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直視的《黑太陽731》,不可忽視的「變態導演」牟敦芾

邑人電影院 發佈 2020-12-14T14:45:14+00:00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1988年,《黑太陽731》.銀都機構出品。先來一張海報。這張海報信息量很大,首先是那個黑色的三級標誌,代表了香港電影三級制實施後第一部三級片的地位。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1988年,《黑太陽731》.銀都機構出品。

先來一張海報。

這張海報信息量很大,首先是那個黑色的三級標誌,代表了香港電影三級制實施後第一部三級片的地位。其次是構圖,黑色的太陽,周邊散發著奇異的光線,讓人分不清是朝陽還是夕陽,配以不知道是拂曉還是黃昏的黑暗大地,一群少年兵持槍經過,上面是字幕,一部情節動人的紀錄性電影。

這裡有兩個關鍵詞,情節動人,紀錄性電影。

情節動人,說明影片有個不錯的劇本,紀錄性電影表示本片並不是嚴謹的紀錄片。

而少年兵的設計,是影片不可忽視的枝幹。整個故事就是通過少年兵的視角慢慢展開的。也正是因為這個設計,整個罪惡的731基地才以學習的名義緩緩的從少年兵的視角展現在觀眾面前。

而影片的精神迸發演進的脈絡,也是從少年兵為主的各種日本基地輔助人員演繹的。作為戰俘囚犯的「馬路大」們的反抗主線反而並沒有多少波瀾。

這就和以往的舊時代抗日片完全不同。以往的抗日題材電影總是把苦情戲和情感成長戲放在中國這邊,對日本的描述基本是臉譜化的,最多設置一個日本角色稍微過渡一下。像《黑太陽731》這樣把情感主線放在日方的真不多見。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少年兵和小啞巴之間的情感紐帶。在嚴酷的軍營中服役的少年兵們只有小啞巴這麼一個情感宣洩,結果被副官騙去生生解剖了,那個少年兵帶著活人去見長官,後面還要推著殘肢去停屍房燒,在停屍房少年兵當時就崩潰了。在這幫少年的眼中,戰爭的形態是不同的,那群可憐的「馬路大」們至少是以戰俘的形式被押解來的,小啞巴是周邊的村民,用原台詞說:「小啞巴又不是馬路大」。他在少年兵眼裡,是確確實實無辜的。這個獨立的存在作為對日本帝國主義罪惡的抨擊非常有力,且在當時千篇一律的控訴中有獨創性。

總的來說,《黑太陽731》是一部製作相當精良的電影,主要演員都是如王剛,王潤身等都是實打實的表演藝術家。影片的表現也遠不及《打蛇》那樣張揚,《打蛇》的風格很明顯,一切暴力,變態,都浮於表面,顯像化,放大化的展現,尤其是打蛇集團那幾個演員面目猙獰的醜態刻畫的非常恐怖。與之相比,《黑太陽731》顯得內斂很多,開頭描寫石井四郎冷酷殘暴的鏡頭,是一場基地一二號人物靜態壓迫的戲,老藝術家王剛老師用眼神和神態以及肢體語言就完成的十分出色。

但片中最出彩的哈爾濱話劇院的老演員劉田夫老師扮演的的焚屍工,沒有一句實際的台詞,只靠眼神,誇張的肢體動作,詭異的舞姿,還要癲狂的面部表情,和充滿獵奇的日式小曲,給了觀眾龐大的信息量,彷佛他演的不是焚屍工,而是整個日本帝國,那種癲狂,無奈 ,下層對戰爭的控訴,和上層的瘋魔你都能從這個角色里感受到。更重要的是,劉田夫老師是對著真正的屍體在表演的,影片中各種解剖飾演都是真屍體實拍的,但那都是真正的法醫來參演的,所以並不感到害怕,但劉田夫老師是話劇演員,並不是法醫。在如此環境下拿出的狀態非常讓人佩服,那個年代的老演員,都是一筆財富。

至於本片用真屍體拍攝這件事,網上關於這個話題的說法已經汗牛充棟了,我在這就不贅述了。還是談電影。

《黑太陽731》可以說奠定了牟敦芾「變態導演」的稱號。使得《打蛇》都變得不那麼出名了。但實話說,我個人認為《黑太陽731》其實並不屬於「剝削電影」。上面說過,立意是不同的,起點也是不同的。《打蛇》的內容,以及人蛇集團在人民心目中的重量,並不足以支撐電影里的殘暴,所以打蛇的用力是過猛的。

而《黑太陽731》,沒記錯這是第一部如此詳細記錄731部隊惡行的電影,厚重且沉痛的歷史給了電影無比的底蘊,影片的描寫也是十分內斂的,《打蛇》裡面目猙獰的蛇頭,確實視覺上很恐怖,但也會令觀眾的觀感變的混淆,產生一種「真實的蛇頭沒有這麼誇張吧」,或者「壞的只是這個惡魔而已」的錯覺。而《黑太陽731》的內斂處理,包括少年兵在內的所有日籍分子,都是應該負責的戰爭儈子手,這一定義得到了強化。

因此看完全片,你會有一種除了真實屍體外,這還是一部挺正常的電影的感覺,《打蛇》可沒有這樣的感覺。

關鍵字: