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敬老月:探訪中山百歲老人,關注新型養老服務模式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0-10-28T17:06:41+00:00

10月28日,居住在中山市石岐區的百歲老人陳玉連在今年6月剛滿100歲。與兒子同住的她,看起來精神狀態良好,耳聰目明。像陳玉蓮一樣的「百歲老人」在中山並不少見。

10月28日,居住在中山市石岐區的百歲老人陳玉連在今年6月剛滿100歲。與兒子同住的她,看起來精神狀態良好,耳聰目明。像陳玉蓮一樣的「百歲老人」在中山並不少見。據中山市衛健局統計,截至去年8月31日,中山市的百歲老人有114位,同比去年增加了23人,而陳玉連所在的的石岐區正是「百歲老人」最多的鎮街。

今年10月是全國第11個「敬老月」,「弘揚養老孝老敬老傳統,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會」成為今年「敬老月」的主題,為深入了解百歲老人及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中山市政府帶隊深入到養老機構調研及慰問百歲老人。

機構養老:

「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剛需

據中山市衛健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山市人均預期壽命為80.93歲,高於國家平均預期壽命77.3歲。而60歲以上中山市戶籍人口有29.0萬人,占總人口的15.9%,可見中山市老人養老和健康服務剛性需求較大。

在中山市廣弘頤養院訪談,記者發現,截至今年9月30日,院內共有263名長者,而大部分長者有精細化醫療護理的需求,其中,需要半護理的長者44人,全護理的長者171人。

「醫養結合是近年來才被大眾、官方所認可的一種養老模式。其實,不少家庭都遇到這樣的困難:長者年紀漸長,容易突發心腦血管疾病,或因摔倒骨折等問題。在醫院完成一場大手術後,亟需在家精細的護理和療養。但現在年輕人的工作強度大,無法很好地兼顧照顧老人,即便請護工在家裡,也無法實現專業化的護理。」中山廣弘康復醫院、中山市廣弘頤養院院長明巴生說。

那麼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是什麼?這主要指以各級養老機構、醫療機構等為服務主體,以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社會交往等為主要內容,依照老人病情發展的現實狀況,靈活地提供急救服務和技術幫扶,集養老、醫療、康復於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

對此,早在2013年,廣弘頤養院建院之初,更著重考慮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在院內設有國家二級標準的康復醫院,內科、外科、中醫科、五官科、眼科、婦科、放射科、檢驗科、骨科、影像科等診療科室,為長者就醫提供便利。

「中山廣弘康復醫院在對外開放診療的同時,8位醫生、多位護工24小時兼顧頤養院老人的看護和日常康復訓練。一旦老人在院內亟需診治,取藥等,可以及時得到救治。」 中山市廣弘頤養院工作人員表示。

據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於今年6至7月調研數據顯示,九成受訪者認為有必要「醫養結合」。而目前全省共計298家醫養結合機構。其中,中山有3家民辦養老機構內設置醫務室或康復醫院,19家公辦養老機構均與就近的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了醫療合作協議,為機構內老人提供健康監測和定期巡診、義診。

居家養老:

八成老人與子女合住

機構養老、居家養老是目前大多數老人選擇的養老模式。今年於6—7月,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調研中山市衛健局、民政局,並對254位市民(其中60周歲以上老人117位)訪談發現,56.7%的受訪者都有贍養老人、家庭養老的負擔。

儘管如此,調查發現,近八成的受訪老人與子女合住,在子女照顧下養老。這意味,家庭養老仍然是中山市民主要的養老方式。主要的原因是照顧孫輩、方便子女照顧自己,或是互相照應。中山市民政局局長沈名曉也曾在採訪中表示,中山市目前在養老機構內養老的人數占比較少,90%以上的老人都選擇居家養老。因而提高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是擺在面前的重要任務。

居家養老為主要養老模式的中山,已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中山市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通過「銀齡安康行動」、「高齡津貼」、「家庭醫生」、「老年人藝術節(運動會)」等為老服務平台,為為老年人參與社會提供了廣闊的舞台,老年人通過各類文體、保健、興趣小組等活動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合理的飲食習慣,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加上適當的運動和好心態,或許是長壽老人的『秘訣』」參與此次調研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山市民政局介紹,為貫徹落實國家民政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高齡老人政府津貼制度的部署,中山從2010年7月1日起,向中山市戶籍年滿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高齡老人政府津貼。2020年,80歲至89歲的老人,每人每月調整至100元,90歲至99歲的老人,每人每月200元,100周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500元。2020年1-5月,中山市累計向37979名老人發放高齡津貼2266萬元。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曾艷春

【通訊員】劉姝晗 鍾民軒 國中調

【作者】 曾艷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