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黑科技:除了德國,還有哪些國家研製了飛彈武器

歷史大學堂 發佈 2020-10-28T11:59:15+00:00

在這一時期,噴氣式戰鬥機、飛彈、原子彈等新型武器陸續投入戰場,給戰後世界軍事科技的發展和戰爭形態的變革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也是人類軍事科技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噴氣式戰鬥機、飛彈、原子彈等新型武器陸續投入戰場,給戰後世界軍事科技的發展和戰爭形態的變革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飛彈武器的誕生,在戰後激發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長達40多年的軍備競賽。

在二戰後期的1944年夏天,德國率先將V1和V2飛彈投入實戰。除了V1和V2飛彈,德軍還將弗里茨X反艦飛彈投入實戰。弗里茨X擊沉了義大利海軍的軍艦羅馬號。另外,德軍還研製成功了火百合、瀑布、萊因女兒等型號的地空飛彈,小紅帽反坦克飛彈,X4空空飛彈等武器,這些飛彈武器的研發給戰後飛彈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除了德國在二戰期間將飛彈武器投入實戰,軸心國的日本和同盟國的美英兩國也在二戰期間研製了飛彈。儘管他們的飛彈沒有投入實戰,但這些飛彈武器的研發為相應國家在戰後發展飛彈武器影響深遠。

上圖_ V-2飛彈德,是德國在1942年研製的第一種彈道飛彈


  • 英國的飛彈武器

在二戰期間,英國本土飽受德軍V1和V2飛彈轟炸之苦,但英國也有自己的飛彈武器。其起步甚至比德國飛彈的更早,且種類繁多。這裡面以英國防空司令部和英國科索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BM地空飛彈為代表。

這項飛彈的計劃起源於1943年。當時非常的巧合,有兩份關於防空飛彈的研製計劃提交給英國皇家空軍防空司令部。第一種是英國皇家機電兵團設計的「無線電防空火箭」。另一種是科索公司提出的「鎖定飛機目標的雷達波束控制的炸彈。」

上圖_ 英國BM地空飛彈


軍方機構和民間的公司都有各自的防空飛彈發展計劃,這就難為了英國皇家空軍防空司令部。最終,防空司令部拍板:軍民聯合研製地空飛彈。

1944年2月,BM地空飛彈的圖紙被畫了出來。這是一種帶有4個彈翼和4個控制面的地對空飛彈。其由8枚3英寸的火箭助推。BM地空飛彈為雷達架束制導飛彈,根據飛彈制導系統的設計者貝爾福德在1958年回憶:由於雷達波束沒有任何的特殊編碼或特殊指令,飛彈自身需要在飛行的時候翻譯雷達信號,進而估算其自身和雷達波束之間的位移誤差,進而消除位移誤差。

經過緊張的研製,BM地空飛彈於1944年9月首次試飛成功。然而,隨著BM地空飛彈在第三次試飛中出現了解體的情況,再加上戰爭已經結束,BM飛彈沒有了用武之地。到了1945年年底,BM地空飛彈停止飛行試驗。儘管BM飛彈沒有進入英軍服役,但BM地空飛彈給戰後英國地空飛彈的研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上圖_ 博物館裡面的BM地空飛彈


  • 美國的飛彈武器

說完了英國,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的飛彈武器。作為軍事強國的美國,其飛彈科技一點也不亞於德國。為了防禦日本神風特工隊的攻擊,美國研製了雲雀和小兵這兩型艦空飛彈。然而,由於美軍的博福斯防空火炮的性能非常強大,雲雀和小兵艦空飛彈沒有投入實戰。但云雀和小兵艦空飛彈的誕生為戰後美軍艦空飛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除了雲雀和小兵艦空飛彈,美軍有一款飛彈投入了實戰。這還是全球第一款具有「發射後不管」作戰能力的飛彈。其大名叫「蝙蝠」飛彈,也有人將它翻譯成「狐蝠飛彈」。狐蝠飛彈運用的戰場就是太平洋戰場。當時,日軍對美軍展開了越來越頻繁的自殺式攻擊。美軍決定用狐蝠空對艦飛彈打擊日軍的自殺式艦艇。

上圖_ 美軍蝙蝠飛彈,又叫做狐蝠飛彈


和德軍的弗里茨X飛彈、HS293飛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軍的狐蝠飛彈為主動雷達制導的飛彈。其在射擊精度和距離上強於德軍飛彈。在1945年4月23日,美軍第109轟炸機中隊的PB4Y2B海上轟炸機在印尼附近海域上空向日軍發射了2枚狐蝠空對艦飛彈。2枚飛彈當場命中日軍艦船,將其擊沉。狐蝠空對艦飛彈的誕生標誌著:反艦飛彈將成為改變海戰面貌的重要武器。

