俑》(散文)

細雨敲荷shen玉印 發佈 2020-10-29T02:34:05+00:00

在渭南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我們就很順利地上了去臨潼的公交車,在近二個小時的路程後,我們就到了西安市臨潼區。

《 游秦陵兵馬俑 》(散文)

作者:沈玉印

在渭南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我們就很順利地上了去臨潼的公交車,在近二個小時的路程後,我們就到了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秦陵地宮、秦始皇兵馬俑、酈山森林公園、唐朝楊貴妃洗溫泉的所在地華清池、西安事變中蔣介石聞槍聲逃跑後藏身的地方「兵諫亭」,這些景點都在離西安東約三四十公里的臨潼。而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遺蹟,那是我們一行六人在臨潼的最後一站。那時已是下午,太陽依舊熱烈地照著那一片平緩的看上去普通但卻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遺蹟。

廣場上有很多提著籃賣水果的婦女,籃子不大,塑料的,裡面碼了三層已經熟透的當地特產--柿子,看上去有三斤多重的樣子,紅彤彤的,看上去很是誘人,也有的籃里裝著當地另一個特產--石榴,石榴長的很大,也被裝在小籃里,賣水果的女人見了遊客,會緊跟上去,邊走邊說:「十塊錢一籃,要不要?」價應該並不高,還比較實惠,只是我們因為還要去參觀,只能以揮手回答她們的詢問。

兵馬俑,對中國人來說,自然是很熟悉的三個字,但是兵馬俑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而且裡面的情形如何,對我來說,還真是不太清楚。

只是進入兵馬俑的展覽館後,我依舊感覺那裡充滿著神奇,當你看著那些被考古工作者清理出的古代道路,看著那上面依舊還留存的車轍印痕,真是會讓人感慨萬千。因為自己的每一步,或許就踏在古人行進的路上,而那些通往俑池的便道,都能讓人仿佛聯想出那是多麼熱鬧的場景。還有一點,仿佛在感覺玩穿越劇中的場景似的。也讓我不由地會想到張藝謀和鞏莉演的電影《大戰秦俑情》。

據導遊介紹,秦始皇陵現在初步探測,有58平方公里的面積,而秦兵馬俑只是秦陵中的一個萬分之一的小部分,這些秦陵士兵在秦陵的入口處形成一個強大的軍陣,仿佛已經整裝待發,只要一聲令下,就能立即出發。而進了展覽館,你才會發現,以前看到的很多有著秦俑的影象資料,只是秦始皇兵馬俑中的一小部分,極大一部分還被深埋在地下,還沒有被挖堀出來。據介紹,原來兵馬俑是用泥土炒過後,加入糯米湯,拌勻,然後做成各種造型,頭、軀幹、四肢,分段做出,標號,然後陰乾,再放入窯中燒,製成後,再被一個個拉到泥坑中組裝,然後排列。每個土坑有近二十個平方,二米深,地下和四面的牆體用土夯實,再把陶俑一個個列隊在坑裡排列好。坑上面用樹搭上棚子,鋪上雜草之類的東西,然後再在上面鋪上黃土掩蓋,於是一個巨型的軍事工程就這麼被隱藏在了地底下長達幾千年之久。直到1974年當地人因為打井,才意外地發現了這個令世界驚奇的宏偉工程。據一個導遊說,那個最先發現兵馬俑的人,現今依舊健在,現在是秦始皇兵馬俑展覽館名譽副館長,終身享受國務員特殊津貼。而在已經發堀完成的一些坑,導遊指著一些坑告訴遊人,那些打在坑與坑牆體上的小坑,其實,都是後人埋死人時挖的墳穴,幾千年來,竟然巧合到了極點,竟然沒有一個墳穴挖到了兵馬俑坑裡,以至於這一偉大的工程,一直沒有被人發現。

想到如此浩大的工程,想到秦朝修築的萬里長城,不能不讓人感嘆。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剛剛平定六國,統一中國的年代裡,在經濟還不夠發達的年代裡,秦始皇在批建這二個巨大工程時不知有沒有想過,如此做法,將不僅掏空了國庫產出,還必定會把老百姓逼到死路上去。修築長城用於禦敵還算可以理解,但動用幾十萬人為自己修建皇陵,實在是不量力而行了。以至於秦朝在如日中天后,很快就夭折在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中。我曾看過一本叫《秦始皇》的紀實類書,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初開始還是受到老百姓極大的擁護和愛戴的,為了便於秦始皇出巡,沿途百姓都是自發的帶著乾糧,不記報酬地為秦始皇修築以便於馬車通行的道路。然而很快,百姓的喜悅便在始皇帝的「修陵寢、築長城」中煙消雲散。

歷史已經成了過去,但留下的萬里長城,卻成了中國的象徵,「不到長城非好漢」,或許秦始皇在地下若知道這件事,也是會感慨萬千的。而秦始皇兵俑,從被人發現起,也依舊震憾著每個參觀的遊客,不管是黃皮膚黑眼珠的中國人,還是白皮膚藍眼睛的外國人,每個人都會折服於,那宏偉的人間奇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