然而,狐蝠飛彈畢竟是美軍的第一代空對艦飛彈。也是美軍投入實戰的第一代反艦飛彈。這種飛彈儘管有發射後不管的先進技術,但它很容易遭到敵軍艦船的電磁干擾。再加上飛彈彈頭難以搭載大當量的TNT炸藥,狐蝠飛彈只能擊沉敵軍的小型作戰艦艇。

上圖_ 狐蝠飛彈制導系統


上圖_ 掛載在轟炸機上的狐蝠飛彈


  • 鮮為人知的日本飛彈

二戰時期,作為亞洲軍事強國的日本依靠自身的科技也研製了一些飛彈武器。這些飛彈武器的假想敵就是強大的美軍。儘管日本飛彈沒有投入實戰,但它們的出現也在世界飛彈發展的歷史上留下了特別的一筆。

二戰後期,美軍的B29戰略轟炸機空襲日本本土。日本本土防空的戰鬥機沒法飛到B29的萬米高空,日軍高射炮更是對B29無能為力。為了防禦B29的空襲,日本緊急研製了奮龍型地空飛彈投入實戰。

初期的奮龍1型地空飛彈採用了近炸隱信,殺傷半徑不到20米。日本軍工隨即對奮勇地空飛彈進行改進。經過改進的奮龍2型地空飛彈採用了陀螺穩定技術,制導方式為無線電制導,其動力為固體火箭發動機。奮龍2型飛彈裝載有50千克重的炸藥。根據記載,至少有10多枚奮龍2型飛彈生產出來並投入實戰。美軍記載中也有奮龍2參戰的記錄。但奮龍2有沒有擊落過美軍轟炸機,這個還沒有相關資料可以證實。

上圖_ 日軍奮龍型地空飛彈


1945年3月,日軍又研製出了奮龍3型地空飛彈。奮龍3型地空飛彈將固體發動機換成液體發動機,原因在於:日本本土出現了燃料危機。但日本飛彈研製工作並未停止。日本還在奮龍3的基礎上研製出了奮龍4型地空飛彈。奮龍4飛彈連續10次試射均取得成功。

除了地空飛彈,日本還有艦空飛彈和反艦飛彈的研製計劃。這就是日軍的天龍艦空飛彈和劍龍反艦飛彈。1944年,日本通過了第五批補充造艦計劃,這一計劃旨在用飛彈技術研製一批新的作戰艦艇。比如,日軍計劃在1947年將利根號重巡洋艦打造成飛彈巡洋艦,其加裝兩座雙聯裝的天龍艦空飛彈和16枚劍龍反艦飛彈。日本還計劃在伊400潛艇上安裝劍龍反艦飛彈,這或許是全球最早的潛艦飛彈。

上圖_ 秋月型防空驅逐艦


更讓後人震驚的是,日本還計劃將大和號改裝成飛彈戰列艦。為了對抗美軍戰艦,日軍計劃將大和號的兩個主炮塔拆除,安裝3座4聯裝的劍龍反艦飛彈。為了防止美軍艦載機空襲,日軍還計劃還在大和號上安裝了雙聯裝天龍艦空飛彈。然而,日軍將大和號改裝成飛彈巡洋艦的計劃沒有付諸實施,大和號於1945年4月16日永遠沉入大海。


上圖_ 日軍潛艇發射劍龍反艦飛彈想像圖


為了對付靠近日本本土的美軍登陸艦艇,日軍也研製了伊號一型甲和伊號一型乙這兩種型號的空艦飛彈。前者打擊美軍航母等大型艦艇,後者打擊美軍登陸艦等中型艦艇。兩型飛彈都由銀河轟炸機搭載。截止日本投降,日軍製造了15枚伊號一型甲和180枚伊號一型乙飛彈。但這些飛彈沒有投入實戰。

上圖_ 掛載在轟炸機上的日軍伊號一型乙飛彈


上圖_ 日軍銀河轟炸機


美國、英國和日本在二戰期間研發的飛彈武器儘管鮮為人知,但這些飛彈武器在人類軍事發展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隨著二戰結束後冷戰時代的開啟,飛彈武器及其相關技術將擴散到全球的很多國家,各類飛彈武器將給人類戰爭的面貌帶來深遠影響。


作者:軍事帥哥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英國科索公司 RAES期刊 1958年5月

【2】《日本的秘密兵器 海軍篇》《日本的秘密兵器 陸軍篇》日本小橋樑夫書籍

【3】《小火箭•日本飛彈與航空工業發展簡史》刑強博士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